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是一本由汪曾祺 / 王蒙 / 韩少功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读后感(一):那时珍贵,此时尤甚
打卡,《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十二篇短篇小说,纪念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多为1980年前后发表的故事,所以大多有文革背景,感兴趣的可以借此了解一二。有些读来很有惊喜感——原来这些追求爱情平等、号召女性平权的意识在那么早的年代就开始提倡了呀!不免也有些遗憾,那些美好的期许,现如今也并没有得到很圆满的实现……个中滋味,还需细细品读 1.《怒目金刚》通过与原村书记的几年恩怨纠缠,刻画了一个十足认理儿的老村头儿的倔强形象。主人公吴玉和念过几年私塾而被尊称为知书达礼的“吴先生”,在被军队出身养成了随口骂人的坏习惯的村书记不分青红皂白的惯性骂娘后,较真儿即使自己做的有问题也不该连累母亲挨骂的“理儿”,令村书记无言以对。他以为自己的理儿理应得到村书记的登门道歉,却不想人家从未上心此事,为此耿耿于怀至死,直到老村书记得知此心结后不远千里来表歉意才闭眼离去。认理儿的人也讲究以理服人,纠葛的几年时间,村书记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在最落寞的时期,是吴出手拉他一把让他感受到人间尚有情谊;在他重获风光后吴却躲得远远的继续等待他的悔不当初。吴的信条贯彻始终——自己的过错不应连累无辜家人,犯了错就要道歉改正。 2.《内奸》,算是合集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写文革最深入的一篇,看的人蛰心的疼痛 3.《雨,沙沙沙》,描写适龄女生向往恋爱而又不知如何去爱、怎样才是爱的矛盾心情 4.《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几段小小说,揭示了盲目生活的乡村里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局面:被送出,被打骂,被拿金钱衡量……像一个被拿来履行约定的物件一样,毫无人权可言。唯有如题的一篇,埋在孤坟的寡妇,被醉酒的老汉惦记着、思念着,显现着微弱的存在感。 5.《头像》,用一个得志的画家的眼睛,看那个一心沉浸于自己的雕塑艺术造诣、无心平凡生活更无心名誉的貌似不得志却得心自在的老友的生活,于艰难困苦中独守匠心,令人肃然起敬 6.《受戒》、《风筝飘带》、《丹凤眼》、《喜鹊登枝》写了年轻男女的朦胧爱情逐步显现的过程,带我们重新体验窗户纸捅破过程中的各种情愫 7.《爱是不能忘记的》、《鞋》则写明在面对被捆绑“伴侣”的违心情景下,一个人仍应追寻内心的真诚面对,努力挣脱各种外在的束缚,因为爱是自发的,珍贵的。不是别人的一腔热血,就能换取的。勉强也不应是对别人一腔热血的回馈,两厢情愿的爱,才值得, 8.《逃跑》,探讨另一种尊严和选择权——在接受别人的指定捐款后,受捐赠人是否可选择如何使用这部分捐款?主人公老宋看门职业生涯中,凭借自己的擅长为人处世,赢得了全团的好评。在腿坏需要手术却没钱治疗的档口儿,热心的伙伴出头为其募捐善款用于治疗腿疾,他接受钱款后不辞而别令伙伴蒙受了众人的指责。伙伴追寻下得知,原来老宋是在衡量了自己的生活后,选择用这部分善款截肢、余款用于开小卖部改善一家老小的生活质量了。老宋因为辜负了众人的好意而逃跑,然而他的使用方式,确实令他的幸福最大化了。以伙伴为代表的捐款方,内心的怨怼逐渐消融。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唯有试图理解、尊重他人的选择,才能把好的出发点最终落在现实中吧!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读后感(二):活在这珍贵人世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是《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大庆而出版的。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收集了汪曾祺、王蒙、铁凝等12位作家的12篇短篇小说。 这些小说的背景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比较动荡的年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爱国热情,小人物的执着,还有那个年代不同的婚姻爱情故事等。 描述小人物的执着的短篇小说有《怒目金刚》《头像》。 看完整本书之后,给我印象最深刻还是本书的第一篇小说《怒目金刚》,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玉和,一个读了几年书有点学识的人物,村子里的人称为“吴老师”。故事的起因,是玉和开会时迟到,被暴脾气的邱天宝骂了一顿。如果只是骂玉和,故事就没有后续了,但是书记骂了他的娘。如果是一般人的话,这事忍忍也就过去了,但是发生玉河身上就没那么简单了。玉和的执拗就是,你可以骂我,但是不可以骂他娘亲,因为迟到的事情是自己的问题,与他人何干,所以他想要书记给他娘道歉。书记调任,他派儿子去“诅咒”他,仅仅是“诅咒”本人,不可以去“诅咒”与书记相关的人,这也是他的执着。书记帮助村民建房而砍掉路边的树而被叛入狱时,玉和全然没之前的态度,反而经常去看他。书记平反升迁之后,书记想让玉和去城里,却再三拒绝,只因他这时想要的只是他的一句道歉。玉和的儿子被烧伤需要大额的费用,然也拒绝了邱天宝的支助,自己卖血赚钱还债,这也是他的执着。后来玉和坠落山崖而死,死的时候仍然全身紧绷,要紧牙关,活生生一个怒不可遏上阵打架的模样,这就像是佛庙门前的怒目金刚。等到邱天宝来到他身前,给他娘道歉才欣然闭目。而这一句道歉却等待了十多年! 《头像》的主人公则是对艺术的执着,不为生计,只为追求民族传统艺术,探索新的境界。 《内奸》这个故事的时间前后长达四十年之久,一个女同志和他的两个孩子,杨伪县长,土匪头子,日本鬼子的特务,美国教会医院的医生,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徒子灰孙,一位清清白白,有头有脸的人物,以及不干不净,好吹好炫的商人,等等。而本篇小说则以这个不干不净,好吹好炫的商人为主线来描述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国家的和平,贡献出了一份自己的力量,由于篇幅的原因,本篇并没有详细描写出当时人们生存的艰辛以及其中的各种付出。 当然,有一定阅历的人们定能想象出当时的画面如何。 其他的9篇短篇小说则是描述的不同人们的婚姻爱情故事。 在这9篇的爱情故事中,《爱是不能忘记的》《风筝飘带》更能产生共鸣。 《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珊珊的母亲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结也罢。她的母亲爱着一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相互爱着却不能在一起。但是依然会默默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却选择不打扰对方。母亲爱得很深沉,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把所有对那个人的爱都诉诸于笔记本上,把那个笔记本当做爱人一样。母亲的爱情故事,对现在的人们而言,依然有着启发意义,那就是,即使等不到也不要稀里糊涂的结婚,好好享受独身的生活,等待那个合适的人出现。 人是不是一开始是刷盘子的就一辈子是刷盘子的呢?是否可以同是去学习其他的技能呢?《风筝的飘带》就是这样一个相互激励的爱情故事,文中多次提到的风筝就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梦想! 每一则故事都有它想表达的东西,每一个读者心目中也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想进一步的了解那个年代的人们给现在的人们的启示话,这也是一本不错的文学作品!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读后感(三):生而为人,我很感激——《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书评
读完了北京文学70周年纪念的短篇小说卷《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我由衷地感慨道:生而为人,我很感激。 本书由12个短篇故事集结而成。每个故事都对人性和社会有不同角度的映照,各具特色。 第一个故事,韩少功笔下的“怒目金刚”,探讨的是善与恶的关系。邱书记是一个很能干的书记,但是有一点不好,大大咧咧,嘴上经常挂着骂人的话。这也不全是他的错,几十年的苦日子让他习惯了这些骂人的话语。但是,邱书记在一次集中会议上无意地问候了主人公玉和的母亲。这让玉和很愤怒,当场摔桌子走人。 邱书记有些后悔,希望得到玉和的理解,但是那时候玉和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后来,玉和气消了,希望请邱书记到家里坐坐吃顿饭,然后把这个坎过了。没想到,邱书记调到外县去了,玉和准备了很久的饭局就这样被意外冲淡,这让他很愤怒。玉和交代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跟这个书记把这个坎过了。孩子去外县找,才知道邱书记由于乱砍树木被拘留了,这让玉和有些窃喜,你也有今天。但是玉和本来带着报怨的心情去找书记,书记看到老熟人来了很感激,好酒好菜招待,最终玉和没能开口解决这个坎。 后来,书记升迁了,寄给玉和一张一万元的支票。刚好玉和孩子住院治疗,急需钱。但是玉和撕毁了支票,说我就算卖血都不要书记的钱。玉和真的去卖血了。孩子治疗成功,回家。但是玉和在干农活的时候坠崖,死了。 在葬礼上,玉和的尸体怒目圆睁,不愿闭眼。最终,邱书记急忙赶来,道歉,这时候一道雷劈了下来,玉和终于闭上了眼睛。这就是故事的标题“怒目金刚”的含义。 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完全的恶人,也没有彻底的善人。书记最初问候玉和父母应该是小小的恶行,在得知玉和生气后书记多次试图挽回关系,也算善了。玉和让自己的孩子去报复书记,算是恶行了,但是书记却善意的接待了玉和,也算善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和恶是孪生的,紧密相关。 另一个喜欢的故事是讲懵懂情思和恋爱自由的——王安忆先生的“雨,沙沙沙” 雯雯的妈妈为雯雯介绍了一个男生,但是雯雯不认为父母介绍对象这种行为是正确的——“爱情不是这样的”这是雯雯的原话。她曾对爱情充满了多少美丽的幻想啊,以至于认为这种有人介绍而来的恋爱很滑稽。被介绍的那位男生叹了口气,挖苦雯雯期待天边飘来白云,而白马王子乘白云而来迎娶雯雯。雯雯不为所动。 在一个阴雨天,雯雯在等最后一班公交车,在车到站的时候,雨滴滴在了雯雯脸上,这让她停下了上车的脚步。公交车司机看到雯雯犹豫了一下上车,吐槽道“发痴!”,开着车走了。 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雯雯很无奈,她试图追上车,“等等!”她喊道,车停了下来,不过停下来的不是公交车而是一辆自行车。骑着自行车的是个带着与雨披的男青年。 “我不是在叫你。”雯雯叹了口气。 “没事,坐我的车也可以。你住哪,我带你。”男青年回答道。雯雯意识到随便乘异性的车是不对的,但是最后一班公交车已经走了,没车回家了。 于是,雯雯小心翼翼的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 一路上,雨滴模糊了雯雯的双眼。灯火交错间,她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就在前座上。 “如果你下次再错过了车,也可以喊等等,一定会有人载你回家。”男青年回答道。 又是一个下雨天,雯雯喊着等等,但是没人等他,没有自行车停下来载她。 也许,那只是一场梦吧。之前那个父母介绍的男青年笑了笑,告诉雯雯那只是一个偶然。父母介绍的对象才靠谱,偶然遇到的不靠谱。 但是,那真的,是恋爱自由。雯雯这么想着,回到了现实。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这本书中,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笔风向我们展现了不同主题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人瞥见人间的美好。是啊,生而为人,何其有幸。让我们在本书中重拾对人生的最本初的爱和珍惜。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读后感(四):人生百味,苦里面透着甜,甜里面泛着酸
翻腾在这人世,请你不要问我的来处,我也不要在意你的去处。冥冥之中,你我都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无力改变一点现实中的什么,也无力在现实中留下些什么,就像风来过,有些气味飘来,但马上又无痕了,无需追踪,也无法追踪。
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张开自己的鼻翼尽情地呼吸,享受着这带着气味的空气――带着生的气息的空气。浮浮沉沉的人世,真真假假的情绪,弯弯曲曲的心事,点亮人世一盏盏心灯,偶尔滑过,而后又寂灭。
穿着影子在宇宙里行走,这是我们唯一一次有了自己的形象,通过母体的诞生,在这宇宙中以显性的方式存在。站在光明里,我有我名字,我有我情绪,因此,也我有了我表演。
上戏!为了这一刻,我已久等,或许绵长几个世纪,或许已煎熬数亿年。风萧萧的吹过,是旷如黑夜的广大,在某个灯火的明灭之处,便是人间百态的上演。我,只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正如你,也只不过是做了某人的陪衬,一生就此倏忽一过。
12篇小说,12个故事,讲述的是人们的故事,他们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都不会有姓也不会有名,甚至找不到一点他们曾活过的证据,但他们确乎活过,带着自己的血泪,带着曾经的欢愉。受戒的小和尚在芦苇花里苟合,较真的老农人死了也放不下故人一句随意的怒骂,天真的少女在自己的梦里无望地等待,痴恋的雕刻者期望人们发现他作品的价值,最忠厚的老人为了钱逃跑……种种的种种,似乎无可奈何又事出有因。试问,谁,又不是在这滚滚滚红尘苦苦挣扎?
如果没有,又何必来这人世走一遭呢?来,必定是有所希冀有所求,渴望在这人世得到圆满。因为唯有这人世,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为了梦,所以我们不得不追逐,不得不挣扎。这个梦,不知是在宇宙的旷空里积攒了多少个亿年,才凝聚成了这一个小小的心愿,以致拼命要来人世寻找一个答案。
来人世,无非是为了历劫,历我们的心结,那是靠千年亿年积攒才得来的一点点心愿。但《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我再也不能;任性,是我的禀性,但,我却再也不能。
汪曾祺,铁凝,似乎一个个都离我们远去了,韩少功,刘庆邦,似乎还活在我们的世界,但他们,终究像一个传闻,只活在片片蚂蚁般的文字中。而我,偶然地与这串串蚂蚁相遇,就算是与他们打过招呼了,再也不用介绍彼此,就这样深知。
爱在最好的年华,落红却是最悲惨的记忆,点点墨迹映开,那是一朵朵水中的莲花,芬芳在每一张书页中。所有的文字落在我眼中,那是一个个悄无声息的名字,却倔强在我的脑海中。
生无所谓生,死无所谓死,这珍贵的人间,我活亦不活,似乎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然,在这珍贵的人间,活过,就是好。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读后感(五):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感受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里的12篇短篇小说每一篇都在不同角度给予了我心灵上的冲击,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却都是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爱,是不能忘记的 “为什么他们不相互等待着那个呼唤着自己的灵魂?” 结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是相爱的两个人决心相守一生时做出的一个大决定。可世俗的眼睛在盯着我们,当我们认为自己等待的那个人还没有来到的时候,想要等待他的到来时,那些人会说,结婚不就是两个人过日子,跟谁过不是过呢?这样等下去,等到自己变成一个老姑娘了,还有那么好的本钱找一个好人家吗? 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因为这样的话选择了稀里糊涂的结了婚,过上一生她不喜爱的日子。文中的妈妈和那个人,相爱不自知,待到分离后却又不能相聚在一起,只能远远的看着彼此,多么悲情的一段爱情。好在女儿学习到了这故事背后的真理,愿意去等待,等待那个灵魂与自己契合的男人,等待一个自己真真正正想要结婚的人来结婚。
★风筝飘带 书里的素素似乎是因为下乡被这座城市伤了心,觉得这个城市在排斥着自己,在乡下的那几年带走了他许许多多有缤纷颜色的梦,只留下瘦弱的自己。 回到城市的素素仍然没有恢复到以前那种欢快幸运的状态,不是特别喜欢的工作,每天重复的生活,都让她过一天是一天,直到佳原的出现。她与佳原的相处日常成了最后素素的救赎。素素重新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幸福和目标。
★受戒 受戒里的和尚真真是自在,可以结婚、打牌、喝酒吃肉,所有出家人应当戒严的事他们全都不需在意。只需顶着和尚的皮囊去做那些可以糊口过日的活计。 庵里的每一个和尚都有自己的特色,就连最后来的明海都极会画花样,想来这也就是他们可以组成一个小团队来维持住这个小庵的小奥妙。 感觉小英子和明海的感情戏应该是早就可以看出来的,两个人本身有感情基础,且此地和尚不忌婚配。只是没想到明海刚刚受了戒,就跟小英子确定了终身。
★怒目金刚 邱书记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性格,在自己有能力、有权利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放大自己的一举一动,似乎所有人都应该照着自己这个样子才行。玉和也很简单,他是一个所谓的读书人,算是一个知书识礼之士,一个君子。在他眼中,邱书记这种嘴上没个把门的,天天把脏话挂在嘴边,没事就问候他人妈妈的行为是一种对别人的冒犯,极其无礼。 在被邱书记骂过了之后,玉和一直在求一个对自己、自己的母亲的一个道歉,可是一波三折。先是邱书记接了调令,去了别的地方上任。又是邱书记进了公安局,吃了大亏,现已落魄的不行不行。再又是邱书记平反了,重新走马上任。 纵观这其中玉和的所作所为,可以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坚守自己信念的人。自打被骂,他从头到尾求的都是一个道歉。老邱落魄,他不嘲笑,反是隔不一段时间就送点东西过去;老邱重新走马上任之后,他也不去求些什么,就还是要那个道歉。即使是在自家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接受老邱对他们的照拂,而是自己卖血救了儿子,把老邱给的补助条撕了。直到他死的时候,也一直不瞑目,等着老邱的一句道歉才肯安心的走。 看过在思考,老邱和玉和这两种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思考模式,给了他们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若是当时落魄下马的是玉和,怕是会因为这一口气拒绝老邱的梯子等补贴。是个坚毅的“狠人”。
★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 被题目吸引到了便打开这一篇。 里面这句“白天我想你墙头上爬,到黑夜我想你到没办法”我很喜欢。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白天想见爱的人,只需朝着他/她走去就可以,可是夜里连爬墙头的机会都没有。但白天和夜里应该不单是表面上时间的差别,还是有可以挖的深意的,只是用最简单的时间界限来表述,让人有最直观、清晰的了解。最后锅扣死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可能代表着:他曾经与王寡妇有过一段,那个时候想见就可以见面,可现在想见一次却只能去野坟地过一夜(仅是猜测)。 亲家里讲述了一个被迫顺从的女人,和用武力获取他想要的拥有老婆的生活,他父母的生活也是这样来的,不是因为爱情,就是简简单单的你给了钱,就可以把这个姑娘拉去你家做老婆,她不肯,就用拳头说话,整治整治就好了。那样的生活真可怕。愣二疯了里的愣二疯的也快也奇怪,好的也快亦奇怪。嘴里总嘟囔着杀人。愣二妈操心的是儿子真杀了人就完了,后回来的爹操心的也只是麻黄素,贫苦人家的悲哀。
名家笔下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让人感受最纯真,最真实也最宝贵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