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之城》是一部由布拉德·福尔曼执导,约翰尼·德普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洛克蒙·邓巴主演的一部传记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谎言之城》精选点评:
●来回卧底,“有内奸!交易取消…”,尔虞我诈的黑白两道,所以说,好多国人向往美国自由的生活,你去看看,晚上八九点钟还能让你在打击人上瞎溜达?枪支合法,种族问题严重…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又是洛圣都核平的一天
●你不能煞有介事地重复一个过于明显的事实
●还以为会是2pac的死亡调查事件,兴冲冲抛开了其他 司法腐败 种族歧视 帮派 沉闷零碎,容易走神
●6 从一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暗示最终boss使得本片毫无节奏,而基于未解的真实事件更像是在隔靴搔痒。
●这片子不满分哪部满分????
●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故事讲成这样感觉略显遗憾;也许是要写实吧,总之感觉讲述方式和节奏都有很大问题,人物也不鲜明。
●故事聚焦2PAC和BIG的枪杀案,开头悬念不错,但很快就能猜出导演的路数。然而作为最大看点的德普和惠特克在本片里的表现却都很一般,特别是德普从头到尾紧缩双眉,是不是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样普通人了?不过好消息是貌似他现在已经能记住台词了?
●白警杀黑警,官官相卫,最后一排的保留座位,众叛亲离的破案执着,即便离职亦要死于调查室,洛城小警之Moby Dick;法律制约着人的恶德本性,但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一样,皆由人组成;Biggie亲妈出演自己向Russell Poole致敬,有点感动;虽然信息量远不及温吞水的《Unsolved》,但整体质量要高很多,至少Biggie的原声收录不少
●还是种族歧视、官僚相互等问题,拉塞尔一步一步被现实和同僚冲垮,这场deep演的挺稳的,可惜故事拍的有点零碎和混乱。
《谎言之城》观后感(一):《谎言之城》美国人自揭黑幕
《谎言之城》观后感(二):美国人不喜欢这样的故事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沉痛的控诉,以及顽强的坚持。美国人不喜欢这样的故事。他们肯定喜欢漫威,喜欢阿甘,有一些喜欢《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因为所有的电影都有一个好结局,积极向上的结局,一个确凿的定论。但这部电影没有,它不负责产出这种东西,相反,它产出了大部分电影不具备的东西。
洛杉矶警察局,洛杉矶政府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揭露了太多的黑暗,在中国这样的电影是无法上映的,甚至不会被拍出来。
该片在美国的上映也是历经波折,此前一再撤档,无限期撤档,甚至还临时换了投资公司。演员在片场也出现了无尽的问题,约翰尼·德普被爆殴打工作人员,当时他经历离婚风波的高峰,和撤档大概也有关系。上映之后反响平平,但是德普仍然贡献了很好的演技。
这注定是一部没有人看的电影,德普在中国观众心里早已过气,在美国观众的心里地位会更加不堪。电影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这部电影本身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希望德普能够奉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谎言之城》观后感(三):谎言之城
这片是真实事件改编的。
以一个报社记者去探究20年前Notorious B.I.G的死因而展开,通过强尼·德普饰演的洛杉矶警探拉塞尔的回忆将当年真实事件再现,挺精彩的。
otorious B.I.G是hip-hop的传奇人物, 他和另一位传奇人物2Pac当年先后遭遇枪杀的事件,相信每一个了解点hip-hop的乐迷都知道。
推荐部《匪帮说唱传奇》,这片就是关于Notorious B.I.G的传记电影。
我们都应该明白真相可能是很难100%清楚的,而对于真相探究的过程是唯一可以无限接近真相的方式。
所以探案电影展示整个探究的过程就行了,结果和答案并不重要,再说案件到现在也没有破案的结局。
过程中展现出的警察局的状态这才是重点,而揭露出的各种问题,比如警察的黑暗、种族问题的繁烦复杂这才是这部片的价值。
电影借报社老板的口说出 “不要感情用事,不带偏见的阐述事实,这是新闻报导的二个要点。”
记者去探究一个事件的真相是个非常好的电影拍摄框架,比如那部自己超级喜欢的描述华丽摇滚时代的《纸醉金迷》。
这片的导演是布拉德·福尔曼,他以前的那部《林肯律师》也值得推荐,可以说他是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
《谎言之城》观后感(四):高考结束一周年祭
想了很久,离看过这部影片也过去了半年,但我决定补一个评价。当时看的时候在发烧,不严重但很难受,因为喜欢德普还是熬夜看完了全篇。看完之后就可以很坦然的说,这不是个优秀的片子,推迟上映的原因也很明显,质量不佳,但我没想到过了这么久都忘不了。
这个故事,拉塞尔的人生,就像一场大病,一病就是几十年,不至于病死,却持续折磨着他,这个病,就是真相。拉塞尔正义,职业,可他得的是心病,也许一开始寻找真相是为了正义云云,到最后就是为了拯救自己,拯救自己稀烂的人生。他没能成功,因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没有奇迹。我们像杰克一样,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探求拉塞尔的故事,看到的却只是一个生不如死的行尸走肉,用寻找真相麻痹自己,骗自己这破碎的人生还有意义。他也知道,在体制面前自己就是个小丑,可他除了坚持还剩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从去年六月八号高考结束开始,断断续续的生病,发烧,我不知道为什么,还去验了血,并无异样。其实我也许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无法接受自己高考失利的事实。同学们去了优秀的学校,而我只能呆在一个差学校,仿佛人生已经彻底失败,没了希望,没了梦想。没错,这就像一场大病,心病,折磨着我,我知道不该再自顾自怜,可我停不下来,停不下自卑和自悲。
当我看完这个片子,我突然明白了,我和拉塞尔一样,在为一个不可能再改变的事实持续投入情感。可这都换来了什么?无尽的疲惫,压力,难过,最终心病变成了疾病。
拉塞尔最后死了。我呢?我的人生也结束了吗?还不到时候吧?我承认我是个脆弱的人,但我还不至于一直萎靡。可以说这个电影让我警醒,提醒我该往前看了。拉塞尔用他的死,点醒了我。这也许就是电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吧。微不足道却举足轻重。
从那之后,我觉得接受自己的学校,接受自己的同学,结束自己,并且想办法用其他方式改变自己的人生。我尽力吧。
现在高考过去整一年了,从昨天开始高中同学们晒出照片,庆祝,回忆。我没说话。今天有个大学同学说:庆祝不用学数学一周年!我笑了,点了个赞。我早该笑的,我凭什么没别人活的开心?
要睡了,我觉得应该把想的写下来。无论如何我可以说,我的病痊愈了,可以向前走了。感谢德普完美的表演,要是没有他的表演,这个片子一无是处。谢谢你,拉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