文章吧手机版
《人鼠之间》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17 01:33: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鼠之间》读后感100字

  《人鼠之间》是一本由[美]约翰·斯坦贝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鼠之间》精选点评:

  ●喬治和萊尼,一個代表著現實,精明敏感,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世上;一個代表著夢想,單純脆弱,容易被人傷害,也容易傷害人,一不小心就會支離破碎。喬治最後用手槍(正是結束斷臂人坎迪的老狗的那把手槍,狗的命運預示著萊尼的命運)親自殺死了萊尼,其實也就是宣告著夢想的結束,也許正如騾夫斯林姆所言:『有時候一個人別無選擇。』

  ●节奏很好。美国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乔治和莱尼,当湖边乔治亲手杀死莱尼后,那飘渺的理想幻灭于沉重的现实,压抑、无奈与绝望的负面情绪早已崩溃。

  ●平安夜 一口气读完

  ●一部特别适合拍电影的经典小说(还真拍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友谊,希望,梦想,在三十年代的美国,底层劳动者甚至连拥有一块地,养几只兔子的梦想都难以实现,最终沦为破灭的幻想。

  ●像在看电影,从一开始色调就是淡淡的哀伤。所有人都活得很不幸,怀着梦想四处流浪彼此相依的青年、逐渐老去身体残疾的老工人、因为肤色被歧视的孤独的黑人,包括梦想破碎嫁给农场主的儿子始终渴望世人瞩目的柯利的老婆。所有人,就像小说题目所说,梦想终究落空。the best laid schemes of mice and men, go often awry.

  ●“胸有成竹”这就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文章设置精彩,没有冗续几乎每一段都在前后呼应,美丽而又残忍,最终只得化为喝一杯的无奈。

  ●这样的作品往往背后总会有深层的社会意义在其中

  ●念想

  《人鼠之间》读后感(一):智力上的问题

  我认为,标题“人鼠之间”比喻的是强力和弱力的矛盾。

  在普通人中,乔治的智力不算非常突出 ,但比莱尼强很多。他要如何与莱尼相处呢?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智识不如自己的人,如何与他们相处呢?是敷衍并尽量避开他们呢?还是坚定地和他们走到一块去呢?

  在体力方面,则恰恰相反。无论是小狗,还是其他人类,在莱尼面前都弱小地像老鼠。如何和强大,以至于危险的事物相处呢?乔治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而 Curley 的受伤和他妻子的死亡,都是源于对危险的无知。

  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的话,如果把莱尼看成“本我”,或者说是"童年的纯真情感”,一个人如何带着它上路呢?或许最后也只能“杀死心中的男孩”?

  最后,书中关于悬铃木的描写真美啊!

  《人鼠之间》读后感(二):要被莱尼这个傻蛋气死了~

  

在书店看到一共3个版本,趁着便宜买了其中两个,只因为这一版封面太漂亮,即使书页很旧且封面有细微划痕,还是果断收入囊中。故事也没有让我失望,一口气读完很是畅快。结合昨天刚看完的美国南方电影《神弃之地》,就会对美国那个时期特有的萧条和梦想集中幻灭的大环境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 故事背景设置在不能算荒山野岭的农场里,农场主的儿子和儿媳妇都是个嚣张跋扈又十足势利眼的年轻人,欺软怕硬,尤其是儿媳妇对黑人马厩管家卡鲁克斯的种族歧视,真是让人恨不得扇她几十个大嘴巴帮她清醒清醒。然而故事真正的男主角们——双男主乔治和莱尼的悲惨境遇也是把人逼上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他们内心深处一定是渴望一座梁山的,可惜没有啊,就只能在脑海里幻想一下美好的将来,赚到钱买块地皮种种庄稼养养牲畜打打纸牌,闲暇时得以甩耙子不干活跑到镇上去看马戏团表演,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这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描绘。那将是一片无人打扰也不被欺负再不用提心吊胆过颠沛流离日子的天堂乐土。 可是莱尼是个两米高的智障,他一直以来无意识的错误行为一再打乱两个人的计划,最终落得乔治不得不亲手一枪毙了他的结局。从此以后,莱尼长眠于青山绿水林荫怀抱,而乔治不得不终生携带着如此噩梦浑浑噩噩虚度完剩下的此生。究竟谁算离美梦更近一步呢?

  《人鼠之间》读后感(三):给梦想一颗子弹

  作为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最为知名的两部小说为《愤怒的葡萄》和《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可惜只看过电影版,没有看过原著,有时间一定要填补这个遗憾。最近看了《人鼠之间》,短短的一本书,简单的故事,明晰的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却恰似巧妙组合的七巧板拼图,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就这样诞生了。

  《人鼠之间》这个题目源自于罗伯特·彭斯的诗句,“无论人与鼠,最好的打算往往落得一场空。”所谓天算不如人算,乔治和莱尼辛苦挣钱,只是为了能够购买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对他们来说,那是一块奶与蜜之地,他们的幸福,他们后半生的生之希望,都寄托在小小的一块土地上。只是这个卑微的梦想经不住现实一丁点的晃动,小说最后的枪响,不仅是莱尼生命的结束,也是两人梦想的破灭。而此时,仿佛还残留着梦想与希望的余温,一切却已经以最温柔而又残忍的方式结束,小说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短短的一部中篇小说,却塑造了数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不得不说是大家手笔。除了柯利及其老婆,其他的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他们被地主剥削,被命运支配,命运已经被凝滞于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中,难以挣脱,苟且存活。

  《人数之间》有真挚的友谊,有卑微的梦想,也有悲苦的人生。但总归无奈与绝望才是这本书的底色,纵使有温情的情谊与美好的希冀,合上书本,久久沉默无言才是最真实的观感。

  《人鼠之间》读后感(四):梦想的终焉与天堂之间

  “每个人都想要一小块地,不用太大,只要属于他自己就行。只要可以生活在那儿,没人能把他扔出去就行。”

有情节剧透。不如读完了再来看。

一本十分迷你的书,但内容一点都不迷你。

乔治和莱尼两个主角,实话说,从刚开始那段,从叙述了他们的情况之后我就意识到二人至少在这本书中,一定是没有什么好结局的。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为自己工作,养一群属于自己的动物……这种想象实在是过于理想化,过于美好了,以至于我甚至有时都不敢往下翻。

大家都明白,作品中一旦出现这种明显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的想象内容,一般都预示着整个故事一定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更何况在这篇故事中,二人的生活背景也十分现实,不是什么天真烂漫,人们都真诚友善的幻想乡,而是相当真实的,仿佛存在在过世界的某个时间点的某个角落的背景。

故事中每个配角都十分真实,断手的老坎迪,傲慢的柯利和他的老婆,还有马厩的老黑等等,每个人物虽然都没有着太多笔墨去繁述各自的生平经历(包括主角也是,因此全文并不长),但却丝毫没有掩盖每个角色身上的特征,如此鲜活而真实。

接着说说二位主角。像个孩子一样,名字是斯莫(small)却是个力大无穷的大块头的莱尼,个子小小却很有脑子很重情义的乔治,二人的搭配就是相当不可思议了。我们通常的想象会是强大者完全强大,去守护弱者 ,而两个主角却是各占一半:有体力的没力量,有脑子的没力量。莱尼这个形象真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说到底放到今日对他最合适的形容词或许是“傻子”,但对于乔治而言,他是他的同伴,是他希望可以待在自己身边的人,是他叙述自己理想中生活的对象,是他在未来中一直有留位置的人。这很不可思议,但转而一想其实也挺真实的。一方面是二者认识很久,况且莱尼是被他的姨妈托付给乔治的(乔治语),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努力“活着”的年代,同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而对于乔治而言,莱尼就是最合适的对象。故事的结局也是有些出乎预料且让人唏嘘的,在乔治颤抖着声音最后一次和莱尼描述自己想象中的他们的未来时,一声枪响,乔治亲手将莱尼送到了他希望中的没有痛苦烦恼的“未来”了。

有人说悲剧是把美毁灭给人看。但在这个故事里,美的存在或许本身就是悲剧的真正源头。正是因为有如此美妙幻想的存在,让乔治,莱尼,以至于后来“入伙”的老坎迪,都沉醉于这种幻想之中,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描绘与期待。而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或许他们内心深处也明白)这种幻想仅仅只会是幻想罢了,因此,他们越是陶醉于这种虚幻,越是增加了悲剧的趋势。与其说“真正痛苦的是梦想破灭的时候”,不如说是“如果不一遍遍告诉自己梦想的存在就无法努力活着,即使心底明白梦想从不存在。”

对于乔治而言,在故事的最后,他大概也是为了莱尼这个大孩子找了个最好的归宿,就是天堂。虽然放到当下绝对会被一番批判,但确实,莱尼生命的终点,天堂,或许才是与他脑海中倾听乔治一遍遍描摹的未来最接近的地方吧,他的天真与他拥有的力量,就像是两个恶魔不停在体内碰撞冲突,一次次使这个大孩子陷入痛苦之中。梦想的终点与天堂之间,大概就是属于莱尼的一条最美好的通路了,他的脑海中在生命最后一刻也充满的是乔治嗓音描绘的那幅美妙的未来画卷,他带着这份期待前往天堂,那边有他期待的属于他们的地,有木屋,有花草,有苜蓿地,还有由他去照顾的好摸的毛茸茸的兔子们。

语言真的很难去描述我看完这部作品的复杂情感,也许是我学识尚浅,经历也相当不足,无法选择恰当的语言去描述,或者压根就没get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消息?但至少我在读完这部作品后真的是颇有感触吧,这真的是一部相当值得一读的作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鼠之间》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