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人在病房里全程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直播,听完总书记的报告,热血沸腾,备受鼓舞。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使命在肩,初心不忘,即使病卧在床,也不忘过组织生活;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一生致力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奋斗终身、无怨无悔,把880多万元积蓄捐给教育事业……这是位普通老人,这又是位不平凡的老人,他就是被称为“布衣院士”的“时代楷模”——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
他信仰坚定,初心不忘。出生中产,生活宽裕的卢永根亲历了国土的沦丧、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在迷茫中找到了人生方向,他放弃香港、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从事艰苦繁重的科研工作,接手老师未完成的研究并继续传承……岁月无法磨灭他的初心。“虽然我现在疾病缠身,无法自由地行走,但是,我的意识是清醒的,我的牵挂是不变的,我的信仰是坚定的!”
他志向坚定,科教报国。众所周知野生稻的收集十分困难,要么在山区,要么在荒芜的沼泽地,但卢永根从不放弃。70多岁高龄的他带队到广东佛冈一座荒山的山顶采集野生稻,爬到半山腰已经体力不支,但他仍然坚持要上山。“这片野生稻太好了,我们没白爬上来!”卢永根气喘吁吁但开心得像个孩子。直到生病住院之前,这位平凡又伟大的老人都没有脱离科研一线。
他一生恭俭,无私奉献,走进老人的家,仿佛回到上世纪。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台灯是几十年前的款式,收音机坏了修了再修……就是这样一位如此清贫的老人,在一个平凡的午后把毕生的积蓄整整880.9446万元全部捐出,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没有留给唯一的女儿,这些壮举,人们说“捐”,可卢永根总说是“还”——“党培养了我,这是做最后的贡献”。
这位老人一生坚守赤诚报国的信仰,淡泊名利,以“布衣院士”的形象,印证着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的初心。我们要在卢永根精神的感召下,立足本职岗位,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用科学报国的情怀,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