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是一部由佐伊·利斯特·琼斯执导,布鲁克琳·黛克 / 杰米·钟 / 佐伊·利斯特·琼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没有争吵过?是夫妻都会有。碰撞是磨合的真相,把各自的棱角碰掉、磨平,才能更加契合。这过程必然痛苦,这痛苦理应坚持,这坚持定会值得。影片尾声,当本和安娜拥抱在一起互相说出那句对不起的时候,泪,跟着他们的一起流了下来——那一刻,你就是本,你就是安娜,你就是那个傲娇的总要对方说“对不起”的你,你就是那个埋怨的总想对方这次先说“对不起”的你……一声“对不起”,一个拥抱,还有什么那么了不起?一切都已化相思泪,一切都灌溉了成长。 【推荐天下爱侣共赏此片,尤其是新婚夫妻】
爱情还有待发明。——兰波配偶是否非得像非夫妻,才能将婚姻维系
玩乐队只是将本质的问题搁浅,进入相互
没有矛盾绝对不可能,除非他们不再相爱
婚姻中的矛盾不是伤口,贴个创可贴即可
爱情有待重新发明创造,不是简单“闯造”
《创可贴》影评(三):超出预期,四星
今天下午赶作业的时候,以练习听力为由,随便选了一部英语电影播放。
两性关系经常是最吸引人也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的话题,片中关于吵架的部分,说陌生却又熟悉,鸡毛蒜皮,逃不过日常琐事。男主角的妈妈说,男人和女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男性可以暂时关闭思想,从短暂的游戏中获得快乐,这是女性做梦都想获得的能力。其实关闭大脑专注于其他事情对于女性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心还是会痛。所以,我想女性最需要的,可能是关闭大脑且不会心痛的能力把。
让我开始觉得这部片子不错的时候,是他们唱歌,有愤怒、悲伤、不满、任性以及相视而笑时溢出的隐秘的喜悦。那个时刻,他们应该明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此时更懂你。共同的经历会引起共鸣,此时迸发的爱情,无声胜有声。我们都明白要三观相合才能友好相处,但想法暂时的一致、或是身体贴近,并不能确保变化一致。在这过程中,他/她来了,他/她走了,除了自己在等待,在变老。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采取了另一种方案——探索,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有时我们就像个枕头,离别人脑袋很近,却不知他们怎么想的,因此才需要沟通。沟通方式千万种,影片的男女主角用音乐来探索两人的关系,在这过程中,他们开心了、生气了、释然了、和解了,以及日益感到对方的不可或缺。
探索意味着风险和变化,但相对于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不可预期的未来、不知道明天在哪里的未来,不是更有趣么?希望人生路上,每个人有一同探索世界的小伙伴。
文 调反唱唱
《创可贴》影评(五):纵使有一百次想掐死你,我也不愿放你走
这句流传非常广的话提醒着男人和女人他们本就属于“不同的物种”。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情感上,男人和女人之间都存在显而易见的不同。
这种不同会直接导致沟通无效。
电影《创可贴》的开头,两夫妻为洗碗的琐事吵得不可开交。
妻子Anna本是个作家,但她的书没有顺利出版,她平时只能开出租来维持生活。
丈夫Ben大概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之前的工作没有一份干得超过3个月。他闲赋在家,他的日常便是游戏,游戏,游戏。
两人都事业不顺心的家庭本身就会存在许多矛盾。而且,他们曾经失去过一个孩子,失去孩子的伤痛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爆发毁掉他们鸡毛蒜皮的日常。
但是他们还爱着彼此,所以当他们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想着逃离,而是想着修复。
既然正常的沟通无效,那么就换一种方式,唱歌。
他们组了个乐队,把彼此的愤怒、悲伤、不满都通过歌词大声喊出来。
但事实上,他们之间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暂时搁浅了。在一个本来情意绵绵的晚上,Anna提出了重新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导致了矛盾大爆发。
孩子流产曾经给这两人心上留下了沉重的伤痛。对待这份伤痛,男人和女人的处理方式并不一样。
en可以通过玩游戏或者别的能让自己开心的方式,将这份伤痛转移或者变淡。
但在Anna这里,伤痛会长久地盘踞心上,影响日常的判断和情绪走向。
就像《他和她的孤独情事》里的夫妻,孩子离世让这个家庭忽然变得残缺不全,但丈夫选择move on,妻子却日夜沉浸在悲伤里无法抽离。
他们的悲剧在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无法同步,也没有做到互相理解。
幸好Ben和Anna还没到达无法挽回的临界点。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思维差异并不是不可调和,只是需要给情绪找一个出口,给对方多一份理解。
能在茫茫人海里遇到那个对的人真的很难。
两人相伴一路走来,经历过高潮与低谷,如果因为出现了矛盾就将对方当作不合脚的鞋丢掉是不是太可惜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