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考上了淮南师范学院。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就早出晚归、东奔西跑地四处求亲戚告朋友为我筹借学费,最后把准备给姐姐的嫁妆都卖了,才勉强凑够我一年的学费。开学报到那天,母亲把这些东拼西凑的钱缝进我的贴身内衣,一遍遍地叮嘱我路上千万当心。父亲则站在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儿子,你是咱这穷山沟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咱全村的希望啊,在学校里别跟同学比吃比穿,但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身子。要好好读书学习,多为咱庄户人家争口气!”。父亲的声音有些嘶哑,目光深沉,窗外一缕阳光射进来,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注满了慈爱和深情。
一晃三年过去了,父亲和母亲有些苍老了,而我却慢慢长大起来。
那天在系办公室领取勤工助学金,辅导员老师递给我一封信,信封是洁白的那种,我一看落款便知道是一封家书,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阅读起来:
儿子:
最近生活学习还好吧。我和你妈妈的身体都很好,家中一切都很好,不要挂念。家里喂的几头小猪还没有出栏,只从你三叔家借了50元,随信寄去,多买点好吃的东西补充补充营养。钱少就没有跑到镇上邮局寄了,还省了2块钱的汇费。(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www.wenzhangba.com)
一家人的日子再怎么精打细算,还是紧巴巴的,咱农村穷人家的孩子,前途只能靠自己创造打拼呀。为完成你的学业,给你交费,我打算秋收后等家里的农活不忙了,让你母亲一人忙活,我到山西的小煤窑挖几个月的煤,挣点钱。
信的最后还附有一张账单,我知道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
去年收入情况:梨4000斤,卖了900元(0.25元/斤,二道贩子从中拿100元的辛苦费),苹果5000斤,卖了1000元(托你大姑父卖的,没有收辛苦费),卖鸡蛋200个得68元,卖山羊2只得80元,卖小猪3头得345.6元,你母亲卖菜得80元,我帮别人家修剪果树挣工钱150元(0.5元/棵,有300棵)。以上合计2651.60元。
支出:还银行贷款1000元,还上年借你二叔家的600元,农药309.8元,化肥108.6元,村提留300元(每人75元,4人),集资建校费每人60元共240元,修路费每人30元计120元,人情往来花销210元,共计2888.40元。收支相抵得:-236.80元。
合上家书,我心里一紧,仿佛看到年近60的父亲在危险重重、没有一点安全保障的小煤窑里,吃力地挖煤的情形,想起了母亲弓着腰挑着两筐小白菜,风雨无阻地喘着粗气朝镇上赶的背影。一想,我差点泪流满面。
回到宿舍,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如天文数字般的学费,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也像一块巨石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口。我知道这是父母土里刨食用血汗一点点换来的,多么不容易啊。作为贫困父母亲的儿子,又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