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欣语
禄阁流光,彭城世德。
——题记
那是一种用时光沉淀了千百年的芳香,那是一种被封印在姓氏里的芬芳,那是一种自每个孩子降生以来就被赋予的芳香。
我怀揣一颗好奇之心,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流而上,去寻找那河流尽头芳香的起源。
第一朵最为遥远,它停驻在帝尧的墓碑上。最早的刘氏出自于祁,祁是尧帝的后裔。祁氏之刘有两支同出一源的姓: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第二朵在北魏中摇曳着,那颗赤诚的忠心始终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中有一姓氏为“独孤”。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实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
第三朵是少数民族地域上的友谊之花,是汉族与匈奴的建交之花。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家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族皆以母姓为子姓的习俗,挛氏子孙自那以后皆姓刘。
历史之河还在汤汤流淌,那股醉人的芳香却从未消散。据有关史料记载,刘氏郡望多达27个,其中有名的郡望竟有十八个之多。
沛郡便是那“十八强”之一。西汉时治所在相县的沛郡被建立。没错,沛郡的“沛”字正是取自汉高祖刘邦的“沛公”。
南阳郡也是刘氏郡望中有名的郡县。秦置南阳郡,在此之前称为南阳称宛。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于南阳,他驰骋沙场的起源便是这块土地——南阳郡。百姓们的敬仰之情不言而喻,都映射在南阳郡分别称“帝乡”上。遥想当年的光武帝刘秀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领兵作战的身影,更是为这刘氏郡望增添了一抹光彩,一缕芳香。
那股芳香,顺着历史的波涛翻滚,四溢在周遭的空气中,漫散在每一个刘氏子孙的血液中。作为刘氏的一员,我愿化作一缕芬芳融进历史的河流,让刘氏的血脉浩浩乎、汤汤乎般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