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是为官者,从他走入仕途的那天起,他就可以不必再去耕种,而是可以依靠俸禄过他的生活。
但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他的生命,从此再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天下。
所以,当他想要离开的时候,想要去安稳度过人生最后那段日子的时候,就会上一道奏疏,乞骸骨。
顾名思义,他是在乞求自己的身体,回到他原本的生活里去。而在这之前,他的心中,只能存着天下。
因为是俸禄让他得以生存。
而俸禄来自于税收,税收自然是来自每个人民。所以他必须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在我的认知里,公众人物是与之相似的——当然,这百分之百是我自己的看法。是一家之言,绝然不是某种道德捆绑。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内心的想法。
这个定义很宽泛,无论他是明星,是网红,还是一个作者,都可以称之为“公众人物”。
他们都不必直接参与生产本身——这样说或者并不严谨,因为明星也要演戏,去参与生产影视作品。作者也要写作,去生产文章,或者故事。
但其中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直接来自于生产,而是来自于人们的关注。
这一点至关重要。
比如演戏可能并不能够带给一个明星很高的收入,但因为拥有了更多的知名度,让他们有了某种商业价值,所以他们可以获得高额的代言费用。
这些收入,固然与个人的努力相关。然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他的关注。以及与之相伴的,滚雪球一般的“马太效应”。
所以,在我心里,一个人,一旦走到了这样的地步。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他的生活,虽然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但也绝对不是全然都是他自己的了。
他就是需要在其位,谋其政的。
因为让他得以生存的,是人们赋予的。在某种意义上,他就不再是一个靠双手种一亩地,吃一亩粮的,可以自给自足,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反而,他就是要去闻窗外事,去以天下为己任。因为是“天下”给了他生活,无论他是不是愿意接受,无论是不是他自己主动的选择——当然,他也可以主动选择不接受。
也是因此,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去造福更多的人,就成了他的天职。
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道理,其实也都是三岁孩童易懂,八旬老翁难做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科学家,都能够用知识与创新带给人以方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作为。
比如演员可以在他的位置上,好好选择角色,用心去表演,让观者沉浸在荧幕中一段时间,然后被那些真挚的情谊而打动。
比如一个带货的网红,他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去芜存精,推荐给人们推荐更优质,价格也适宜的商品,节省了更多人挑选的时间。
比如相声的表演者,他绞尽脑汁去创造段子,就是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欢乐。
又或者是一个作者,他可以去孜孜不倦地传递他所学到的,他认为的,能够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富足充盈的哲学。用某种更简明易懂的方式。
总之,在自己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不随意敷衍,常常心怀敬畏。能做到这些,那么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公众人物了。
他就可以无愧地得到他的,因人们的关注而带来的收入。
这就是我对公众人物的看法。
lt;END>
文/勺布斯
微博:@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