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禅趣》是一本由熊逸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裸背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辨的禅趣》精选点评:
●姑且读之。
●通俗易懂的了解了熊逸说的佛 感觉人人可成佛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亦是如此
●非常强的底蕴与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边界清晰
●没有盲目崇拜,用剖析和思辨的方法,诙谐的口气来解读玄妙的禅宗,读起来好有趣味。
●能理性的剖析禅宗的思想脉络,又能不失“温情”的表述、不指责,以佛家的标准,好熊的文章很“中道”
●简单又有生趣 一刀现见地 推荐
●好玩,有趣,值得再读。
●理清很多概念关系
●比较易懂,指出了很多禅学所存在的问题。且当做从逻辑、考证和文化角度的解读,有点意思、有点启发。
●之前觉得佛教那些是不可信的,因为它是假的,而在读过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对坛经的解读,你会知道你平时看到的迷信或其他只是佛教在人们历史洪流演变的结果,真正佛学中的思辨是厉害而有趣的。
《思辨的禅趣》读后感(一):我的推荐很靠谱!推荐指数5颗星
还是推荐一些干货书籍吧,呵呵哒 1、《世界为何存在》逻辑思维推荐的,哲学入门通俗有趣的读物,推荐! 2、《系统的哲学》,关于系统论的书籍,通俗有趣,推荐! 3、《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关于管理类的书籍,通俗有趣有料,推荐! 4、《一课经济学》关于经济类的书籍,通俗有趣有料,推荐! 暂时能想到这些,以后更多的再推荐吧!
《思辨的禅趣》读后感(二):看到评论 吓的我都不敢评论了
看到评论 吓的我都不敢评论了,原因只有一个,因为逻辑思维出的书籍,不能说不好吧,也许因为罗胖的缘故,也许因为粉丝太多了,勿喷,更或者 根本都没有人看到我说的这些。
从逻辑思维里面买了不少的书籍,发觉有一个特点:难懂 高深 浅显 易懂, 但其实都有一个核心: 没什么营养;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可能是我没有多少体会吧,做节目不错,但书确实是又贵又很奇葩,还是诱发着大家的好奇心,明明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或者根本都不时通俗易懂,需要很厚的积淀才行。
还是书中经常说的那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思辨的禅趣》读后感(三):思辨的禅趣
仪式化的偶像崇拜自有深层的心理根源,一厢情愿的消灾祈福至少也算是寻求有效的人生慰藉的一种手段。正是靠着这些不自觉的“愚昧”和“非理性”,人们才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还不算那么艰难地存续了下来。所以,为什么用科学、理性来反对所谓封建迷信的行为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过大于功,是因为千百万年来根深蒂固而又错综复杂的自发秩序大大超越了我们理性的能力,而且,虽然这种自发秩序往往得不到理性的评价,而它对人类生活的诸多益处也常常是理性在短时间内所无法察觉的。
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的狂潮。追求真理还是迎合大众,这两者之间很难取得一个妥善的平衡。
学术和大众永远是一对天敌。大众需要斩钉截铁的结论,不需要审慎的论证过程;需要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需要那些虽然真实却不为人所喜的东西;渴望速成的捷径,不喜欢下功夫、花力气;喜欢简单接受,不喜欢深入思考。
从心理而言,人们需要的精神食粮往往既不是深刻的,也不是浅薄的——深刻了就容易曲高和寡,浅薄了就容易遭人鄙夷,最合适的东西是貌似深刻而实则浅薄的,坐在地铁里看不会怕被周围人笑话,拿回家里也不会被束之高阁。
《思辨的禅趣》读后感(四):片段之悟
熊老师的这本书,讲了六祖慧能从得衣钵,传经,解答,传宗到圆寂的故事,其中关于佛理的观点,比如印度龙军大师在《弥兰陀王问经》里讨论轮回,轮回就像有一只燃烧的蜡烛,你拿着这只燃烧的蜡烛去点一支新的蜡烛,你会看到火从这支传到那支上,轮回的主体就像这个火一样,你既不能说新蜡烛上的火就是原来那支蜡烛上的火,也不能说这两支蜡烛上的火毫无关系。
书中多次提及,顿悟成佛,那么就记录一下自己在一瞬间有所感悟的片段吧。
(一) 遇苦不避,当解之
达摩老祖提到的法门大致可以确立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是指壁观,两个基本点是理入和行入,行入又分为四项,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
其中,报怨行,是要人做到“逢苦不忧”。
为什么这么讲呢,一是因为过去遇到的苦难,你不解决,之后可能再三遇到,但是你不忧愁地在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就解决了,那么之后的人生岂不是畅快多了。而是人生本就是苦海,你过去造了业,现在就要受报应,这是躲不开的,坦然地接受报应就相当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负责人的人是不应该有所报怨的。
所以啊,逢苦当乐,苦乃往复,此苦若解,则再遇不忧;此苦若苦,乃前业所致,君当担之。
(二) 安于当下
书中提到的一个答问,鸭子飞往,可若是安于当下,何曾来飞去也,当下是无鸭也。
慧能禅法关注的是“当下”,再具体说,就是“当下这一刻”,吃喝拉撒、行住坐卧,以率直的直心度过每一个“当下”,这就是禅,这就是修行,这就是佛心,这就是佛国净土。
(三) 所谓自由
对于一般人而言,机械化的刻板行为是最让人踏实的——比如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每天的晨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自由是最让人无所适从的。这种无所适从感常常会让人产生对自由的恐惧。
(四) 三无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相,就是接触周围的事物却不执着于这些事物;所谓无念,就是既有各种心念生起却不执着于这些心念;所谓无往,是说人本来的心念就是迁流不息的。
(五)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六) 宽以待人
真心修道的人并不责备世人的愚昧,如果专注别人的过错,自己的过错就比人家还大,别人犯了错你不要去责怪,如果你责怪人家那你就也有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