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周四(18日)召开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对策总部会议,决定自今天(19日)起全面解除跨都道府县旅行禁令。
安倍晋三周四晚上发表全国讲话时说:“我希望人民到国内各地观光旅游,并继续遵照社交距离措施。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社交和经济活动。”
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规定出席音乐会等大型活动的人数上限将放宽至1000人,职业体育赛事则获准在无观众的情况下举行。
同时,针对在新冠疫情扩大后实施的外国人入境限制措施,有条件允许疫情已经稳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商务人员等入境。允许入境的条件包括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供来日本前核酸检测呈阴性的证明、入境时需再次接受检测以及需将智能手机等的位置信息保存两周等。
日本至今累计确诊病例近1.8万例,累计死亡935人。5月下旬至今,日本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保持在50人以内。就在日本政府18日召开会议前,官方公布的当天新增确诊病例有46例,属于近一个月来每天新增人数较多的一天。
日本政府为何在每天确诊病毒还有几十例的情况下,宣布全国取消国内旅行禁令,并有条件放宽疫情稳定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入境管制呢?我想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日本疫情确实得到了有效控制,由每天新增最高上千人,下降到了每天新增确诊病例50人以下,并且较长时间保持在每天50人以下。
第二,日本人有较高的素质,比较服从政府的防疫指导,而且日本有强大的疾控系统和完善医疗救治机构,一方面所有新增病例都能及时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并立即实施隔离措施,有效阻断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另一方面,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较好的医疗救治,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第三,绝大多数日本人对等这个病毒的态度,跟中国绝大多数民众截然不同,他们并不认为这个病毒有多么可怕,只要能控制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就不应当让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付出太大的代价。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被中国绝大多数民众嘲讽为由于他们极端贫困落后,政府不顾人民死活,因此无奈只好放纵疫情蔓延,实施所谓群体免疫。
在以上三大原因中,最关键的又是第三个原因。如果不是绝大多数民众与政府在防疫策略上达成了共识,很难想象靠争取多数民众支持才能有效施政的这些走邪恶的国家和地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首脑们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中国人看来疫情还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重启经济。
当然,重启经济导致疫情反弹的风险也是存在的。最典型的是美国,虽然前期重灾区纽约市和纽约州,在重启经济后疫情并没有明显反弹,但美国一些前期疫情并不严重的州、市,在重启经济后最近几天疫情明显上升。即使如此,美国社会大多数人支持只要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形,就不应当收紧已经放松的防疫措施。
在经历最初因为对这个病毒的不了解而恐慌之后,我一直认为到底是哪种防疫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健康更有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
我甚至想,即使不考虑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单纯就不同防疫措施带来的死亡率而言,像关掉其他所有疾病的医疗救治,用来全力对付这个病毒的做法,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全社会的死亡率,还真需要严谨的研究,而不是像绝大多数国人同胞习惯性凭感觉下结论。
是欧美和日本这些国家的民众无知无畏,不知死活?或者是他们的政府官员不顾民众死活一意孤行?又或是这些国家极端贫穷落后,没有能力学习中国、朝鲜这样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估计绝大多数国人同胞认为三者兼而有之,而我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才是适合这些走邪路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防疫方式。
普通人在嘲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防疫措施时,一定要注意珍惜自己眼前的这份工作,哪怕是老板给你降薪也千万别主动辞职;万一丢了工作,也一定不要停止正能量的歌唱,毕竟我们身后有强大的国家做坚强后盾——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