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垃圾教育法则
日期:2019-07-11 09:16:21 作者:挪威小哥哥 来源:新90后 阅读:

垃圾教育法则

  文 | 挪威

  这是《勾搭专栏·读者回信的第 8 篇文章

  这是新90后早起推的第 92 篇文章

  @挪威小哥哥:

  挪威你好,我现在是一名大一学生,因为上的是本b类院校学费负担特别重。

  家里本来就因为家里人的病花了很多钱,爸妈也只是普通工人,挣得钱不多,也都给我们读书花光了。

  在我读书的这一年里,家里所有人都在给我压力,让我活得很不开心

  特别是现在在,压力更大了,他们都在跟我说不读了!

  我不知道怎么办!本来我又想过通过学校绿色通道延迟交学费,后面再努力兼职赚学费。

  但是最近我爸检查出来了糖尿病,家里情况不好了,知道这个情况当时 我觉得是无望了。

  我在想我可能真的必须放弃读书这个事了,可是我内心非常不愿意,不甘心。

  但是对于现实残酷,我根本无力挣扎!你觉得我可以怎么做呢?

  我非常需要听取一下意见看法

  @大一学生:

  你好哇,特别开心能看到你给我写信。

  我的邮箱里,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给我写信,他们敲下那些文字

  晚上,或凌晨,他们把憋在心里石头一样沉重的碎碎叨叨,把脑子萌萌小姐姐,壮壮的小姐姐雪花一样的思念,写下来,给我看。

  写作本身是一个治愈过程

  写的过程中,你的思维被书面化表达捋顺,问题清楚,本身就解决一半了,心里的疑虑、纠结和焦急写下来,本身就解决一半了。

  写的过程,回头看,混乱通过文字变得清晰,就是反思成长的过程。

  抖音15s又15s,朋友圈每天都有红点,那些别人家生活,那些无聊的夜晚;

  微博每天都有热搜,混乱世事,混乱骂娘,混水摸鱼。

  这种环境下,能沉下心,安静有序头脑清醒地写下自己的问题。

  很难。

  但要做难一点的事。

  所以,即使我不会回复,也希望你们可以给我写信。

  我会看,看了会笑,会哭,会触动,会开心。

  你们写了,会舒一口气,会更明白问题出在哪,会有那么短暂的瞬间,沉浸在偌大世界里的自我空间,反思、倾诉、成长。

  来写吧,欢迎

   

  聊聊今天这个问题,我给出比较明确的建议是:

  放弃读书,去工作,先养活自己。

  这条建议基于两个理由

  1、已经成年,养活自己,是义务,是天理,是理所应当。

  只是这种义务,由于我们这个社会长久以来的亲子养育习惯,被遮盖了。

  于是,你觉得,18岁,成年要上大学,学费、生活费,向父母要,理所应当;

  甚至,之后读研读博,需要钱,大概率,很多人还是会伸手问父母要,也觉得理所应当。

  我们习惯于这么做,但并不代表这么做,就是对的。

  成年的意义在于独立,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独立承担养活自己的经济责任,独立承担追小姐姐的费用

  当然,这也不代表这么做,是错的。

  正常情况下,你高三毕业,会是穷光蛋,你十二年的学习,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你付不起你要承担的大学学费。

  正常情况下,家境不至于很惨,供养你上大学,父母不至于去要饭,不至于让你成为把整个家庭拖入极端贫穷的恶源。

  这时候,你拿父母的钱,上大学,没人会说你。

  你无需愧疚,拿着这笔钱,大学里,生猛地读书,生猛地恋爱,生猛地成长,这是对未来投资

  也有例外

  例外就是这封信说的情况,很现实,很无奈

  家境不好,学费负担特别高,家里还有人生病,而且是两个人

  这时候,你高额的大学学费,可能是家里人一年的伙食费,或者治疗费。

  你选择读书,家庭付出代价是:饥饿贫困疾病

  这已经跌出正常人正常生活水准底线之下了。

  意味着,用榨干家庭和父母的方式坚持接受大学教育

这种理念确切来说,这种执念,我的认知里,是一种很垃圾的教育理念。你,是整个家庭的恶源。

  医学上,如果你身上长了某个东西,会损害健康,把整具肉体拖入病态,基于常识,你会割掉。

  投资领域,一个产业长期亏损,长期投入不见底,源源不断吸走你的现金流,基于常识,你会果断放弃。

  这是及时止损,我们都会远离恶源。

  及时止损,是一种很普通的处世智慧,是我们一生都在学习去做的事情

  所以,你父母给你压力,让你放弃读书。

  这选择,是对的,人之常情

  你已经成年,没有权利要求父母牺牲更多,生活得更平困,病得更痛苦,来满足你读书的需求

  说得更直白点:

  当父母明确拒绝供养你上大学(或者表示有很大难处)时,作为成年人,此时,读书,是你自己的事儿

  你没有权利要求父母必须支持你读完大学。

  如果真的这么想,这种想法,很自私

  很多人都看过的那个故事,一个女生,想读研,家境极端贫困,她还是坚持要读研,母亲只好去卖血供她。很自私。

  2、即使你勉强读完这四年大学,未来生活的回报,未必有你想象得好。

  让你放弃读书的第二个理由是:

  即使你勉强读完四年大学,毕业后,路未必有你想象得那么轻松

  读完大学,以你的家庭情况,应该已经陷入贫困。

  你对于钱的渴望,比任何人都会迫切。

  可读大学的投资回报率,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高。

  我见过的,有很多人,毕业,北上广深,白天光鲜亮丽写字楼,晚上城中村,基本月光,基本靠花呗信用卡,甚至需要父母每个月打钱过来养活。

  与之相反,不读大学,未必有你想得那么惨。

  大部分工作,其实不需要你会写诗,文采飞扬;会做很炫酷的PPT,口若悬河,把人说懵。

  大部分工作,要求不高,踏实,能做事态度好,自律性强,早晚汇报,别迟到,有礼貌靠谱,能支撑一个人持续成长的,其实是这些核心能力

  而做到这些,无论在哪个团队,都会受到尊重、提携;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工作完成度,都会不错

  所以,即使大学教育,也大多是通识教育,教授最基本的知识为人处世原则

  单纯学历来说。

  学历当然重要,是敲门砖,但没有重要到让你父母饿着肚子供你读书的地步

  读书,在中国文化语系里,是一件特别政治正确的事,是一件具有普遍道德性的事。

  读书人似乎可以天然地、理所应当的做一些违背常识的事情,例如混吃等死,例如啃老,例如出轨乱搞,还能找一个高尚的理由,为了艺术,为了学习。

  我极其反感这种价值观,别被骗了。

  人生任何一个项目,某种程度上,都是做生意,都要计算投入产出比,你投入的,是时间精力财富收获什么,你要门儿清。

  读书当然也一样,它不会改变考虑投入产出比这个事实

  有钱,读得起,别说读大学,花几百万留个学回来,也没关系

  没钱,贫困,家里等着这点收入吃饭治病,你拿去读书,家里人瞬间会跌到极端贫困状态,你要仔细计算,这书值不值得读。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核心功能,是训练你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可以在大学教育里获得成本比较高。

  如果你足够勤奋和细心,高中毕业,你去工作,也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成本极低

  常识比华丽词藻更重要;

  朴素价值观比炫丽无比的说教重要;

  对成年人来说,如果父母再没能力负担你,你养活自己,比一切梦想都重要。

  这个社会的美好之处就在于,一定不会亏待那些勤奋、自律、靠谱、具有极强学习能力的人。

  所以,别怕。END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垃圾教育法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