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迁徙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9-01 19: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迁徙读后感1000字

  《迁徙》是一本由[英] 麦克·昂温 /著 /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绘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迁徙》读后感(一):《迁徙》:给孩子一生命之美的教育

  

如果您有孩子,一定要送ta一本《迁徙》。因为这部绘本实在是太美了。

座头鲸妈妈带着宝宝嬉戏

成群结伴渡过大河的北美驯鹿:

在迁徙途中翩翩起舞的美洲鹤:

就连蝙蝠,也让人头一次觉得,们还挺美:

(ps,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发黑,且因为是小镜头展现不出原书的壮观!)

美,是读这本书最直观感受动物因迁徙聚集在一起,构成一种宏大的、极具秩序之美。

文字,又与图片的美十分和谐。文字的美感故事性兼具(也要夸一下译者翻译得好!),一起来看看座头鲸这段小故事吧:

书中一共讲了20种动物迁徙的场景:座头鲸、帝企鹅、北美驯鹿、北极燕欧、帝王蝶、美洲鹤、燕、黄蜻、皮尔彻德漂泊天翁、圣诞红蟹、红喉北蜂鸟、斑头雁、大白鲨、非洲象、太平鱼、鱼鹰、蓝角马、黄毛果蝠、绿海龟

每一种动物都距离我们很远,但在这本书中,却能真切感受到这些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

正应了那句话,同呼吸共命运地球不止是人类的家,更是这世上无数种动植物们的家园,所有的善行,都是在让地球,让这些美丽的动物们生存时间更久的举动

对于家长来说,用很多精力教育孩子什么是美,如何尊重生命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孩子们不懂为什么小蚂蚁、小蜘蛛不能被踩死或者烧死;但是,这又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问题,展示物美一面,让孩子产生美的感受,从而让他们惜、保护这种美的情感也许就这么一瞬,孩子便懂得了什么是生命之美。

让孩子自己领悟美,可比千方百计向孩子灌输美更重要。这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

  《迁徙》读后感(二):至死方休的动物大迁徙,背后是生命的顽强不息

  

每年六月至九月,许多游客会从世界各地赶往非洲的马赛马拉,等待亲眼目睹人生必须见证的50个景观”之一——天国之渡。那里是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的第一观景点,《动物世界》的很多经典头都拍摄于此。

所谓“天国之渡”,是指由150余万只角马、30余万只斑马、20余万只瞪羚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非洲食草野生动物组成大军,在这里渡过马拉河。暴涨的河水陡峭河岸、潜伏在水中的尼罗鳄和岸上穷追不舍狮子猎豹,这一切让渡河变得无比困难,如果哪只动物差一点运气就只能丢了性命

第一只角马在反复试探后跃入河水,动物大军便跟随着倾泻而下。混乱的场面中,有些慌不择路的角马会被推挤下来,直接摔死在岸边。水中鳄鱼们此起彼伏地发起攻击,激荡起的浪花裹挟着鲜血。几个小时后,混乱平息,河道尸横遍野。

动物世界的狂野,让人不禁对生命肃然起敬。实际上,非洲大迁徙不只发生在夏季,而是全年无休。食草动物大军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草原,周而复始,追随着雨季时间表,逐水草而居。在这个顺时针的闭环旅途中,它们努力挺过恶劣天气、逃脱肉食动物的捕捉,完成寻找食物和繁衍的重任。一路上,有新的生命诞生、有生命在旅途终止,一切至死方休。

就像《迁徙:不可思议的动物之旅》中所说,“这听上去可能是一段筋疲力尽的旅程,但是,如果留在原地,它们就无法生存”。在这个地球上,许多动物也同时在进行着这样的旅行。鸟儿在天上飞,大象在陆地上跋涉,海龟在海里游...动物们都在奋力越过高山、沙漠和海洋。

这本书被英国《卫报》评为2018年最佳童书,入选《出版者周刊》2019年度榜单,获得2019年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并入围2019年德国文学奖,以及美国插画家协会2019年原创艺术展。

两位作者可谓强强联合。麦克·昂温常年为BBC野生动物栏目撰稿,并出版了30余部关于野生动物的书籍,曾被评为“英国年度旅行作家”。他用简洁、准确又富有诗意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了20种动物惊心动魄的迁徙故事,比如座头鲸、帝企、北美驯鹿、信天翁、非洲象、绿海龟等等。每段迁徙故事结束之后,还附带了一段这个动物的相关知识,来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

书中精美的全景插图是由珍妮·德斯蒙德绘制。她是《纽约时报》2016年度最佳插图童书奖得主。珍妮用画笔真实地还原了动物们迁徙的场景,从南极到北极,从墨西哥的高山森林到非洲大草原,让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地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书的最后,还附上了动物们的迁徙地图,直观地再现了动物们旅行的足迹。

在《迁徙》一书中,我们了解到帝王蝶和黄蜻需要历经四代生命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往返迁徙;北极燕鸥每年要在北极与南极之间往返,一生中飞过的路途相当于往返地球与月球三次;年轻的漂泊信天翁以狂风和巨浪为家,飞行十年不曾落地,直到它准备开始孕育下一代,才会重回自己出生的地方;每年五月,沙丁鱼大迁徙开始,没人知道有多少沙丁鱼能完成旅程,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返回,但次年五月,迁徙会在老地方再次发生...

当大迁徙的序幕拉开,残酷地杀戮也会随之而来。一只角马、一条沙丁鱼的生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但在无尽头的生死循环之中,生命却又显得如此伟大、顽强不息。

  《迁徙》读后感(三):万物皆有灵,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物迁徙

  

前两年的某个春天,我有幸到春蚕逐渐长大,抽丝结茧的过程。以前对蚕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待亲眼见过它们的生命旅程,才确实被震撼到。

蚕天生知道自己的使命,无需谁指导它该如何做。一代代的春蚕,兢兢业业重复着相同的命运,给自己存活过的世界留下珍贵的蚕丝。

自然孕育出的生命,如此高贵与神奇。而整个大自然,又充满神秘与令人敬畏的力量。

不止是春蚕,自然界还有很多物种,天生遵循着某种生命轨迹。像帝王蝶、沙丁鱼、北极燕鸥、帝企鹅、大鲨、角马等。

帝王蝶每年从美国迁徙到墨西哥的森林中过冬,在森林中铺下一张张五彩斑斓的毯子。等春天到来,它们开始了归程。它们一路飞行一路产卵一路死去,第四代帝王蝶才会飞回它们夏天的家。

至今科学家们还无法理解帝王蝶是如何找到飞往森林的路的,因为要四代帝王蝶才能完成往返。它们并没有曾飞过如此遥远旅程的向导来带领。

喜欢冷水的沙丁鱼在每年的五月,会追逐冷流而进行迁徙。它们一路上被鲨鱼吞食,被海鸟捞起。鱼群被多次冲散,再次集合。没有人看到过它们返回,只知道来年,迁徙会再次发生。

北极燕鸥在北极太阳永不落下的夏天时,二十四小时捕食喂养宝宝。当冬天北极处于黑暗中,燕鸥向南极迁徙。此时南极的夏天永远白昼,它又可以二十四小时捕食了。这只小鸟因为生存需要,进行着人类不借助于工具,都无法完成的旅程。

事实上,人类不借助于科技与工具,会弱于大多数的生物。

英国旅行家兼作家麦克·昂温在《迁徙》这本书中,讲述了二十多种生物充满生机与危机四伏的迁徙之旅。它们有的是顺应季节变换,去寻找充足的食物和水源,适合种族生存并繁衍。有的是至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破解的原因,在固定季节固定路线进行大规模的种族迁徙。

迁徙评价人数不足[英] 麦克·昂温 /著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绘 / 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它们或行走或飞翔或游动所完成的里程,让人类也叹为观止。例如座头鲸在太平洋和南极之间遨游25000公里、北极燕鸥一生中飞行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三次的距离、黄蜻能飞行完成所有昆虫中距离最长的10000公里的旅程,等等。

它们越过高山、湖泊、河流、荒漠和陆地,奔赴目的地。迁徙的旅途,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恶劣的天气、天敌的追捕、风化的自然环境。甚至还有,人类无知与贪婪的行为。

但是,不管将会遭受什么,迁徙之旅从未中断过,已经成为这些伟大的生物种族中必不可少的富有仪式感的习性之一,它们明白将要进行的旅程并为之欢庆。

例如,在回到繁殖地前必须先举行一场“天鹅湖”舞蹈的美洲鹤,此时一对对雄鹤与雌鹤翩翩起舞,以表达亲密之情,并表示即将开始迁徙之旅。在无尽苍穹下,大规模的舞蹈蔚为壮观。

还有信天翁,在前十几年从不落地,一直在大海上绕圈飞行寻找食物,它落地的时候,就是准备寻找配偶的时候。此时,它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找到伴侣后开始繁衍。读到这里是不是想起《阿飞正传》里讲的一生中从不落地一直在天上飞累了就睡在风里的那种鸟,一辈子落地一次就是死的时候。还真的是有原型。

阅读《迁徙》这本书,让人时时惊叹生命之坚韧、宇宙之恢宏、自然之神秘。令人心潮澎湃至心生敬畏。掩卷深思,为有幸成为宇宙中的一分子而自豪,更为人类在这些生物面前的渺小而羞愧。

这个星球上所有生物具有同样的生命尊严,都是自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造物主平等爱之。任何一种生物都没有资格凌驾于万物之上,更不尊贵于其他。整个生物链是一个共同体,万物理应遵守自然的规律,共同维护这个脆弱且柔韧的家园。

  《迁徙》读后感(四):迁徙:如果留在原地,我们将无法生存

  

纪录片《迁徙的鸟》中,有一个动人的片段:一只灰雁被困在了渔网中,飞不起来。一个小男孩儿帮它打开缠绕的网后,它急急忙忙张开翅膀、跌跌撞撞地飞向了天空,追赶着自己的伙伴。接下来,它们将展开不知疲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开展着九死一生的迁徙之旅。

鸟的迁徙是最为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雅克·贝汉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说到:“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

其实,大自然中,不仅有鸟类,还有其他很多动物都存在迁徙行为。在迁徙中,它们面临着许多来自大自然的危险,有恶劣的天气,有饥饿的捕食者,还有人类贪欲的窥视。

《迁徙:不可思议的动物之旅》一书中,通过精美的画作、简单的名字、震撼的迁徙路线,向我们展开了20种动物的迁徙画卷,在每一种动物身上,你都可以找到面对艰难的勇气、抵御风险的团结和至亲至诚的温情。

动物不懂言语、不会矫饰,但他们却用刻在基因里的行为告诉我们:活着,才是一切的开始。所以即使前途漫漫,我们也要勇敢前行。

让我们来看看《迁徙:不可思议的动物之旅》书里不可思议的动物们吧。

01.旅行中的舞者——美洲鹤

美洲鹤是一种高大并极为珍稀的鸟类,平均高1.5米,是北美洲最高的飞行鸟类。它还很稀有,因为在1942年,仅存23只,其中还有两只在动物园里。由于老鸟的缺乏,小鸟们的迁徙变得异常困难。

为了带从未迁徙过的小美洲鹤迁徙,美国尼西达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特殊就冒充过老鸟,获取小鸟的信任,用一架超轻型飞机带着它们前往目的地,让小鸟获得迁徙路线,因为它们每年都会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繁殖地与南部的越冬地之间迁徙。

经过环保人士的努力保护,如今,大约有400只野生美洲鹤了。

02.科学未解之谜——帝王蝶大迁徙

入秋,帝王蝶们从美国和加拿大开始了一段宏伟的迁徙,它们要到墨西哥的一个温暖的森林里,以避免被即将到来的寒冬冻死,最长的飞行将超过5000公里。

它们在迁徙的过程中,始终紧紧挤在一起,相互取暖、节省能量。在路途中,没有哪只蝴蝶能够单独完成如此漫长的往返迁徙,这需要四代帝王蝶,它们生命的开始和结束都将在这场迁徙中度过。

神奇的是,科学家们至今都还没有明白,它们是如何找到那个隐秘森林的路的。

03.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家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家燕,它们以昆虫为食,在农田周围生活,用泥土在老房子中筑巢。

到了秋天,家燕会开始它的迁徙,它们需要飞越大海、高山和广袤的沙漠,等待它们的将会是猛烈的风暴和凶猛的捕食者,不是每一只燕子都能安全到达迁徙地。

可是它们要什么要踏上如此凶险的旅程?为了他们的雏燕,因为温暖的南方才有昆虫,才有雏燕的食物。为了后代生命的延续,不管多么困难,它们都义无反顾。

04.九死一生仍不悔——皮尔彻德鱼

南非著名的“沙丁鱼大迁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迁徙之一,鱼群可以绵延数十公里长。尽管被称为“沙丁鱼大迁徙”,实际上是皮尔彻德鱼。它们无法忍受20摄氏度以上的水温,所以它们会随着寒冷洋流迁徙。

因为鱼群巨大,它们也常常遭受鲣鸟,海豚,海豹,鲨鱼,布氏鲸等等的攻击,大鱼群被大散称为小鱼群,小鱼群又越来越小。没有人知道它们到底有没有成功到达过目的地,也没有知道它们是否返回。

九死一生的不悔,悲壮动容。

《迁徙:不可思议的动物之旅》中,给出了一幅迁徙地图,你可以看到有些动物的迁徙路线横跨大洋,有的则是从南极到北极。我在翻阅的时候,惊诧于一只小小的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竟然能一直在天上飞10个月,从不睡觉;感动于那头第一次迁徙的小象,它紧跟着妈妈,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在一头年老的大象带领下找到新的水源,冲进水里打滚撒欢;佩服那只出生就开始游历四方,但是会不远万里回到字出身地产卵的绿海龟。

诚如书里所讲,今天,动物迁徙中最大的危险已经不是恶劣的天气和饥饿的捕食者了,而是人类。非洲牧场的围栏挡住了羚羊的迁徙,鲸鱼和其他海洋生物被渔网困住,猎人捕捉数百万只迁徙的燕雀。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要保护动物们。了解他们迁徙的不易,才能体会他们生存的不易。推荐这本书给每个有爱的人。

  《迁徙》读后感(五):有一种跨越千山万水的执着叫迁徙

和还在乡下过暑假的小朋友视频聊天,她无比欣喜地告诉我:

“妈妈,我今天看到大雁啦!它们排成队在天上飞!”“是吗?它们可能是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对呀,还有燕子也飞走了!不过明年还会回来的!”

不愧是《动物世界》的小粉丝,说起动物的话题头头是道。最近刚好读完一本关于动物迁徙的精美绘本——《迁徙:不可思议的动物之旅》(以下简称《迁徙》),等小朋友回来了再给她看,想必一定会爱不释手。

《迁徙》的作者麦克·昂温是一名自由作家、编辑和插图画家。他经常在世界各地奔走,寻找野生动物。2000年,麦克·昂温被BBC评为“年度自然旅行作家”,2013年,他又被英国旅行作家协会评选为“英国年度旅行作家”。在书中,麦克·昂温用诗意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再现了20种动物惊心动魄的迁徙旅程。

01.大气生动的画面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为《迁徙》绘制插画的珍妮·德斯蒙德是一名艺术家、插画家、新锐儿童图画书创作者,曾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图童书奖。

可以说,如果仅有麦克·昂温的文字,《迁徙》是单薄的,平面的,缺乏生气的。有了珍妮·德斯蒙德的插画,《迁徙》才变得厚重、立体起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珍妮·德斯蒙德擅于用颜料、墨水、蜡笔和拼贴手法进行创作,再用电脑扫描和编辑,这样的绘画手法让画面生动形象,大气磅礴,富于变化,带给人身临其境的体验。

比如,在《冰上行进》一文中,珍妮·德斯蒙德用大片大片的淡绿色打底,以寥寥数笔勾勒起伏的冰山轮廓,再以细腻的笔触真实描摹出一列蜿蜒蛇形的帝企鹅队伍在冰天雪地里朝着一个方向前行,它们有的蹒跚迈步,有的趴地滑行,有的似乎精气十足,有的则已疲惫不堪。结合麦克·昂温的文字,我们可以得知,冬天将至,帝企鹅们已经离开大海,开始向繁殖地迁徙。这是一段将近100公里的旅程,为了休息一下疲惫的双脚,有的企鹅会趴在冰面上,靠肚子滑行。

文字与画面相得益彰,让人仿佛置身其间,能真切感受到动物迁徙旅程的艰辛与不易。

02.不可思议的动物迁徙之旅让人大开眼界

在《迁徙》中,麦克·昂温介绍了座头鲸、帝王蝶、大白鲨、北极燕鸥、美洲鹤、非洲象等20种动物的迁徙之旅,每一种动物的迁徙都是一部史诗级的精彩故事。

先说几个“世界之最”的例子吧。座头鲸每年从太平洋游到南极寻找食物,迁徙的行程可能超过25000公里,这是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游得最远(注意:是“游”)的距离。而北极燕鸥为了温暖和食物,每年要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长达77000公里,是所有动物迁徙中距离最长的。在昆虫中,迁徙距离最长的则是黄蜻,从印度一路飞到非洲东部,再到春天飞回印度,黄蜻必须历经四代,才能完成这趟往返超过10000公里的旅程。

还有一些让科学家至今不解的动物迁徙之谜。南非著名的“沙丁鱼大迁移”,每年都会组成巨大的鱼群从南非开普角向莫桑比克温暖的印度洋海域移动,途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捕食者进攻,科学家们不知道有多少沙丁鱼完成了它们的迁徙之旅,也不知道它们在哪里结束这段旅程,更没有人看到过它们返回。但是,来年的五月,神奇的沙丁鱼大迁移会再次发生。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动物迁徙故事当属漂泊信天翁。鸟如其名,漂泊信天翁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漂泊。自从离开它出生的岩石小岛,漂泊信天翁就开始了长达10年的飞行之旅。与其他鸟类不同,它不是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而是不停地在大海上绕圈飞行,寻找食物,一年中要飞行超过100000公里,在这期间,它一次都不曾落地!直到十多年后准备繁殖后代,漂泊信天翁才会回到出生的小岛筑巢育雏。真是一种惊人的飞鸟!

03.年复一年的执着精神感人至深

虽说动物的迁徙行为可以说是出于一种本能,但是在这种本能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中每一种生命为了生存繁衍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它们这种年复一年的执着、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决不放弃的信念,不得不让我们灵长类高级动物——人类感到由衷钦佩。

迁徙的旅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要跨越高山、穿越沙漠、克服严寒和饥渴,还要随时提防捕食者的出现。必要的时候,还要带着铁定丧命的勇气出发。比如从大海中逆流而上,溯回至河流上游的太平洋鲑鱼,即便幸运地躲过了棕熊、秃鹫的猎食,也要注定在产卵后死去。为了子孙后代生命的延续,它们选择义无反顾奔赴死亡。

其实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如此。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一往无前。打怪升级的路上,难免磕磕绊绊,只要抱定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信念,人生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在《迁徙》的最后,作者告诉我们,如今迁徙中的动物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我们人类。牧场的围挡、渔网的围困、猎人的围捕,以及被砍伐的森林、被污染的海洋、被抽干的湿地,都对动物的迁徙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真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迁徙》,在《迁徙》的文字和画面中感受到众生皆可敬的震撼。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为了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尽情舞蹈,请珍爱生命,敬畏自然,呵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迁徙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