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17 01:07: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1000字

  《解忧杂货店》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一):《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已读毕。城市人相似的问题,人内心的问题,人的救赎和心安都可以在阅读东野的《解忧杂货店》寻找到一些共鸣。 好的小说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展现人复杂的一面,还有人善良的一面。作为中国读者,我有幸再次阅读东野的《解忧杂货店》。 说到有幸,一是缘分的问题,二是新版本的冲击。 读书,特别是读一些小说,最大的魅力有一个点,叫做缘分。缘分,或许是恰到好处,或者刚刚合适这个时期遇见该遇见的一本书籍。而新的版本,只是换了一个封皮,但貌似感觉眼前一亮,感性就来自微妙的变化之中。 东野圭吾在感慨《解忧杂货店》出版以来,有那么多读者选择购买,选择阅读,也很感慨当初会写出这样一本,关于人在某个点,如何选择的故事,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他自己都在恍惚中,无法解释。再一次证明,东野是一种天赋,东野文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 在我的理解,东野圭吾只是热爱,喜欢探讨人的本质。在人生的选择中,利用时空,利用解忧杂货铺的回信,来解决人的问题。故事娓娓道来,总是拿捏那么圆润。 人的复杂的一面,其实多半时候,是避而不谈的话题。但小说却给了它一个窗口。这个窗口里,在告诉作家,也在告诉读者,人类的七情六欲,人类的贪得无厌,人类崇尚善良,人类追求梦想,人类的救赎等等。 作家的写作,总在人的复杂的一面,着重描写。在最后一个故事里,一个年轻女孩为了生活所迫,晚上当陪酒女郎。她进到这一行,是因为钱赚的快。这凸显了,这个时代物质第一的选择。而选择的背后,这个女孩,有很多难以告知的事情。写信询问,解忧杂货铺,这一写,一回,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这就是文学的奥秘,这个女孩家境很窘迫,为了改善生活而不得已为之。但这个女孩,也有很多目标,想去实现。比如赚够一定的钱,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业,或者说想在陪酒女郎生涯中,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这些想法,都来自真实性。 但在人生的重要选择的时候,很多很多人,或许没有这个女孩那么幸运,有一间解忧杂货铺,给她人格的力量,给她真正的理解和进取。 东野的《解忧杂货店》卖点就在这里,它让相信,在任何时候,不能放弃选择的权力,也不能放弃努力的权力。而不要过多的停留在在世俗旋涡中,随波逐流。这种对人的复杂性的描写,在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每个故事中,都给读者交代的清清楚楚。 有为了爱情,为了男友,持之以恒坚持备战奥运女运动员的故事。有为了追逐音乐梦想,不顾家人和世俗的反对,这个男孩坚持音乐之路的故事。有解忧杂店的主人,老爷爷对帮助别人,解忧杂货而内心富足的故事。也有一个问题少年,一生的成长历程的故事。 这些难道,不充分说明,人生来而复杂吗?文学的魅力,来自还原现实。东野的《解忧杂货店》发行量巨大,就是有力的支撑。 人善良的一面,在东野《解忧杂货店》里,巧妙用人与人之间用信件的方式,放下包袱,讲出心里的困惑,解忧杂货店帮你出主意的方式。又在告诉读者,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一面。在社会的发展中,向上,向善仍然是整个时代的主题。在东野的《解忧杂货店》里,很好的给了读者一个坡道,一个甜点,一个共勉。坡道,就是在告诉读者,每个人的困惑,都有类似性,不要担心和害怕。甜点呢?是那间解忧杂货铺收信并准时回信的老爷爷,收到回信,会让写信人继续与之回信,这里可以用一个时髦的词,成长来代替。而共勉就是告诉读者,不要被外界所击败,也不要轻易而放弃,人总要相信自己。 好的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大都是这样一个路径。人生实则艰难,但人生需要努力。 救赎,很多人不会刻意说出这个词。其实所有的人,都会在内心深处有过深深的想向某个人道歉,或者帮助某个人的意愿。因为这是人的本能,人如果有了救赎之心,或许就变成了东野《解忧杂货店》里的那些主人公,历尽磨难,终于找到了自己内心,找到了救赎一样。 文化的魅力是相通的。人内心的复杂的一面,不用去刻意去想,在现实生活中,要学做一个内心安静的人。毕竟在当今这个时代,每一种价值观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也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但文学,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一点,不好吗?致敬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二):从《解忧杂货店》中获得直面梦想和烦恼的力量

  

在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众多作品中,《解忧杂货店》是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一部。近日,这本书推出了简体中文1000万册纪念版。重版对于作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鼓舞。此番,东野圭吾更是为中国读者奉上了特别寄语:“《解忧杂货店》能在中国拥有这么多读者,对我而言既是荣幸也是鼓励。我想在这本书中写的,是无论身处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人都一定会抱有的‘梦想’与‘烦恼’。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这无尽的梦想与烦恼吧。”

东野圭吾 著《解忧杂货店》简体中文1000万册纪念版

据了解,《解忧杂货店》不仅分别在日本和中国曾被改编拍摄成电影,还曾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这部作品受到如此青睐,关键还是在于其故事内容本身不仅充满奇幻色彩,同时还温暖人心、充满正能量。尤其是对于处在人生十字路口,感到困惑、迷茫的人来说,读完这本书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找到未来的方向。

中国电影版《解忧杂货店》海报

对于我来说,不仅曾分别看过中、日两国根据《解忧杂货店》翻拍的电影,也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看过这部原著。我虽然一直非常喜欢东野圭吾的小说,但最初读完这部作品后,我只是一时的感动,并没有像看完《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那么喜欢。如今重看这部作品,我对它的感觉明显有所转变。造成这样的变化,我想一方面是当年我看它时的心境和现在不同;另一方面是这几年来我看了更多东野圭吾的作品,同时也看了其他一些名家之作,对于评判这本书在我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比较基准。

日本电影版《解忧杂货店》海报

新版《解忧杂货店》的封面设计和旧版本完全不同,据悉是采用了国际插画大赛获奖得主手绘的封面。不仅是封面颜色、风格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封面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正驼着背坐在桌前专注地手写着回信。显然,他就是这本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杂货店的老板浪矢爷爷。据书中所述,老人家对于收到的咨询信都是非常谨慎、认真地回复。不管是对于同一人写的三十多封咨询信,还是对于一张白纸的试探,他都同样重视。他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本身就很值得敬佩和学习。因此,我觉得在封面中出现浪矢爷爷的身影,更能够体现出他对杂货店咨询烦恼一事的精神影响。

除了封面这个显而易见的变化,重读《解忧杂货店》带给我最多感触的还是东野圭吾设计的故事情节。尽管这是一部具有奇幻色彩的治愈型小说,但我从中感觉出了东野圭吾作为推理名家对于故事情节逻辑关系的讲究。此前,我也看过另一位在日本人气可比肩东野圭吾的名家之作,出版方宣传时特意强调了那本书中是多个短篇故事,其中最后一个故事把前面的几个故事都串联起来了。而《解忧杂货店》中,也有类似的效果,不过主要人物之间的羁绊明显更深,相互的影响更大。这就要求作者构思整体故事时,对所有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更清晰、明确。绝不是简单写好几个短故事,最后再强行合在一起就可以比拟的。

其实,《解忧杂货店》不仅不是推理小说,也没有《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中桐原亮司和石神哲哉那样执着又刻骨铭心的爱情,因此我初读时才没那么喜欢。我好像更喜欢那种不切实际、撕心裂肺的感情故事。而《解忧杂货店》虽然是奇幻小说,但主人公的行为都比较接地气,并没有桐原亮司和石神哲哉那么极端的举动。

回想《解忧杂货店》整个故事中,最夸张的情节要属:欠债的父母在明知儿子已经逃跑后,还到海上伪装成三口自杀;以及单亲妈妈驾车意外坠海,把孩子推出了窗外。这两个故事桥段看似比较戏剧性,却又都很真实地体现了为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爱。甚至现实中的父母在危险关头,为了孩子可能会表现得更无畏和勇敢。其它情节不管是对于参加奥运会比赛或陪伴生命垂危的恋人,还是继承家业或追逐音乐梦想,亦或是怀了有妇之夫孩子的女人要不要生下孩子等,不同人物面临的各种抉择问题,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烦恼。这也正是此书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部分。

如果我身边有一个咨询烦恼的信箱,而且在得知回信的人是浪矢爷爷那样一位有责任感的人后,我也会想要写信咨询。另外,在我看来写信复述烦恼和阅读浪矢杂货店回信,这两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令咨询者自己冷静思考、重新审视问题的契机。在经过倾诉烦恼和理解别人的建议后,可能会换个角度看待面临的问题,从而受到启发甚至是转换思路寻求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读完整本《解忧杂货店》后就会发现,其实真正完全按照浪矢杂货店回信中的指示执行的人,只有那个想赶快挣钱的陪酒女。其他人多数都是通过咨询,在收到回信后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获得了一些不同角度的参考意见,最终拿主意的还是写咨询信的他们自己。因此,才会发生三个小偷自己的人生还是浑浑噩噩着,却可以毫无顾忌地指点奥运会候选者和女企业家的人生重要抉择。这也算是此书故事情节的一个玄妙之处。

总之,我觉得即使是看过电影版《解忧杂货店》的观众,也有必要看看它的原著。因为电影中不仅有细节的改动,同时观众对演员的喜恶也会影响对故事情节设计的评判,所以不如在原著中感受东野圭吾的构思和文笔。我相信很多人读完《解忧杂货店》这本书后,在感到温暖、被治愈的同时,也将从其中获得直面梦想和烦恼的力量。(作者:李淑媛)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三):《解忧杂货店》:你的忧愁,自会有答案

  

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 ,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东野圭吾

小时候看哆啦 A 梦,常常羡慕它能拥有时光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幻想能回到过去或是知道未来。人们每当在对一件事情做出抉择之后,才会想出成千上万种更优的解法,久而久之就变得战战兢兢,不敢踏出一步。

但是这世上,没有时光机,无法改变之前的所作所为,只能承担之后的结果 ;无法预知未来的发生,只能自己尝试一步一步踩出道路。

每当人们遇到人生抉择时,总会参考他人意见,不仅仅是帮助自己做出决定,更多的是在结果并非自己所想时,能有一个借口无形之中来让他人承担自己失败的那一份自责。

就像《解忧杂货店》中雄治对他的儿子所说 :

“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

《解忧杂货店》这本书没有东野圭吾所著的其他小说那样有尖锐讽刺的针刺感,而是多了份温暖友善的可爱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名小偷敦也、翔太、幸平正开着偷来的汽车逃跑,却因汽车抛锚不得不进入了在僻静街道旁的一家杂货店暂时呆着,无意间收到了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咨询信,在多次收到来信和回复后,发现了这个解忧杂货店隐藏的秘密。

这本书中也蕴含着推理,可以推理出当时的时间线和几个小故事中人物之间的联系,但是更重要的是那几次咨询所映射的人生现实问题。

是要爱情还是要未来?要家人还是要梦想?这两个问题在如今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之一,其难度可能不亚于妻子和母亲掉水里先救谁的问题。即使新闻经常报道 :某女子的未婚夫患重病,女子不离不弃,在病房求婚或者为了家人,学霸辍学谋生等。

但是旁观者都是“看个热闹”,做出这样一个将爱情放在自己未来前面的决定,都是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心理准备的。但是换个角度,月兔之所以会想咨询,也因为她遇到了自身能力的瓶颈,她对自己参加奥运会是否就一定会成功没有信心,她想要借口为了自己的爱情,来逃避去参加奥运会,从而能间接地逃避可能失败这个后果。

但同时,她内心又想要去参加奥运会,奥运会是她儿时的梦想,因此当回信直截了当的让她全身心陪在男友身边时,她又产生了犹豫,于是又有了回信。最终是她男友帮她做出了选择,做出了她不敢明说的那个选择。

小说里的松岗克朗也是一样,想当创作型音乐人,却又在面对自己父亲生病并且想让他继承他不想继承的家业的现实压迫下,因为自己才华有限而不敢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又不想轻易放弃。

最终,还是其父亲如同月兔的男友一般帮他做出了选择。他们二人都是想要通过他人来承担自己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后果,来让自己内心不过于自责。

就和抛硬币决定一般,我们想要的并不是抛完以后的那个上天帮我们决定的结果,而是在抛的瞬间,我们希望硬币落下来是哪一面,这个瞬间的想法便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

而和久浩介的故事则带有些许悲惨的色彩,他没有选择听取浪矢的建议,从而可能间接地导致了他父母被逼上了绝路。

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不快与隔阂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如何修复这条裂缝却也直接导致了各个家庭不同的走向。

倘若双方都想办法将这条裂缝弥补上,互相考虑到对方的付出和努力,久而久之裂缝也会变成一道小小的划痕。

毕竟相隔二三十岁,他们经常不能认同年轻人的观点,认为不符合传统、轻浮、过于冒险,同样,我们也常常觉得他们固执、迂腐、过于传统。

只是有些父母妥协地比较快,当我们刚产生出想要远离他们,就像和久浩介一样,对他们产生不信任感的时候,他们就表达出自己认同我们的看法,即使他们内心可能还是不能接受。但是相反的,当双方没有一方愿意松口时,悲剧往往就开始了。

因此,当我们像浩介一样以为是自己选择、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往往没有发现父母的退让。但我们的家庭却又没有像浩介一样有了如此令人悲伤的结果,于是我们就一直被自以为是蒙在鼓里,被父母的包容所保护着。

人们为什么喜欢向解忧杂货店咨询?首先,向身边人咨询,很容易牵扯到双方利益,从而使得到的答案可能并不中肯,并且可能会产生流言蜚语。而“解忧杂货店”是一个与他们毫无利益关系的个体,它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或者真实遭遇,它只知道他们希望它知道的。这一切都使得人们收到的建议将不包含任何个人利益在里面。

在“解忧杂货店”里,无论是小偷三人还是浪矢,都只是单纯地想要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对方面对人生选择。即使小偷三人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是社会的底层人士,但他们却没有将这种负面情绪附加在回信中,反而因为这次意外的遭遇让他们选择了浪子回头。

无论是哪次咨询,都是人与人之间羁绊关系的纠缠不清,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每个人一生中无法避免的,互相有了羁绊,才能扶持着前进。

人的一生由无数个岔路口构成,每个岔路口,你都会遇到新的人或者失去陪了你一路的人,而这些岔路口都需要由你来决定走哪一条。

就如书中最后所说 :“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路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我们都是有地图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的地,即使不能自己决定路线,也能决定走哪一条岔路。”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四):东野圭吾的“爆款”穿越故事让我们看到——善意是解忧的最好良药

  感谢你把这么奢侈的烦恼讲给我听。

行走于这人世之间,什么才是最奢侈的?

我们听过最多的答案或许都出奇的一致,无外乎:最奢侈的东西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奢侈品,而是那些免费的东西,比如阳光、空气和健康,比如亲情、友情和爱情。

但有人告诉我,这世上还有一样东西是非常奢侈的,那就是烦恼,与此同时,他也让我明白,比那些奢侈的烦恼更为珍贵和奢侈的,是有一个愿意倾听、并给予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真诚建议的人。

告诉我这个道理的,就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他用一个叫做《解忧杂货店》的故事,给无数人以温暖,甚至让我不禁也有了一些羡慕和“痴心妄想”: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解忧人,该有多好。

奈何,解忧人难寻,那奢侈的烦恼却总是悄然而至。

可是东野圭吾却说:正因为不想逃避,才会如此烦恼。

这样想来,能够产生烦恼的情绪,换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想要努力去过得更好。

众所周知,东野圭吾的作品以推理居多,而《解忧杂货店》就是他为数不多的“非东野圭吾式”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牛奶箱,有三个迷途知返的少年,有一个守着一家杂货店的老爷爷,还有一封又一封记载着烦恼和祝福的信件,穿越时光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相遇”。

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写这些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和普通的咨询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

与其说浪矢杂货店的老爷爷是一个“解忧人”,不如说他是一个“补洞人”,尽心尽力、不厌其烦地修补着人们心底的洞,无论信的另一端的人是出于信任或者纯属恶作剧,他们愿意写下这封信,都是因为内心破了一个洞,心里有洞才会滋生烦恼。

一个跨越时空的解忧之旅,几个关于善与爱的“解忧”故事

《解忧杂货店》的故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却也复杂,它看似是由一个又一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却一步步地发现,原来每个故事都彼此关联着,就像翔太在最后的感叹:

我也说不好。就是把浪矢杂货店和丸光园联结起来的东西。也许该说是看不见的细线吧,觉得有人在天上操纵着这根线。

有联系的不仅仅是浪矢雄治的那间杂货店与他的初恋情人皆月晓子创办的丸光园,而是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还有组成这些故事的每一个人物,他们是各自故事中的主角,也是别人故事中的配角,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善意,是解忧的最好良药;爱,是填补内心之洞的最佳材料。

善意,让误打误撞进入这间破败的浪矢杂货店,收到莫名其妙地求助信件的三个“偷车贼”决定留下来,一次又一次地扮演“知心大姐”;

善意,让浪矢爷爷不厌其烦地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和最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信任和不信任他的来信者,以解他人之忧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以没有帮助到别人而产生最大的自责与烦恼;

善意,让苦苦追求音乐梦想的克郎百般努力却一无所成,心灰意懒准备放弃之时,却以另外一种方式让自己的音乐被流传、被铭记,也让自己与他人被救赎;

而爱,让击剑女运动员“月兔”夹在奥运梦想与重病男友之间痛苦不已,不得不在“是否应该放弃奥运会陪伴身染重病的男友”的问题上做出艰难选择;

爱,让因躲避债务而逃跑的浩介父母,宁愿被误解、被埋怨、甚至双双赴死,也要给自己的孩子博出一条生路

爱,让怀了有妇之夫的孩子的“绿河”在人生陷入绝境的时候依然选择让这个无辜的小生命来到人世,在无以为继被房东赶出来之后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孩子吃上奶粉,在开车坠河之后将仅有的一线生存希望留给了孩子……

每个人都会在别人的生命中或驻足相伴,或匆匆走过,但没有人是“神算子”,不知道自己将与别人的命运发生怎样的联系,但善与爱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会让那些联系在无形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或者五年之后,或者十年之后,甚至在三十年之后,都可能会有不可思议的美好与感动迸发出来,在人生之路的黑暗夜空之中闪烁成最耀眼的星光。

此时此刻给予别人的善意与帮助,或许是若干年后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补洞人”补的是谁的洞?

我在上面说,与其说老爷爷浪矢雄治是一个“解忧人”,不如说他是一个“补洞人”,他用每一次的解答去填补寄信人内心的空洞,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呢?

莎士比亚曾说:“人们对于自己并不感觉到的痛苦,是会用空洞的话来劝告慰藉的,可是他们要是自己尝到了这种痛苦的滋味,他们的理性就会让感情来主宰了。”

浪矢爷爷在信中劝慰别人的话语非但不空洞,反而每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认真负责的,就是因为他也曾尝过那痛苦的滋味,所以他写下的每一个字、回复的每一封信,都是用真情实感去浇筑的。

浪矢雄治是个“有故事的人”,和因病去世的妻子在结婚前并没有感情基础,和初恋情人皆月晓子私奔失败……

他的内心可以说从那时就已经有了一个洞,而随着年月流逝,他和相亲的妻子逐渐培养起了感情,却要再一次面对失去,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样的分离让他内心的洞在无形之中越来越大。

所以在那一来一往的问与答之间,浪矢爷爷看似在为别人解答烦恼,其实也是在填补着自己寂寥的生活与空洞的内心。

事实上“补洞人”不只有一个。

有趣的是,东野圭吾用一间破败的杂货店、一个生锈的牛奶箱、一张空无一物的白纸,将三十几年前的“补洞人”与三十几年后的“补洞人”相连:

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地图是白纸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 但是,不妨换一角度思考,正因为是白纸,所以可以画任何地图,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满了无限可能。

老爷爷的最后一次回信是答复了一张白纸,这张白纸穿梭时光从遥远的三十多年后而来,而寄出这张白纸的是三个偷车少年,他们在机缘巧合之下,接替了浪矢爷爷,成为了浪矢杂货店重新开启之后的“补洞人”。

三个在人生路上险些拐入岔道的少年,却因为阴错阳差走进了浪矢杂货店,做起了“补洞人”为别人答疑解惑,而渐渐地让自己的内心和人生变得丰满起来。

这就是东野圭吾笔下的“穿越故事”,他用信件承载着那些故事,也传递着温情,他让同为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人为另一群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人来答疑解惑:

“我想再创作一部穿越的作品,但这次谁也不穿越。移动时空的不是人,而是信。如果可以和过去的人交换信件,自己要写些什么呢——这种想法成为创作《解忧杂货店》的契机。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

如他所言,我的确未读过这样的小说,它好像杂糅了一切“俗套”的情感故事,亲情友情爱情,家庭事业梦想,然而它又那么与众不同,偏偏又不肯去落入俗套,在浪矢爷爷和翔太三人“解忧”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在被治愈着,也治愈着阅读这本书的每个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