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闺女今年29了,家里里里外外都在催婚,倒是这个向来性急的老太,反而显得很淡然。
ldquo;不要太挑剔,当心嫁不出去。”
ldquo;没事,在这事上不挑剔,那要在啥事上挑剔呢?”
01
去慎重选择一个对的人,即是对婚姻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是理解为什么老人家会有这样的领悟的,或许这是她有感于自己的婚姻而发出的喟叹。
老人家年轻的时候经人介绍,初见面时觉得外形合适,便草草就嫁给了现在的先生。
比如,
有了女儿之后,老太用所有的积蓄盘下了一家餐馆,起早摸黑地经营饭店,但是他的丈夫却更享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安逸生活,即便店里忙得不可开交了,他也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喝酒醉到不省人事。
当女儿慢慢长大,她开始在女儿的教育上不遗余力地挑选好资源时,他的丈夫却觉得这是在浪费钱。
一直到现在,他还在抱怨为什么当初生的是女儿……
为什么不离婚?对于他们那一代的人来说,习惯了忍耐和克制,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一切以孩子出发,生活便无所谓其它的喜与乐,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到了白头……
可是,数十年相处下来,非但搭建不起坚韧的亲情,反而两人近乎一辈子,都活在对彼此的怨怼和冷漠中。
而今,她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对于婚姻她有自己朴素的道理:
嫁人一定要嫁一个喜欢又合适自己的,三观不正,三观不合的话,还比不上单身来得轻松。
02
余生,要和三观合的人在一起
所谓三观,无非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不合真的不能在一起,因为思想、感知全都不一样。
什么是三观不合?三观不同不等于三观不合。
但如果你说大海很漂亮,他却说淹死过很多人,很难不会引起争吵。
前阵子有部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女主陈可是个极具野心,追求金钱的姑娘,男主张超则是个踏实本分,图安逸的暖男,双方即便享受了爱情最初的热烈,但最后还是因为三观不合分开了。
陈可和张超去吃自助餐。当张超吃撑后打着饱嗝,笑谈自己可以把本吃回来时,陈可内心顿时生出尴尬和难堪,于是陷入了沉默……
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生活中不经意的细节里,因为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将爱情一点点撕扯,让另一个人渐渐心寒,退却,直至最后爱意荡然无存。
阿甘喜欢了珍妮一辈子,但在追逐她的日子里,珍妮却屡次离开他。
在电影的一开始有这样一幕,阿甘在珍妮的宿舍里,珍妮问他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阿甘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回答说:“我不是做我自己吗?”
珍妮则说她想成为一个歌手,想成名,想耀眼,阿甘还是一头雾水表示不懂,他只想成为他自己。
三观不同的人像两个相斥的同极磁极,说话永远不在一个频道,所以就有了两颗孤独的灵魂。
03
因为有太多的看起来郎才女貌的佳偶,走着走着就成了怨偶,所以,最终我们都学会了:
与他人交往,最重要的不是容貌金钱,而是你和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是否一致。
在成人的世界里,只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相处起来才会更为舒服和长久。
两个人彼此包容,彼此欣赏。求同存异,即便站在不同的角度,却望向一个共同的远方。
妈妈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却执意嫁给了当初他看起来貌不惊人的穷小子父亲,风雨半生,却始终能做到夫妻同心。
都五十几岁的人了还有性生活,热衷于给双方制造生活中的小惊喜,表露对彼此的爱意和感激。
他们的婚姻观一致,认为婚姻就应当相互包容……
所以,就算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时,他们也会能静下来换位思考,想办法让彼此达成一致。
丹佛大学婚姻与家庭研究中心的霍华德·马尔克曼教授就曾婚姻关系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研究。
他对306对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只有能玩到一起的伴侣才能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婚姻。
余生,和三观相同的人在一起,玩能玩到一块,笑能笑到一起,才不至于让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争吵的愤怒,不至于让婚姻被琐碎轻易动摇,不至于让笑脸一次次挂满泪痕。
04
卢思浩说:
ldquo;三观不同,一句话都嫌多。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磁场这回事,沿着三观向外辐射。有人说了千句还是拉不近距离,有人坐在对面不说话也不尴尬。你一个眼神,他大概就懂了。
频率相似的人顺其自然就会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讲几句话就像在翻山越岭,你始终到不了。”
话说,我们终其一生,不过只是想找一个谈得来、合脾性,在一起舒坦,分开久了有点想念,安静久了想闹腾一下,吵架了又立马会后悔认输的合拍的人。
有句话叫,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心的空间太拥挤,把位置留给值得的人就可以了,更何况是每日一起朝夕相处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