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是一部由谭惠贞 / 麦皞年 / 朱健安 / 陈志昇执导,吴绮莉 / 林祖辉 / 骆振伟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想国》观后感(一):苟延残喘
其实如果我是编剧。
当丈夫把孩子退回去的时候,妻子看着窗外,其实已经可以跳下去。
之后的分享会上的妻子是丈夫租借回来的产品,可以说话,也可以吃饭(有镜头)
可以植入记忆或者消费者的意愿,所以丈夫要妻子死得解脱,就植入让妻子放下一切向前看的意识。
最后一幕sales说是有新产品优惠老客户,这时妻子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或者有了之前用产品的记忆知道自己现在是产品。
出门买菜分享的bug没考虑哈哈哈。
这样会不会精彩一点。
《理想国》观后感(二):梗概
5、人鬼情未了
9、ai版世纪佳缘
《理想国》观后感(三):这剧隐藏港毒?
有一集那男的跟平台里的女的约会,他说他是:“作为殖民背景长大的英国绅士” 我不知道他是英国籍还是怎么回事 故事的环境背景不是未来吗?那男主的意思在未来香港又属于英国了? 所以导演的寓意真的很居心叵测 或者如果男主是英籍华侨你应该交代清楚是吧
希望香港导演好好拍戏 好好讲故事 不要掺杂政治好吗
香港是中国的,台湾也是,一点也不能少!阿中万岁!11集片尾彩蛋
理想,是人进取的主要动力之一。理想国,是人群的一种理想,或者说一种奢望。
历史上有许多形形色色的理想国流传,最知名的大概要数柏拉图的乌托邦。
至于这部剧,虽然叫《理想国》,其实却处处都体现着人们当下的焦虑。
教育 、婚姻、恋爱、养老、房价、社交障碍、网络暴力、新闻虚假、人权自由。。。
剧中每一集所反映的问题,都是当下香港人最焦虑的所在,所谓的理想国,看似通过虚拟科技提供了解决的办法,然而其实所有理想都是虚幻,都逃不过欺骗。
其实,剧中点题的地方有好几处,比如第三集《后美好时代》中,AI用自我毁灭来保存真相,她选择相信人类,并对对方说“虽然我是虚假的,但我追求真实。”
然而,人类最后对已化作虚无的她,却给出“对不起,我或者是真实的,但我追求的是美好的生活,即使它是假的”作为回应。
有人说《理想国》像《黑镜》,或者说是港版的《黑镜》。
从题材上来说,两者无疑是相似的,都是假定在一个未来时代,一些高科技如何将人类生活推向一个更大的黑洞。但《理想国》其实远没有《黑镜》大气和魔幻。
如果说《黑镜》是描绘着整个人类的飞跃,那么《理想国》只描述了一个香港的焦虑,虽然也有玫瑰水、遗忘针这种可以涉及人类的假想科技,但整个剧集的所有描绘依旧比较贴地,贴近港人所思所想的现在。
如果说,两者还有什么相似的话,那也许莫过于对人性的不信任了。不像很多人工智能电影,最后都是暗黑的(比如《机械姬》、《普罗米修斯》之类的),AI最后反杀人类,《理想国》中,数次在AI身上表现美好人性,而人才是最不值得相信的那一个。
第五集和第十二集是两个异类,不知第十二集没给美好结局,是否是为了风格的统一,但还好可以让整个剧集的调性没有那么灰暗。
如果说理想国会亡于虚幻,那理想大概就会亡于欺骗。
而最可怕的莫过于“太多故事都是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