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是一本由(瑞士) C.G.荣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精选点评:
●乍眼一看封面以为是衔尾蛇,看清楚点儿原来是双鱼。。
●开头看得很爽,中间一段跟不上荣格老师狂飙的思路,到了最后总结的地方才把整个结构给梳理清楚。非常有启发性,给出了一种有效的思路,如何理解古人的“象征”和各种神话的原型。人类的精神的统一性自然在人类精神的深处。很多地方看起来很玄,但是仔细思考又发现的确和生活中某些时候的心理体验有关,果然是太精微复杂了难以捉摸了。
●的确有些文字在阅读时会让人想到死, 而不是通常嘴上哀怨的让人读得想死。
●前言的落款时期是1950年,前一年波伏娃才出版了第二性引起了社会思潮的震动。与之相比这本书还在用所谓的传统的男性气质(逻格斯)和女性特征(厄洛斯)来阐述所谓的Anima和Animus,並且用以论带史的方式结合了一大堆中世纪特别是炼金术和神秘主义(诺斯替教派)的材料来说明各种象征以及其内涵。作者本人也坦诚自己并不想触及形而上的内容,因此也没有过多的哲学上的探讨,但是一股笃信自己理论的样子不免有把这本书沦落为神叨叨的精神分析家呓语。虽然说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论述方式,两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是在光谱的两个极端,一本让你相信精神分析是真科学,一本让你认为精神分析就是伪科学。
●译者的神学宗教学水平捉急
●#荣格精选集# 之二
●杨老师翻译用语较晦涩。
●把诺斯替思想一把抓了,算了就当看看共济会神棍风的炼金术吧
●之后再重读吧...
●阐述了一些非常抽象且 伪玄学的观念。 任何神话传说都可以在科学界演变成为合理的公式。但是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神。 意识流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成熟而渐入佳境。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读后感(一):评《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
我记得不知道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讲过,英语是世界上最不适合哲性的清晰表达的语言(即使他们的学术成果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因为太多的概念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准确的对应词。所以,比起直接使用原德语法语拉丁语单词,英语更喜欢做的事情是,在现有的日常英文词汇间选一个比较有关联性的词增加一些学术含义(比如Matrix, Complex, Syndrome这般)。这也就算了,可对一些没有深究力的译者来说,他们特别喜欢做的(省功)事情就是:用该多义词的前几个含义(也就是最常用的含义)来作为译文的翻译,而完全忽略掉那些在学术语境下使用的含义,即使这样译出来的句子是明显读不通的。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读后感(二):迷人的荣格
这是荣格晚期作品,写于1950年。书中大量篇幅关于神秘学,是被很多人病垢的荣格的缺点。但是,荣格最迷人的一点,恰恰于此:
他浩瀚又博广的脑容包括并不限于占星学,物理学,各种宗教。他无穷的联想力与类比能力,他絮絮叨叨的文笔宛如一名带有神性的长者把他一生的所思所想一点一点铺开到纸上,帮读者展开强大的意识流,以流动的思维去做大胆又理性的关联。
正是这种深度与广度并存的思维方式非常让人着迷。
这本书是在我个人深深爱上我们自己的道之后才读到。所以更加有种碰撞的喜悦。从此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东西方思维终于又一次理性共鸣了---原来荣格,一名著名的西方心理学家也那么对我们的道如此痴迷。
为此我来做下简单的小结(只能做小结,因为我发现往深里写要写很多章)。
一,基督的双鱼象征,反过来其实就是我们道的阴阳☯︎。所以会存在说:双鱼相位的水火对立终于要结束。必然会进入水火的对立的统一---把那两条鱼反过来,就统一了,与我们的“道”完全一致,阴与阳没有绝对的两分,而是不断的涌动互补互衡的。
二,荣格说的自性,缘于那条圆型的小鱼的头部的“龙石”,其实就是我们道中的“元神”。人的“自性”本来就在那,就象地球的大海,本来就在那。同时,就象我们每个人的“元神”,本来就在那。而我们活着的过程,就是探索与发现自性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修练通往“开启元神”的“道”上。在这条“道”上,有自我,也有“阴影”。有光明正道也有黑暗的暗流。不得不承认的是,它们本来就在那。我们只有修为自我,尽量向阳。
三,喜欢占星学的人一定要看这本书,会有一个惊喜的补充。
想写的太多了,等我读第二遍时补充吧。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读后感(三):迷人的荣格
这是荣格晚期作品,写于1950年。书中大量篇幅关于神秘学,是被很多人病垢的荣格的缺点。但是,荣格最迷人的一点,恰恰于此:
他浩瀚又博广的脑容包括并不限于占星学,物理学,各种宗教。他无穷的联想力与类比能力,他絮絮叨叨的文笔宛如一名带有神性的长者把他一生的所思所想一点一点铺开到纸上,帮读者展开强大的意识流,以流动的思维去做大胆又理性的关联。
正是这种深度与广度并存的思维方式非常让人着迷。
这本书是在我个人深深爱上我们自己的道之后才读到。所以更加有种碰撞的喜悦。从此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东西方思维终于又一次理性共鸣了---原来荣格,一名著名的西方心理学家也那么对我们的道如此痴迷。
为此我来做下简单的小结(只能做小结,因为我发现往深里写要写很多章)。
一,基督的双鱼象征,反过来其实就是我们道的阴阳☯︎。所以会存在说:双鱼相位的水火对立终于要结束。必然会进入水火的对立的统一---把那两条鱼反过来,就统一了,与我们的“道”完全一致,阴与阳没有绝对的两分,而是不断的涌动互补互衡的。
二,荣格说的自性,缘于那条圆型的小鱼的头部的“龙石”,其实就是我们道中的“元神”。人的“自性”本来就在那,就象地球的大海,本来就在那。同时,就象我们每个人的“元神”,本来就在那。而我们活着的过程,就是探索与发现自性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修练通往“开启元神”的“道”上。在这条“道”上,有自我,也有“阴影”。有光明正道也有黑暗的暗流。不得不承认的是,它们本来就在那。我们只有修为自我,尽量向阳。
三,喜欢占星学的人一定要看这本书,会有一个惊喜的补充。
想写的太多了,等我读第二遍时补充吧。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读后感(四):迷人的荣格
这是荣格晚期作品,写于1950年。书中大量篇幅关于神秘学,是被很多人病垢的荣格的缺点。但是,荣格最迷人的一点,恰恰于此:
他浩瀚又博广的脑容包括并不限于占星学,物理学,各种宗教。他无穷的联想力与类比能力,他絮絮叨叨的文笔宛如一名带有神性的长者把他一生的所思所想一点一点铺开到纸上,帮读者展开强大的意识流,以流动的思维去做大胆又理性的关联。
正是这种深度与广度并存的思维方式非常让人着迷。
这本书是在我个人深深爱上我们自己的道之后才读到。所以更加有种碰撞的喜悦。从此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东西方思维终于又一次理性共鸣了---原来荣格,一名著名的西方心理学家也那么对我们的道如此痴迷。
为此我来做下简单的小结(只能做小结,因为我发现往深里写要写很多章)。
一,基督的双鱼象征,反过来其实就是我们道的阴阳☯︎。所以会存在说:双鱼相位的水火对立终于要结束。必然会进入水火的对立的统一---把那两条鱼反过来,就统一了,与我们的“道”完全一致,阴与阳没有绝对的两分,而是不断的涌动互补互衡的。
二,荣格说的自性,缘于那条圆型的小鱼的头部的“龙石”,其实就是我们道中的“元神”。人的“自性”本来就在那,就象地球的大海,本来就在那。同时,就象我们每个人的“元神”,本来就在那。而我们活着的过程,就是探索与发现自性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修练通往“开启元神”的“道”上。在这条“道”上,有自我,也有“阴影”。有光明正道也有黑暗的暗流。不得不承认的是,它们本来就在那。我们只有修为自我,尽量向阳。
三,喜欢占星学的人一定要看这本书,会有一个惊喜的补充。
想写的太多了,等我读第二遍时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