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分享了假期日记和读后感。课上调查时,发现近半数的同学读了两本书,读书最多者达到五六本,超过了我的阅读量,实在可赞!每班只有两三个同学一本书没读,我肯定了他们的诚实态度,但仍鼓励他们向爱读书的同学学习,争取在这个学期多读几本自己喜欢的好书,不落在全班后面。
上周末向学生公布这个学期的语文活动安排:鼓励广泛阅读,读好书,坚持写读书笔记,至少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比较自由,包括对书中人物或思想内容的理解评价,也可以就书中的语言、写作技巧写一些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谈读书后的启发以及对自己生活产生的影响等。建议学生从老师推荐的“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一百部”中选取。每周由各小组推荐读书笔记写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做读书分享,每节课前五分钟安排一个同学做读书交流。优秀者可以把作品贴在“读书专栏”上发表。每个学期,由同学评出本班读书最多、读书笔记写得好、分享次数多的同学作为“班级读书之星”,由老师为其颁奖、致辞。被选上的同学可以从“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一百部”中任选一本,语文老师负责为其购买并签名。话一出口,学生们立刻欢欣鼓舞,跃跃欲试,大有读遍天下无敌手的豪情壮志!见此情景,我内心自是生出几分得意。但愿他们能将这次“班级读书分享活动”进行到底,而不只是热度三天。我建议学生们为自己制定“本学期读书计划”,选择好自己要读的书,并每天落实。我自己也要制定个计划,与学生同行,与好书结伴,让书香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
下课,有学生问我:“老师,你在用这个方法诱惑我们读书?”我坦然笑了笑说:“就算是诱惑!”是啊,在今天这个盛行微博、微信、读图、读头条的文化快餐时代,想让学生们沉下心来读几本好书,教师不花一番心思,甚至于不选择一些对学生有鼓动性和“诱惑力”的手段,谁会心甘情愿地听你的教导?古语言:“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我想,只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益、能促进他们增长正向的知识和能力,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方法是工具,可以随机拿起,也可以随时更换,用完放下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