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2-15 01:45: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锦集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是一本由伽利玛出版社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0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一):小小音乐厅,启蒙类好书

  最近得了一本好书,是中信出版社的一部关于音乐启蒙的书(我是这样定位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定位错)——《小小音乐厅》。大概是脱离幼儿书籍太久了吧,我竟然不知道如今的书,稍加创意与科技之后,真正做到了“有声”。曾经我想象中的有声书,太贴合我想象中的有声书籍该有的样子了!看多了如今打着“有声”旗号、捆绑二维码、借助电子产品模拟发生的书了,那些在我看来,充其量就是个故事录音朗读而已。以致我现在听说市面上或身边有朋友推荐有声书籍时,我都是嘴上附和几句,私下还是嗤之以鼻的状态。所以,中信这本看起来小小的一本书,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心中期待的、真正的有声书,终于有了具体的样子…… 可不就是这样吗?无需借助电子产品,无需捆绑任何APP,触摸按钮即可发声。这样简单的描述,连我自己都觉得唏嘘不已——看似简单,从设想到模拟、到编成、出版、发行,这之间经历的曲折我不得而知。我们都知道要对孩子进行所谓的“启蒙认知”,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方面面。所以,通观幼童甚至整个儿童书籍,书籍的颜色大多采用多彩的暖色系作为主色,以此来刺激孩子们的感官,让他们对色彩有大致的了解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什么是“赏心悦目”,大概就是孩子们看到喜欢的颜色,内心觉得无比快乐吧。从这个方面来说,中信这本《小小音乐厅》无疑是成功的。 孩童的启蒙教育,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音乐。对于我这种想带孩子感受音乐但自己又是乐盲的妈妈来说,音乐启蒙教育是一大烦恼。《小小小音乐厅》通过在书内安装电池,选取了不同特色的不同乐器,通过不同的画面、触动按钮,单独的乐器会发出其独特的声音。我相信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通过图片能够分辨出哪个是钢琴、哪个是小提琴不是难事,但是如果让他们试试听音辨乐器,应该会有点困难了。如果不是特意带孩子们去听过、感受过钢琴的音色、小提琴的音色,不是特意了解过的孩子基本是答不出来的吧。书本不是故事类绘本,是简单又独特、了不起的乐器认知类--配图+名称(双语)+音色,认知,简单即可。 想起当初语文老师说过(直到现在也没去核实过)海伦·凯勒的老师在教导海伦时,一边让水流接触她的手,一边在海伦的另一只手心里写“water”,于是海伦牢牢记住了这个单词,一下子了然什么是水,触感是什么样。一本好的启蒙书,就如同一位好老师,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这是什么”。无疑,中信的这套书,做到了!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二):我的小小音乐厅

  作为一个家有一岁宝宝,又爱买买买的妈妈来说,买书是我的乐趣。宝宝6个月以后,就开始与他分享各种玩具书,有声的,机关的,带玩偶的。这次给他选了《我的小小音乐厅》,于是他又多了一个音乐上的好朋友。 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我的小小音乐厅》是一套宝宝的音乐认知启蒙书,来自中信出版社,一套一共有15册,分为3辑,每一辑有不同的主题,第一辑是乐器启蒙(竹笛、口琴、架子鼓等),第二辑是古典音乐(胡桃匣子、魔笛等),第三辑是世界音乐(童谣、摇篮曲等)。从《我的小小音乐厅》里,我们可以听到舒伯特、莫扎特等音乐家的作品,可以听到希腊、墨西哥等国家的特色曲风,可以听到小号、大提琴等乐器的不同音色,为宝宝打开了美妙音乐的世界大门。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呢: 1.婴儿大约7个月的时候出现最早的自主位移动作一一爬行,爬行能力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婴儿感知、接触、探索外界的机会,他们开始对色彩鲜明,能响动的东西产生稳定的注意。 2.《我的小小音乐厅》里装了按钮,一按就会发出声响,这种真实的触感,可以给宝宝带来直观的认知体验,不仅满足了好奇心,也扩展了感觉经验。它就像一个色彩丰富的小音响,轻轻按一按,就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宝宝小时候,可以由大人帮他按按钮,等他稍微大一点了,就可以自己按一按了。你会发现,宝宝的发现力很棒的,他总能发现那个灰色的小圆按钮,慢慢的,他会明白因果联系,原来按下按钮,是可以发出声音的。 3.画面简单,颜色可爱,主体明确,宝宝看起来很容易接受。 4.1岁前宝宝看书有一个现象就是咬书、撕书,就是出于弗洛伊德所说的“口唇期”,通过吸吮,触咬获得生理上的快感。《我的小小音乐厅》是纸板书,不怕宝宝咬书,不用担心错误的吞了纸。 5.音乐和韵律是世界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魅力,没有任何一个宝宝不喜欢韵律,它为宝宝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感知世界的途径,还可以激发宝宝学说话的兴趣。如果爸爸妈妈们想尽早开始宝宝的语言和音乐能力,《我的小小音乐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亲子共读: 《我的小小音乐厅》一共有15册,我觉得没有必要一次性买一整套,可以一辑一辑的买,一本一本的看。如果宝宝有听摇篮曲的习惯,那么第一本可以给他选择平时较为熟悉的摇篮曲。等他熟悉第一本之后,再逐渐引入第二本,第三本。 共读的时候一边指着书里的画面,一边用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调、夸张的表情演绎书中的乐器。比如模仿吹笛子的动作,模仿打架子鼓的动作,同时发出“咚咚咚”的声音。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也让阅读变得妙趣横生。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也可以结合每种乐器的介绍,边看书、听音乐,边孩子一起观察乐器的外型、听听乐器的音色及旋律,还可以聊聊乐器的故事。例如:口琴诞生于德国。1821年,在德国一个名叫托斯恩的小镇上,音乐家布希曼饭后漫步来到镇郊的一个小村落,他看见一位小姑娘独坐在门槛上,双手拿着一把牛角梳子,梳子上贴着一块块长短不同的薄纸片,她用嘴对着纸片吹奏出“呜里呜里”的声音来。布希曼心中顿时一亮,回到家里翻来复去地思考着,后用象牙制成一把有些像梳子的装有许多小簧片的琴,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三):孩子对音乐的熏陶

  很久之前给小朋友买过发声挂历,那时候就让小朋友听得非常入迷了。孩子通过这个挂历,能听上面的识字发音,并且小朋友也是实打实的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最简单的水果认知,到简单的数字启蒙,甚至一些非常简单的英语。这种能发声的挂历带给孩子的是惊喜,也解决了我们大人的很多的烦恼。 但是,如果要是一本能够发声书呢,而且还是脱离了点读笔发声,那就简直是太棒了!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从法国引进的这套《我的小小音乐厅》就是这么一套非常经典的触控发声书,这套书共有十五本。顾名思义,这套书主要是以音乐为主的,而且还是专为低幼小宝宝们而制的摇篮曲,从小培养小宝宝们对音乐的熏陶。书中每个页面都有可以触碰的一个小圆点,看书的过程中只要轻轻一触碰这圆点,优美的音乐声马上就响起来了。无论是进行亲子阅读还是宝宝们自己看,都是什么方便的。 每一本书里面都精选了六首不同曲目,这些曲目都是来自法国非常经典的曲子,而这套书也是由书本是由法国百处的出版社伽利玛出版社为低幼小宝宝们倾情打造的。里面精选的曲子非常的短小,适合低幼小宝宝反复的聆听。聆听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己触碰发声的小圆点,培养孩子们自己的动手能力。书中每一首摇篮曲都有非常好看的插图,画面非常的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看完整本的书,听完所有的摇篮曲,再结合书本后面设置的“找一找”小游戏,考察小宝宝的眼力,观察力等。孩子在整个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本书的乐趣。真的做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这套书还是硬纸板书,边角圆角设计,非常适合低幼小宝宝们,特别是对小宝宝们音乐的熏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这套书小宝宝自己翻阅也非常方便,不会伤害小宝宝们的小手。大人们完全可以放一百二十分的心。 我们家的小朋友无论是在读小学的姐姐,还是幼儿园的弟弟,对这书完全没有抵抗力。拿到书,自己翻看,自己听,其中的乐趣小朋友们自己去交流。完全不用我再来带着一起阅读了。

  并且对能直接触碰发生的书籍产生的极大兴趣,小弟弟更是反反复复的触碰发声小圆点,让书本自己播放音乐。而且还来问我,为什么这本书可以唱歌,其它的书不能?我只能简单解释下。事实上,这书又比扫码听音频的书方便了很多。当然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这一类的书。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四):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小八音盒,宝宝爱不释手

  

朋友送了一本发声书给蜜月——《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蜜月爱不释手,从开箱之后就一直玩,还跟着书中的音乐摆动身体,简直不要太可爱。

蜜月睡觉间隙,我拿来细细翻看了一遍,难怪孩子那么喜欢,这简直就是迎合了孩子所有的爱好,让人不喜欢都难!

独特发声,动静结合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我的小小音乐厅》是一套音乐启蒙书。这套书呢,是由法国百年的出版社伽利玛出版社倾情打造的,在全球已经畅销了1000万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这套书独特的设计让原本平面的图画瞬间立体起来,只要轻轻触摸乐器中的按片,悦耳的音乐就会响起来,宝宝也会随着音乐起舞,好不热闹!

小小八音盒,音乐启蒙

这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小的八音盒,就拿《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来说,一本书中,包含6种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器。0-3岁正值宝宝听觉、视觉能力的飞速发展期,动听的音乐是宝宝小耳朵的养料,而这套书用来做音乐启蒙再好不过了!将音乐和乐器等图对应起来,方便宝宝理解的同时,带宝宝畅游在世界各个地域文化中,好不畅快!

配图细节精致,色彩迷人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书中的配图也是非常的用心,地域色彩十分浓郁。比如在展示乐器“曼陀林琴”一页中,书中注释说该琴起源于意大利,搭配了一副图片就是狐狸在威尼斯小艇上为爱人弹奏的画面,唯美浪漫。

又如在展示乐器“印度竹笛”一页中,老虎身穿印度特色的服装,坐着大象的背上,演奏悠扬的竹笛,异域风情浓郁。

在展示俄罗斯民间乐器“巴拉莱卡琴”时,熊爸爸在教小熊仔们传承民族文化,墙上的套娃和窗外的俄罗斯风情建筑十分迷人。

用色彩搭配养眼、图画细节精致的配图,来帮助孩子理解乐器的起源地和发展文化,理解乐器的多元性和地域的多元性,用心极了!

世界的音乐,独特的魅力

说起音乐启蒙,好多家长会觉得,音乐这么专业的东西,不应该到专业的场所去吗?比如给孩子报名一个唱歌班,或者去专门学一种乐器?其实家长太过于紧张“启蒙”一词了。0-3岁,正是孩子听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多接触不同的音乐和旋律,宝宝的听力就会得到全面的锻炼。

当然宝宝在用手触发音乐的那一刹那,也就不断在脑子里强化事物的因果关系:用手按一下,音乐就会响起,这些都是在给宝宝做启蒙。 小宝贝的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让宝宝用自己的小手,去探索世界吧!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五):一本能发出声音的书,是给孩子很好的礼物,发的声或许可治愈终生

  

《我的小小音乐厅》是一本小巧玲珑的书,但是拿起来有一点重量感。这可是与它的与众不同有关——它是一本可以发出声音的书!

它是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触控发声书,轻轻触摸书中的机关,就可以让书发出声音。

书中有6段经典乐曲,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维瓦尔第《春》、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苏伯特《鳟鱼》、柴可夫斯基《芦笛舞曲》、帕格尼尼《钟声》。每一首经典名曲,都会配上精美的插画,适合形象化地让孩子感受音乐的魅力。

打开书,触碰一下开关,立刻传出一段欢快、动听的音乐。这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它是莫扎特写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之所以这个乐章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独特而别致的风格。

莫扎特是奥地利人,他在写《A大调钢琴奏鸣曲》时,写了一段带有异国风味的曲调作为第三乐章。因为他在这段曲子前面,标有“土耳其风”几个字,所以这段乐章就被叫做《土耳其进行曲》。

书中给《土耳其进行曲》的配图是五个穿着特色服装的人在草地上跳舞,他们的帽子、衣服都是色彩鲜艳,又各不相同。这样的图画与轻松活泼、富有节奏的《土耳其进行曲》,非常适合。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意大利作曲家,用音乐抒写四季,其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在《我的小小音乐厅》这本书中,有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春》。

从书中流淌出轻快愉悦的旋律,加上书上面画的花、草、蜜蜂、昆虫等,姹紫嫣红,非常具有春天的气息。

书中还有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苏伯特的《鳟鱼》、柴可夫斯基的《芦笛舞曲》、帕格尼尼的《钟声》,每一首乐曲都有相应的色彩丰富的插画,与音乐演绎的意境也贴切。

在书的后面,还有一个“考眼力”的练习。给出六个小图案,让小朋友从书中找到它们出现过的地方。这样的设置,既可以锻炼小孩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增添亲子阅读的趣味性。

《我的小小音乐厅》是一本简简单单的绘本书,6段经典乐曲,6幅精美插画,挺适合用来给小朋友接触古典音乐。

让孩子接触音乐,益处很多。孩子在安静聆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旋律的美妙,这对提高孩子的情感感受能力和体验能力都有帮助。

同时,能够锻炼孩子的注意力。新的音色或者旋律,先是引起了孩子的注意,接着这些历经岁月考验依然经典的旋律,自然有其独特魅力,可以让孩子持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此外,聆听音乐对孩子的记忆力也有锻炼。听了旋律后,孩子会有印象,还会自己试图哼唱,无形中可以加深记忆力。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对人的治愈可以伴随终生。很多孩提时学会的乐曲,往往会记忆深刻,很多年后依然哼唱得出来。

即使不考虑音乐可以陶冶孩子情操等“高级”益处,多听听经典乐曲也有助于舒缓情绪。而这本《我的小小音乐厅》,翻开即可以边欣赏色彩,边听动人旋律。

2020年10月10日星期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吹竹笛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