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精选
日期:2022-04-10 03:3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精选

  《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一部由菲利普·马丁执导,海伦·米伦 / 杰森·克拉克 / 安东尼娅·克拉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一):一个关于爱情和权力的故事

  昨天一天偷空看完了四集这部早有耳闻的英剧。

米勒奶奶七十多岁的高龄在叶大帝临终前才能感觉出来,可见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有少女感的(你上了35就没有少女感了说明你演技不行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二):敢为天下先,为红尘留恋万千

  看完了海伦米伦主演的这部由HBO和Sky联合制作的限定历史题材剧:《叶卡捷琳娜大帝》,剧情一般,给四星,多一星给海伦米伦,74岁了依然要为这部剧贡献船戏,太拼了,这敬业精神简直令人佩服! 海伦米伦毕竟是拿过奥斯卡影后的人,演技没话说,非常有女皇的那种霸气范儿和贵气劲儿,只是剧本格局太小,剧情太玛丽苏了,把一代女皇成就丰功伟业的霸气事迹简化为风花雪月的故事,将政治斗争简化为情欲战争的宫廷剧,将历史巨作简化为儿女情长的青春偶像剧,太矫揉造作了,不过HBO拍剧向来注重细节,无论是建筑服饰,还是人物造型,都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只是我始终不能容忍英国人拍俄罗斯剧每次操着一口英音英语,太出戏了,当初看《切尔诺贝利》也是如此,至少你找俄罗斯人配一下音也行啊! 话说回来,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够成为俄罗斯历史上让人敬仰的唯一女皇,和中国的武则天,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以及维多利亚女王,古埃及的克里奥帕特拉女王七世为后人所论赞,能登上最高权力的巅峰台上,能铸就比肩古代男性帝王的丰功伟业,绝对不会像影视剧演的那样矫情造作,权力争夺的游戏中从来没有仁慈和怜悯可言,有的只是杀戮,情欲,暴虐,专断,但是巩固统治的长久之道却是仁义和大爱,这并不矛盾!恩威并施,软硬兼施,需要休养生息,大赦天下之时,必须要泽被天下,恩惠众生!需要心狠手辣,君临天下之时,必须要斩草除根,毁尸灭迹,所以说,政治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了的,会出人命的!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三):美国人特有的小家子气价值输出

  俄版珠玉在前,美版看的真的是纠结又难受,尤其是一个本身没有什么历史底蕴的国家,强行去拍摄俄罗斯这种文化深厚的宫廷历史戏。

  首先从选角上,叶卡捷琳娜大帝登基时32岁,正是一个人风华正茂的年纪,尤其是她并非继承王位而是干掉自己老公登基,必然有昂扬的气质。海伦米伦的《女王》演得很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年纪贴近,她1945年出生,现在都70多了,强行演一个32岁的青年女子....刘晓庆扮嫩好歹还做个整容,她出场那一刻我还以为演的是叶卡捷琳娜她婆婆伊丽莎白。

  其次比较扯淡的就是女皇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标榜开明专制,把俄罗斯农奴制发扬到黄金阶段的女王,跑去发表公开演讲扯淡“一个人不应该是另一个人的奴隶”这种美国政治正确也不看看时代背景。大帝可是公开说过【 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 】的,哪来的美国皿煮跖疣。

  第三点可能是我鸡蛋里挑骨头,就是这剧小家子气,首先场地采景打光都偏暗,与俄版的光亮形成鲜明对比,也可能是导演为了突出俄罗斯那个时代的黑暗。再者叶卡捷琳娜对于自己的侍从和佣人以宽容著称,对待官员则是奖惩兼备宽容纳谏,这也是她被称为大帝受到拥护的一个原因,而在剧中她那篇宣传废奴的演讲稿被手下人提示“过于自由”并给出修改意见的时候,女王来了一段美国真人秀式的小脾气顺便把递上来的稿子甩到地上。你要是直接甩他脸上怒斥我都可以理解为君主的言行不该受到下属的指示,而女王来个绿茶甩手包的方式,就很无语。至于女王穷兮兮的在一个家庭小餐桌吃饭(课桌大小,连个八仙桌都比不上)、女王的情人丑的跟黑瞎子成精一样,我实在槽多无口了。

  总体来说,本来就4集的戏,估计也就是为了输出一下好莱坞价值观的东西,但是俄版珠玉在前,美版都显得粗糙且强行输出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四):别看了,还是去看俄版的吧

  特别查了一下历史 叶卡捷琳娜是 1729年出生,1744年到俄国当未婚妻,篡位是在1762年,那么问题来了,篡位既然是33岁,HBO播的这个剧在儿子18岁成年礼的年份就算大34岁吧,你随便周围找个34岁的甭管当妈的还是单身的还是离异的女性,都特么还看着还算年轻的吧,,,,HBO整个这么张老脸来是要干啥?反应俄罗斯艰苦还是日耳曼人种不好?真的可惜了除了这张老脸以外的所有资源了。。。以及我也明白了到了第二集最后,HBO这剧为啥不露点了?下垂的XX干涩的XX有啥可露的。。。。。后来我八了一下,,主演海伦·米伦。。。。要不要这么搞笑的,

  海伦·米伦(Helen Mirren),女爵士,1945年7月26日出生于伦敦,毕业于密德萨斯大学,英国演员、导演、制片人。

  解放前出生的,今年算来也是74的高龄了吧,,,那么请问你来演34+的角色,梁静茹都不敢给你这个勇气吧。。。。你说4集你换2个演员演我都认同,这个74的奶奶演老了的 叶卡捷琳娜都好啊。。。。HBO没演员了么?还是HBO也是洗钱的地方。。。。辣眼睛不带这么辣的好吧。

  不要和我杠。第一集给儿子过成人礼,反正 叶卡捷琳娜的年龄绝对是低于40的。。。。72岁的。。。。演员来演,HBO这么砸自己的牌子么?

  当然如果有些特殊喜好的人群比如喜欢 母子.avi 的大哥。。。。。。请无视我的评论,这个剧能让你看到你喜欢的东西。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五):好多皇親國戚的點評,我說兩句,這劇挺好

  如果一個電視劇要一五一十根據“史實”來拍,要電視劇來幹嘛?你直接拍紀錄片嘛。一些bug難道劇組不懂嗎?用得著你們來說三道四。就一個4集的限定劇,又是跟俄版比,又是跟歷史比?有毛病嗎?你為什麼不念三一學院,是飯菜不好吃,還是嫌上學太遠了?看不慣可以不看啊,槓什麼精啊?

  服化道沒說的,景別和構圖沒說的,我沒資格評價就是覺得好,覺得屌,可以嗎?

  還有一點,說什麼美國人拍的blabla,美國的價值觀blabla,美國人是一種人群的整體?美國人只有一種價值觀???麻煩噴子能不能精準一點,是白左,還是自由主義?還是某黨派?什麼階層?

  還有說電視劇台詞是英語什麼的,我真的怕了這些母語原教旨主義者。你們就他媽應該追溯一下自己的祖宗來源,然後他媽用祖宗的語言跟人交流和交往,我很期待,你是哪個屯就用哪個屯的語言,別他媽用普通話,普通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選擇使用並推廣給全世界華人使用的一種低等語言,不配給你們皇室家族使用。

  當然,這個劇有一些時髦的東西,有點不可名狀的「女權色彩」,這個可以討論啊,這個更值得討論,帝王權利大過天的愛情,被禁止的愛情和兩性關係和原生家庭問題,皇家愛情的虛偽和真實,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劇本是很時尚的,怎麼沒看到有人討論這個。

  另外我記得Sky是主創,HBO只是輔助吧,有人反正看到HBO就噴,是看到右派了嗎?這麼激動?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六):女人要什么?

  女人,女人,你要什么?

  和男人一样,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

  提起叶卡特琳娜二世,会想到什么?

  政变,大帝国,众多情夫,黑海舰队?

  英剧《叶卡特琳娜》导演是懂得她的,因为他们国家有伊丽莎白一世和二世。

  好女王(皇)不会把爱情放在第一位,而和男人一样,把工作当成毕生追求:保住基业,开疆扩土,繁荣文化,立下不朽之功。野心不分男女。

  同样,贪心,偏执,多疑,反复无常,纵情也是不分男女的。

  剧中波将金拿下克里米亚,建立要塞,建立黑海舰队。

  叶卡特琳娜坐大船,船队行驶在黑海,小情人也在她的船上。

  有一天她心情特别好,打扮得漂漂亮亮,仿佛在等一个重要时刻。

  波将金忽然冲进来,很激动地让她出去看看。

  外面有什么呢?船员们打上来一桶水,波将金徒手舀起一把,让她尝尝。海水的盐味已经变了,他们到了另外一片海域了,以前不是,现在属于俄国。

  远处影影绰绰庞大舰队。

  叶皇和波将金并肩看着他们的成就,会被记入历史的大功绩。

  此时,他们俩是最好的伴侣,精神的,事业的。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这是高光时刻。

  为了这一幕,前面的铺垫我都接受。

  与历史不符的细节,我接受。

  太老的叶皇和波将金我也接受。

  还因为热血而觉得深沉。

  这样的老年恋爱,看着并不讨厌。

  看着讨厌的老年生活,是接近暮年的暗沉无望,为了慰藉老来孤苦的将就,被热闹的世界抛弃的凄惨。

  女人啊,要什么?

  很多女人一生止步于“归属感”。

  后面的“尊重”与“自我实现”揭示的绚烂多彩的激动人心的两重美妙世界,她们从来未曾得以一窥,甚至连好奇都没有过。

  看看真正叶皇的政治手腕,分化欧洲,合纵连横玩得飞起。

  看看她与生活中种种不如意如何相处。

  谴责私德总是容易的。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七):论一代女沙皇的开放式婚姻

  没想到HBO能把一代传奇女皇拍得如此平庸。

  叶卡捷琳娜大帝生于普鲁士,是一位德国公主。虽然这么说,但当时德国还没有建国,所以剧中俄国占领土耳其的一个城市后,大英和德国的外交官来抗议,这里犯了历史错误,当时还应该是普鲁士。

  剧中同样的历史错误还有一处提到Istanbul,其实直到1923年之前,那个城市一直叫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叶大帝刚到俄国时,努力融入这个国家,除了不遗余力地讨好未来婆婆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皇及其宠臣和俄罗斯人民外,苦学俄语和东正教礼仪。四集迷你剧的话拍这段蛮励志的。

  嫁给未来的彼得三世后,饱受冷落和家庭暴力。在这段时间,她自学政治哲学,阅读了德国史、哲学史和大量的俄文书籍。假如HBO选择这段作为拍摄题材,一个自强不息的独立女性呼之欲出。可惜。

  彼得三世登基不到一年,就被叶大帝发动政变罢黜。当时的叶大帝仅32岁。整个行动当然离不开当时已经是她的情人的Orlov和Potemkin等的帮助。

  剧中女主角不仅年老,而且与Potemkin在登基后相识。也是违背史实的。为了迎合美国人的价值观,还在剧中弄了一个秘密婚礼,无语了。。。

  如果两人真的结婚了,那么剧中就是妥妥的开放式婚姻?Eli和Taylor也没玩得这样疯。。。

  其实大帝宠幸贵族,大多是出于政治目的,不像剧里那样为肉欲而肉欲。

  叶大帝本人热衷于赞助艺术,与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有深交。资助伏尔泰更是长达十五年,直到伏尔泰去世。还不如把这段演绎出来,拍个绝世爱情呢。

  叶大帝本人是专制统治的拥护者,不会像剧中那样发表解放农奴的自由宣言。这里又是美国价值观。

  叶大帝去世时,她的长孙,未来的亚历山大一世,已经18岁了。不像剧中是个小孩子,不然的话5年以后就要推翻自己的粑粑保罗一世,来不及嘛。

  居然还有Make Russia great这样的台词。确定不用加again么?

  服装,场景,音乐,加起来给个三星,不能再多了。

  哪天闲了看俄版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去。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八):铸就俄罗斯辉煌的德国公主

  历史上的帝王千千万,以文治武功扭转乾坤、改变历史进程、获得举世公认的“大帝”称号的寥寥无几,李毅大帝属于例外:)

  亚历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等一代天骄之外,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位女性赢得大帝称号:叶卡捷琳娜大帝。

  1729年5月2日,索菲亚生于普鲁士的一个王室家庭,她有两位表弟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和卡尔十三世。童年按照王室传统接受法国家庭教师的启蒙,索菲亚觉得很无趣。

  1744年6月28日,俄罗斯东正教为索菲亚公主施洗礼,授予她新的教名叶卡捷琳娜。

  1745年8月21日,叶卡捷琳娜与她的远房表兄、彼得大帝的外孙、沙俄皇储彼得结婚。

  1762年1月5日,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继位为彼得三世。彼得三世自幼在德国长大,连俄语都不会说,他崇拜德意志、鄙视俄罗斯。

  7月,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废黜彼得三世;9月22日,31岁的叶卡捷琳娜正式加冕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欧洲列强普遍希望借此削弱大英帝国,叶卡捷琳娜组建武装中立同盟,保护中立国的船只不受英国海军的掠夺,独立战争的胜利,大帝与有荣焉。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学生与崇拜者,叶卡捷琳娜致信伏尔泰:“从17岁起,我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来,您的著作是我最好的师友。”

  叶卡捷琳娜热衷艺术、文化、教育,兴办女子大学,削弱教权,开创了世俗化的沙俄及其贵族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开明专制的样板,已然是不朽的传奇。

  1934年,《放荡的女皇》玛琳·黛德丽塑造的叶卡捷琳娜神秘、高贵,千军万马裙下称臣:

  19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原样复制加冕大礼服,泽塔·琼斯演绎的女皇气场一万八,倾国倾城:

  2019年10月,HBO最新推出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由海伦·米伦领衔主演:

  叶卡捷琳娜声称对东正教之美、俄罗斯的勇气和力量的了解甚少,但她深爱俄罗斯,爱它的精神、激情、灵魂。

  何为俄罗斯的灵魂?

  叶卡捷琳娜反对向富人要钱:“你认为他们是怎么变得富有的?通过送钱给别人吗?”

  这个一闪而过的细节意味深长:叶卡捷琳娜大力鼓励自己的德国老乡移民俄罗斯,带来工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沙俄的农业得以近代化。但她废除了一项彼得三世解放教会农奴的法令,天灾人祸,类似普加乔夫起义的农奴暴动此起彼伏。

  压力之下,深受启蒙运动熏陶的叶卡捷琳娜考虑废除不道德、阻碍社会进步的农奴制。

  1775年3月17日,叶卡捷琳娜发表宣言,规定已经获得自由的农奴不得再度沦为农奴;1795年8月18日,叶卡捷琳娜一天就解放了自己的10万名农奴。

  然而,要解放教会、贵族、地主的农奴,唯有革命!

  为了俄罗斯,为了爱情,波将金将军南征北战、勇冠三军,拿下俄罗斯梦寐以求的出海口,饮马黑海,深受部下爱戴。

  波将金崇拜、热爱叶卡捷琳娜,俩人心心相印,但无法公开结婚。

  叶卡捷琳娜非常喜爱自己的孙子亚历山大,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亚历山大天赋异禀,在祖母的精心抚养下,四岁就开始学习多国外语。

  1812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遇到了俄罗斯这块硬骨头,亚历山大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打得法军落花流水。

  1814年,叶卡捷琳娜给予厚望的孙子、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欧洲的救世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高卢雄鸡被迫低下高傲的头颅,俄罗斯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这是俄罗斯空前绝后、无法复制的荣耀。

  亚历山大一世做梦也没想到,他最精锐的青年近卫军目睹巴黎的繁华和自由人的精神面貌,痛感农奴制的反动、落后,埋下了推翻专制的火种,后来发动了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九):铸就俄罗斯辉煌的德国公主

  帝王千千万,以文治武功扭转乾坤、获得举世公认的“大帝”称号的却寥寥无几,李毅大帝属于例外:)

  亚历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等一代天骄之外,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位女性赢得大帝称号:叶卡捷琳娜大帝。

  1729年5月2日,索菲亚生于普鲁士的一个王室家庭,她有两位表弟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和卡尔十三世。童年按照王室传统接受法国家庭教师的启蒙,索菲亚觉得很无趣。

  这位土生土长的德国女孩,何德何能成为普京的偶像,以致于普京的掌上明珠都取名叶卡捷琳娜?

  1744年6月28日,俄罗斯东正教为索菲亚公主施洗礼,授予她新的教名叶卡捷琳娜。

  1745年8月21日,叶卡捷琳娜与她的远房表兄、彼得大帝的外孙、沙俄皇储彼得结婚。

  1762年1月5日,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继位为彼得三世。彼得三世自幼在德国长大,连俄语都不会说,他崇拜德意志、鄙视俄罗斯。7月,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废黜彼得三世;9月22日,31岁的叶卡捷琳娜正式加冕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欧洲列强普遍希望借此削弱大英帝国,叶卡捷琳娜组建武装中立同盟,保护中立国的船只不受英国海军的掠夺,独立战争的胜利,大帝与有荣焉。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学生与崇拜者,叶卡捷琳娜致信伏尔泰:“从17岁起,我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来,您的著作是我最好的师友。”

叶卡捷琳娜在皇家美术学院开幕式

  叶卡捷琳娜热衷艺术、文化、教育,兴办女子大学,削弱教权,开创了世俗化的沙俄及其贵族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开明专制的样板,已然是不朽的传奇。

  1934年,《放荡的女皇》玛琳·黛德丽塑造的叶卡捷琳娜神秘、高贵,千军万马裙下称臣:

  19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原样复制加冕大礼服,泽塔·琼斯演绎的女皇气场一万八,倾国倾城:

  HBO最新推出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由海伦·米伦领衔主演:

  叶卡捷琳娜声称对东正教之美、俄罗斯的勇气和力量的了解甚少,但她深爱俄罗斯,爱它的精神、激情、灵魂。

  2014年10月俄罗斯民调显示,俄罗斯人最在乎的是“国家的强大”;2018年更多的人看重个人幸福,但仍有49%的俄罗斯人希望国家强大。

  叶卡捷琳娜反对向富人要钱:“你认为他们是怎么变得富有的?通过送钱给别人吗?”

  这个一闪而过的细节意味深长:叶卡捷琳娜大力鼓励自己的德国老乡移民俄罗斯,带来工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沙俄的农业得以近代化。但她废除了一项彼得三世解放教会农奴的法令,天灾人祸,类似普加乔夫起义的农奴暴动此起彼伏。

  压力之下,深受启蒙运动熏陶的叶卡捷琳娜考虑废除阻碍社会进步的农奴制。

  1775年3月17日,叶卡捷琳娜发表宣言,规定已经获得自由的农奴不得再度沦为农奴;1795年8月18日,叶卡捷琳娜一天就解放了自己的10万名农奴。

  然而,要解放教会、贵族、地主的农奴,谈何容易!

  波将金南征北战、勇冠三军,拿下俄罗斯梦寐以求的出海口,饮马黑海,深受全军将士的爱戴。他崇拜、热爱叶卡捷琳娜,将黑海舰队、出海口、所有的胜利和荣耀献给俄罗斯和叶卡捷琳娜,让我亲吻俄罗斯最精巧、高贵的鞋子,让我为您和俄罗斯抛洒每一滴热血。

  俩人心心相印,但无法公开结婚。

  叶卡捷琳娜非常喜欢自己的孙子亚历山大,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亚历山大天赋异禀,在祖母的精心抚养下,四岁就开始学习多国外语。

  1812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遇到了俄罗斯这块硬骨头,亚历山大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打得法军落花流水。

  1814年,叶卡捷琳娜给予厚望的孙子、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欧洲的救世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高卢雄鸡被迫低下高傲的头颅,俄罗斯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这是俄罗斯空前绝后、无法复制的荣耀。

亚历山大一世进入巴黎

  亚历山大一世做梦也没想到,他最精锐的青年近卫军目睹巴黎的繁华和自由人的精神面貌,痛感农奴制的反动、落后,埋下了推翻专制的火种,后来发动了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十):《叶卡捷琳娜》:女皇啊,您真是壕无人性

  HBO黄暴台终于放出了《叶卡捷琳娜》,这一部将目光聚焦在唯一一位获得“大帝”名头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身上,并请来了奥斯卡影后海伦米伦担任主角。

  据说本剧也是米伦本人提议要拍摄的,由2005年和米伦合作限定剧《伊丽莎白一世》编剧Nigel Williams操刀剧本。

  米伦凭借《头号嫌疑犯》、《菲儿斯派特》、《伊丽莎白一世》、《兰德的激情》、《永不放弃》、《罗马之春》等电视剧或电视电影获得过11次艾美奖提名,其中4次获奖,并于2007年凭借电影《女王》拿下奥斯卡女主角,这一次的《叶卡捷琳娜》同样充满野心,目标就是竞争艾美奖限定剧奖项。

  既然制定了这么远大的目标,又聚焦于如此闪耀的主人公,本剧的大制作背景已经足够令人惊叹,当第一集放出的时候,着实惊艳了广大等待已久的观众。

  众所周知,叶卡捷琳娜大帝本人的生平就是集宫斗、大女主、政治斗争于一体的360度全超话型人生。

  从15岁千里迢迢独身远嫁俄国宫廷,从美貌少女到战斗民族的大帝,叶卡捷琳娜也曾豪情万丈的说过:“如果我能活到200岁,我会让整个欧洲匍匐在我脚下。”

  在本剧之前,美人凯瑟琳泽塔琼斯曾拍摄过一部电影版,俄罗斯也曾拍摄过一版电视剧。这两部作品都将故事瞄准在美貌少女叶卡捷琳娜登基的过程,两位女主都是年轻貌美充满诱惑力,故事的主要内核也聚焦在叶卡捷琳娜丰富多彩的私生活上。

  HBO这一版显然更加女性主义一些,宫廷的花边故事自然吸引眼球,但是剧本是从叶卡捷琳娜登基之后讲起,讲述了叶卡捷琳娜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不断抗争和成长的故事。

  由于剧本聚焦的时间段不同,之前的版本中两位美人的装扮非常显然在壕气冲天这件事上比不过哈伦米伦的版本,米伦的服装真正还原了这位女大帝对珠宝华服的痴迷。

  众所周知,叶卡捷琳娜除了将俄国的版图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庞大这一丰功伟绩以外,她本人还是个珠宝名人,她对珠宝的痴迷到了什么程度呢?叶卡捷琳娜在做礼拜的时候发现银质圣经的封面看起来过于平凡,于是叫来工匠,在封面镶嵌了3017颗钻石。

  剧中叶卡捷琳娜也忠实的还原了这位战斗民族大帝壕无人性的一面。

  下面就跟着剧情的极速推进,盘点一下仅仅第一集内,大帝就换了多少套珠宝和华服。

  故事从大帝探望被关在监狱里的囚犯开始,囚犯是大帝已故丈夫彼得三世的表弟,是彼得三世皇位竞争者,当然也就是大帝的敌人。

  作为战斗民族的大帝,貂皮是招牌更是必备品,大帝的这一套貂皮搭配起来全然没有臃肿的感觉,华贵之余还非常修身贴合,着实是真正属于贵族的衣冠。

  而为大帝看守敌人的,却是个深陷赌博和债务的卑鄙小人,在遭到大帝的奚落后,卑鄙小人对大帝的态度立刻从跪舔变成了憎恨。

  大帝此时刚刚杀了亲夫夺了皇位,根基尚且不稳,帝国的军权掌握在已经心怀鬼胎的情夫手里,政治上国家又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大帝夺得的是一个亟待变革的国度。

  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政治主张十分开明,她倡导开明专制,倡导“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倡导女子大学、热衷文学和艺术,这种思想在当时的俄国贵族里算是非常先进的。

  剧情随着大帝的演讲推进,当大帝在贵族面前发表了“要制定人人平等的法律”演讲之后,卑鄙小人已经偷偷溜进大帝的宫廷,企图煽动军队再次政变。

  大帝第一集出现的第一套礼服,与现存叶卡捷琳娜本人画像十分相似,金色华服搭配蓝色绶带,头顶的那顶小尺寸王冠并非大帝登基加冕戴的那顶豪奢款,个人猜测可能剧组也是为了经费考虑,决定跳过加冕礼免得必须复制一顶那么豪奢的王冠。

  有小人在煽动的消息传到了好容易喘口气吃点东西的大帝耳中,为了保险起见,大臣建议大帝制定保险计划,只要有人闯入囚犯牢房,就要立刻手刃囚犯以免被小人利用。

  大帝略有些不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

  此时的大帝身着绸缎晨衣,没有珠没有貂皮,有的只是华贵的面料和精细的花纹,以及满桌的美食。

  闺蜜到来,和大帝一起完成每天对身心有益的兴趣爱好——看帅哥。跟宫廷帅哥波将金搭讪的大帝穿着玫瑰色的华服,搭配的首饰也是镶嵌玫瑰色宝石的款式,真正的精致girl,就是每套衣服都有独特的配饰,每套衣服还有独特的用处。

  情人奥尔洛夫已经开始不安于室,他一心想要更多的权利,不断使小性子要挟,甚至还搬出若非自己相助,大帝永远不可能成功。拥兵自重的情人给大帝甩脸色,夜深人静的大帝也切实体现了自己作为战斗民族女皇的雍容,睡衣外面都是要镶嵌貂皮的,哪怕不是为了保暖。

  老情人忙着一边胡搞一边夺权,大帝暂时无视奥尔洛夫的胡闹,却被奥尔洛夫的态度伤害到了面子,小情人波将金挺身而出安抚了大帝的情感。

  大帝的这一套装束是用于宫廷夜宴,与深色礼服搭配的深色珠宝套装尽显大帝作为一位熟女的魅力和气质。

  儿女情长只是大帝人生中的一个小部分,政治斗争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的无处不在和无孔不入。

  儿子保罗19岁了,已经开始琢磨起母亲的皇位,他的身边也围绕着大臣和投机分子,母子反目的戏码似乎正在悄悄酝酿。

  这一套大帝参加保罗19岁生日庆典的礼服,与大帝留下的一张肖像画十分相似。

  显然剧组在创作这套礼服的时候参照了这张画像,并为大帝配上了现实中叶卡捷琳娜钟爱的一款钻石项链。

  说起叶卡捷琳娜对钻石的钟爱,不得不说别人热爱钻石可能是直接买空一个矿区,叶卡捷琳娜喜爱钻石,为钻石的切割加工开辟了更多的方式,欧洲的钻石加工行业为了博得大帝的欢心,专门研制出了钻石的原型切割工艺,让钻石看上去更加通透闪耀。

  保罗生日典礼结束,宴会开始大帝就要换下典礼的大礼服,穿上宴会小礼服。不得不说海伦人美穿什么颜色都好看,玫瑰红和孔雀蓝穿在她身上,饶是她已经上了岁数,也能轻松烘托出几分少女感。

  宫廷里维持着表面上的其乐融融,背地里卑鄙小人已经领着人马前去劫狱,幸亏大帝早就留下了备用计划,倒霉的王位继承人就这么丧了命。大帝前往辨认尸体,也要换上一身精致的貂皮,仔细看这一套并非开篇出镜的那一套,金色貂皮仍旧是修身款,搭配帽饰和手套,华贵又实用。

  卑鄙小人搞出的这一场小小危机,可看做大帝政治生涯的小插曲,也可看做大帝登基后面对的政治斗争的一个小小写照。男权社会环境下,大帝的登基其实并不能认为是女性权益的升级,因为叶卡捷琳娜能够夺得皇位,靠的还是她身为彼得三世合法妻子的身份,这依旧是夫权的顺延。

  当然,搞出这场小插曲的卑鄙小人也就此领了盒饭,观看卑鄙小人领盒饭的大帝又换了一身简便的衣装和首饰,只是不知道这一套宝蓝的便装会不会是大帝观看斩首的专用服饰。

  旧情人心怀叵测又劈腿胡搞,却不知为何因为新情人波将金的出现吃了破天的大醋。奥尔洛夫与波将金在军营大打出手,成为历史上的一桩笑话,而波将金的眼睛也是在这一次殴斗之中被打瞎了一只。

  当然,奥尔洛夫也在这一次斗争中彻底落败,退出了女王情人的争斗圈。

  大帝在夜晚的反串舞会开始前与奥尔洛夫正式分手,身着男装的大帝此时看起来英姿飒爽,可能是着男装的缘故,珠宝并没有女装搭配的那么复杂,不过这一身在烛光下闪闪发光的男装看上去面料应该是绣金丝绸,奢华程度绝对不会低于女装。

  甩掉了旧情人,和新情人欢乐舞蹈,男装脱掉外衣后露出里面的衬衫,一场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反串大戏终结了第一集,站在舞场外围扮做女装被抛弃的奥尔洛夫此时像极了宫廷弃妇,而人高马大穿上女装也一点也不显柔美的波将金正式成为了大帝的新宠。

  现实中,叶卡捷琳娜一生拥有多达二十多位情人,波将金后来成为了叶卡捷琳娜最为著名也拥有最大权势的情人,而最终因为波将金的去世,导致了叶卡捷琳娜内心受到重创,健康问题逐渐恶化。

  这一次是海伦米伦第三次成为王者。

  上一次《女王》为她带来了奥斯卡小金人,这一次《叶卡捷琳娜》应该能为她再带来一座艾美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叶卡捷琳娜大帝》影评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