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听话和不听话之间,我往往更倾向于喜欢不那么听话的孩子
日期:2020-06-05 13:32:59 作者:我还在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在听话和不听话之间,我往往更倾向于喜欢不那么听话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淘气了。淘气到父母们以前用“熊孩子”来称呼自己宝宝,到后来“神兽”也成了高消耗、高破坏力孩子的代名词,每到那些“捣蛋”“不听指挥”的小生命, 我却愤怒不起来,也并不觉得讨厌。只是有种淡淡的隐忧:父母不懂孩子的成长逻辑,如何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一代人自然不同一代人,就像我们的童年必定不同于父辈的童年,孩子的童年也自然不同于我们的童年。我们自认为那么老实听话,在父母眼里也还算不得乖孩子;我们的孩子也觉得自己不错,依然被我们判为“孩子”,这逻辑不是惊人类似吗?

  也就是说,只要有家长和孩子,只要存在养育和被养育,教育和被教育,孩子就总是不好管、不服管的淘气鬼,永远不会淡定从容,也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表示100%满意

  在很多教育学书籍当中,都很明确地指明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在一个生命婴儿阶段到成人的十几年当中,他们要用自己的身体灵,充满好奇地去探索实践体验获得世界认识,进而获得与生命对等的成长。

  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很多行为不会受逻辑限制,也不会依世俗传统。孩子的世界无边无际,也无所顾忌。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作为家长,不应该只把“可控制”作为养育孩子的目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保护激发孩子的勇气,然后,帮助孩子了解自己行为的边界形成良好规则意识

  让孩子因为敬畏规律和规则而管好自己,而不是因为畏惧权威害怕惩罚束缚自己。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给了孩子大范围自由,后者给的却是大力度的限制。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所谓的“淘气”,很多时候也是家长给自己留的余地,避免承认自己无法很好地教育孩子,那种挫败感很是烦人。只是,家长的思维可以更新一下,要明白不光是父母教育孩子,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听话和不听话之间,我往往更倾向喜欢不那么听话的孩子。

  当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家长会是什么体验?答案就是面对孩子的时候,感到人生颠覆,处处遭抵触严重到甚至怀疑人生。

  身边有这么一个朋友,在生孩子之前,对家庭卫生有着近乎苛刻要求,说是洁癖不足为过。地上的一点尘土都会引发她的不适墙面的一点痕迹,也会让她心烦;以至于她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家务上,搞得自己忙碌不已。

  有时候,小时候太听话,长大了反而叛逆不驯;小时候各种浑,长大了反倒懂事孝顺;我们是否应该学会抓大放小——抓住孩子成长的大方向,对那些细碎小事,就别过分在意

  总之,孩子越是淘气,家长越该欢喜,这就是我的主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听话和不听话之间,我往往更倾向于喜欢不那么听话的孩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