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双城寄 | 在家办公三个礼拜之后,身边的朋友都崩溃了
日期:2020-02-21 16:02:02 作者:贱嘴 来源:贱嘴和好东西 阅读:

双城寄

  大人

  说起“在办公”这个话题,其实我们两个是最有发言权了,毕竟从16年开始,我辞去品牌市场部工作从美国回来,这就已经是我们生活常态

  身边朋友读者听到我们除了出门应酬跟参加商业活动,平时都是在家办公,总是会流露出艳羡的神色,直到这个春节过后,因为这一场疫情,他们也开始过上了在家办公的日子

  从全国来讲,是2月3号开始复工,上海这边晚了一个礼拜,2月10号开始。虽然有部分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已经开始正常办公室工作;但身边大部分的朋友,依旧是维持在家办公的状态

  算算,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三个礼拜了。而我们再问起他们在家办公的感受时,回答已经从艳羡变成了崩溃。

  “已经总想着有一天能在家办公该多好,真的不去办公室了,现在才真的想念啊。”一位朋友这样地说道

  而这样的态,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上,在我采访的身边朋友和读者中,只有一位朋友对于“在家办公”给出了正面享受回复

  而其他人对于“在家办公”的态度,在经过两三个礼拜的洗礼之后,都已经又高走低,觉得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地美好

  总结了一下,大家对于“在家办公”的痛点不满主要有以下几条:

  没有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低下

  Frank抱怨道,如果有紧急的工作事情,公司邮箱、team APP、微信发完之后,最后还是需要电话才能最终确认,效率非常低。

  沟通成本变高。

  Kent就说,尤其是需要团队协作的项目同事都还在大江南北老家,沟通协调起来很麻烦

  干扰太多,比如父母子女宠物电视食物酒瓶(???)。

  Siqi说他在家工作,注意力只能集中15分钟。

  没有了下班时间,24小时在线秒回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叮叮说领导虽然也没有硬性要求回复,但作为老实人收到日夜不分收到工作短信,还是会不爽。

  其实这些问题,在我最初开始在家办公的时候,也是都存在的,我个人的秘诀就是,即便是在家,也要尽量营造出去办公室的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首先体现在时间的安排上。

  很多人因为在家办公,生物钟变得日夜颠倒,天昏睡不起,把工作都堆到晚上来处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状态和效率,也给别人带来了沟通不便的麻烦。

  所以对于我来说,除了周末和宿醉的时候(???),每天还是尽量把自己的工作时间控制在朝九晚六,不睡懒觉,也不拖延工作,把该处理的事情,都在这段上班时间里处理掉。

  同样的,这种仪式感,也要体现在外在和心理上。

  最近有位专家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讲的就是如何通过仪式感来唤醒在家上班的自己。

  他给出的建议,就是在家办公也要化个妆,穿得体面,这样从心理上,你才有一个上班的仪式感。

  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因为在家办公,就每天蓬头垢面穿个睡衣,同事发起视频会议都不好意思接。

  如果从一个人的状态上,心理仪式感上,都还没有调整到一个上班的模式,那无论是在家办公还是去办公室,效率都是没有办法提高的。

  最爱给方法论的你,不知道针对这些“在家办公”后遗症,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

  不过下面这个矛盾,我想连你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吧。

  amor27

  amor:

  我来了我来了!

  讨论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是一直提不上什么劲儿,“在家办公室”这件事儿,对咱们来说,太稀松平常了,我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要抒发一番情感的。

  我不想写,你还耍小脾气撒泼:我不想写,你就不发稿子了?

  为什么?因为“在家办公”,不就是我们俩的日常吗?

  我们俩相互重叠的时间,也就只有周一早上例会,所以我也不知道你其他时间都在做什么混吃等死的事情,而我呢,是在认真执行“在家办公”这件事的。

  先来跟你说说我是怎么“认真执行”的吧。

  比如周一,如果周一要发稿子,我就会把周一的稿子放在周日晚上写完,这样周一早晨起来就可以和你撕(kai)逼(hui)。

  我一般九点起来,起床后:冥想——做个早餐——晨间日记——然后就开始和你开会。开会时间俩小时,刚好开到十二点。如果是周二到周四,我就用这个时间写当天的稿子。

  记晨间日记我极力推荐给大家。每天梳理一下a)昨天完成的事情;b) 当天要完成的事情;c)对照。这样就会目标明确,不管是用来管理人生还是管理工作,都非常有效。

  然后自己做午餐,或者是叫外卖。吃午餐期间看半部电影,或者追个《魔法少女小圆》。

  下午留出整片的时间,2-5点处理工作杂项,如果没有的话就阅读,5-7点健身。之后的时间如果有聚会再调整。

  这样下来我觉得每天都过得好开心!

  你的来中提到的那几点,在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1. 没有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低下;

  “如果有紧急的工作事情,公司邮箱、team APP、微信发完之后,最后还是需要电话才能最终确认”,拜托,紧急的事情就直接打电话啊。你在办公室不也一样,遇到紧急的事情要到工作间找人。

  记住:状态这种事情很玄乎,有没有状态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

  2. 沟通成本变高。

  “尤其是需要团队协作的项目,同事都还在大江南北的老家,沟通协调起来很麻烦”,你在北京你的客户在上海怎么办?这不一回事儿吗?

  以上两点,我还有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把琐碎的事情密集化处理。比如专门定下来每隔2个小时回邮件回短信,把空余的时间留出来给需要脑力的工作,例如写PPT。

  3. 干扰太多。

  这个,我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必须有一个自己的书房。伍尔夫早就说过了。

  如果这不太现实,那么就隔离出一小块离休息区远一点的地方,把办公桌放在那里。进入这片区域,就进入工作状态了。当然,有隔离是最好。

  4. 没有了下班时间,24小时在线秒回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如果你不是那种弹性制度(24小时待命)的工作,那么就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点,下班了之后不看微信不回。第二天再说。

  以上。

  谋大人

  ☆☆☆

  人生理想、娱乐八卦、股市天气、月经不调……

  请提问!

  

  ☆☆☆

  塞黑钱,打广告,狗皮膏药,商务合作……

  请询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双城寄 | 在家办公三个礼拜之后,身边的朋友都崩溃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