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学生观点进行点拨时,注意到对文中游客和渔夫生活态度幸福观点没有做简单的取舍对错判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把二者统一起来.了解其共性,也明白其分歧.对幸福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显示了教育者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文本深刻准确的把握.
老婆从我同学的妹妹那里要来一片菜地(肯定不会白要),分了一半给了老黄(也是我的同学),又分了一块给老陈(我的同事,她的同乡),我用空余时间挖好,种了菜,刚刚开始,几乎天天去看,后来忙了,就去少了。现在校庆和创建过去了,就只有教学和咨询任务,有时能够忙里偷闲去看一下,又想好好种一下了。
周五上午放假,很难得地,我很轻松地看了一下午电视剧。4.00去泳菜,没有粪桶,借门楼老陈的用,可是他理发去了,没扁担,到处借,没有,很失落;拿着2只胶桶准备只泳水,到门楼正看到老陈把扁担拿出来放在门外靠着,“你也要去泳菜?”我真的这么认为的。
挑着粪桶,我有些吃亏地走向菜园,胸膈里觉得塞得满满的,气息不通畅,支气管也象有些要发哮喘一样,坚持着挑了第一担粪,身上开始有了汗意,呼吸通畅了,胸膈里觉得空洞了,僵硬的腰肢觉得活泛了。越做越舒畅了,一直挑了四担粪,3担水,把菜都泳了,才回家,心里很愉悦,身体很轻松。回到家,把衣服全部换下了。洗了个澡,穿的衣服不多,没有觉得冷,人很清爽,似乎又回到了青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