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己一直在部队工作,和家属两地分居,孩子一直放在姥姥家带着,无暇顾及。转业回地方后,六岁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我们身边。
在自己带的过程中,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自己看的非常的不习惯,开始对待孩子时,总是在打骂叫喊中进行批评管教,但是效果往往欠佳。
我们痛定思痛,想到一个办法,改批评说教为表扬。怎样表扬呢,就是对孩子的所有的言行举止、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量化打分,贴在墙上,每天对照。对于表现好的地方,给他打勾积分,表现差的地方,给他打叉减分。每天一量化,每周一总结,积累到一定的积分就发小红花奖励,到必要的时候兑换神秘大礼物。表现好的地方,积极给予表扬,在个人取得重大的成绩,如考试成绩班级前三、个人练习小提琴过级等等,我们带她出去吃大餐,给她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同大人挣钞票一样,当孩子的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兑换相应的礼物和礼品。
坚持这种方法三个月,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有非常大的改观,已经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我和家属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运用变通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会变通,就会机械地朝向一个方向钻牛角尖,往往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硬性追求表象的方向,则很容易弄巧成拙。注重变通和改变策略,就是把思路调整一下,及时从走不通的路上抽身出来,想更好的办法。在变通思维过程中,不能迷失了方向,否则就失去改变策略的意义。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固定的,需要运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以便顺利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注重变通,需要勇于尝试。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从它相反或者其它的方向试试,往往会发现会有旱路不能走水路,枊岸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往往会走得非常平坦顺利。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平坦光明的道路会感到安全一些,喜欢在大路上直来来往,往往忽略了左右两边的岔路小道。如果前面的大道横且着一道墙,那我们需要勇于尝试,绕到其它的小径和道路上,以便达到实现目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