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穿得很另类的男人站在大海边,独自遥望广阔无边的大海,看起来像个诗人。
大浪拍打在陡崖峭壁上发出惊雷之声,落日逐渐变成一个巨大的圆盘,壮阔的景色令每个人都感到惊叹。
忽然,男人抬起手,众人都期待着他的发言,“啊……大海……!”他深吸了一口气,“真大!”
我们通过诗词来看世界的同时,诗词也在无声地提升着我们的气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读诗,亦是养心。
《秦时明月》里说: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
贝多芬说:
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凡之处。
《梅花落》
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
既然选择坚定自我,注定前进的路上需要披荆斩棘。直到生命尽头,犹能含笑无悔。
三毛说:
我喜欢天下一切平和、朴素、谦虚的人,无论个性是否相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竹》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愿我们处在卑微的境地时,还能守住内心的净土;面对鲜花与掌声,不忘本来的谦逊。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
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人生总是有起有落,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抬头看天。
不必埋怨生在穷乡僻壤,不必抱憾长于喧闹都市,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贾平凹说:
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常想起老师跟我说的话,“别人跟我说,如果我学会阿谀奉承,早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了。”
切·格瓦拉说:
如果说我们是浪漫主义,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的都说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我们将一千零一次地回答,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无题》
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柴米油盐,也能烹调出风花雪月。
毕淑敏说:
我知道了什么叫崇高。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智慧固然令人羡慕,但真正能激荡人心的,是敢于跻攀绝顶的豪气,是乘风破浪的决心。
曾有人问一位诗人,“你为什么写诗?”
诗人回答:“人活在世上,必须有所凭依。”
诗中张扬着的书生意气,显露着的岁月激情,蕴藏着的淳朴浪漫,都成了你的独特气质。
年华易逝,诗心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