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显主峰。基辛格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这个全民一心,共抗疫情的时刻,我终于明白了,只有你们——医务工作者,才是救国于危难的栋梁。
老当益壮,气血方刚。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气魄,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惫,让人安心与病毒奋斗。一句“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的”,让人重振信心,走出疫情。一次次对新冠病毒的报导,让人把握住了走出雾霾的方向。成为像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标。别再问读书何用了,读了书才能保住全国人民的命,这就是读书的意义。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2020年1月18日到24日一直忙于抗疫工作,6天未回家,深夜2点睡,凌晨5点起,甚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抗疫上。79岁的中国医疗建筑专家黄锡璆,主动请缨“本人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设计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两座镇压疫情的大山。有能力,有行动,有信心,他们的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上永远的图腾,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中年正盛,“疫”无反往。在疫情时期,于医院工作的大多是有了家庭的中年工作者。别说妈妈辛苦,有人比妈妈还辛苦。6岁哥哥教育4岁弟弟的视频令无数人动容。有多少医生、护士背后还有一个家庭,一个思念他们的爱人与儿女。李文亮医生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是疫情的吹哨人。却没有保住性命,留下同样被感染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张静静护士在武汉奋斗了57天,任务圆满,准备回家时,突然离世,丈夫和孩子都没有看得见最后一面。他们把家庭放在心中,因为他们明白全球有无数个家庭等待他们的救治,他们有着更重的责任。祖国因为有你们而自豪,你们永远是我们向往的样子。
90新秀,“疫”往无前。十七年前,他们还是孩子,全中国守护他们,十七年后,他们已变成大人的样子,穿上“战袍”,换他们来守护。他们剃掉漂亮的长发,却换来了更重的责任,林清玄曾说:“承担,是证明里最美丽的东西”。我想,他们一定感受到了美好,也带领着我们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