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明史》经典句子
日期:2021-03-05 18:29:08 作者:顾诚 来源:南明史 阅读:

《南明史》经典句子

  1、“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难以继续担任征服全国的主力是出于以下因素,第一......就是兵员少了,士气低了。第二,清朝入关初期吒叱风云的领兵大将由于染上天花,迷恋女色和内部倾轧,凋谢殆尽......满洲将领已经普遍沉浸于温柔乡中,雄心的逐渐消磨自然还要早一些。这种严酷的事实,清廷统治集团内非常清楚,尽管他们讳莫如深,闭口不言,但从对南明各派抗清势力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上都明显地看出他们越来越多地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针。战略上表现在更多地依赖汉族拥清派进行招抚;战术上不到关键时间不动用满洲兵,即使在关键战役中也大抵是让绿营兵和汉军打前阵,满洲兵将处于二线,这样既可减少伤亡,又可起到监视汉军和在最后关头夺取胜利首功的作用。” ----顾城

  2、九月初七日,张煌言在杭州遇害。在南明为数众多的人物中,张煌言的地位并不显赫,然而在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他历尽了艰难险阻,处处以大局为重,几乎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完人。黄宗羲为他撰墓志铭说:“今公已为千载人物,比之文山,人皆信之。余屈身养母,戋戋自附于晋之处士,未知后之人其许我否也”可谓定评。 ----顾诚

  3、在南明史籍中,指斥孙可望“胁封”的文字多极了,其中不少出自忠于明室的遗民之手。他们似乎从未想过孙可望提出联明抗清时大西军拥有十万左右的兵力和云南一省的地盘,求一个王爵千难万阻;后来孙可望兵败失势,仅带了一百多名官兵向清朝投降,顺治皇帝立即派人赶赴湖南封他为义王,毫不吝惜爵位俸禄。相形之下,多少可以看出清廷为什么能胜利,南明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顾诚

  4、吉水人王宠,排行第八,人称王来八,自1645年起义兵,“出入吉、赣、临、抚间,骤发倏散,踪若风云,数百里地,敌骑阻绝,士民得安定,服明服者,皆来八力也”。1646年他兵败被俘,设计伪降,盛筵款待清军,用酒灌醉,夜间召集旧部全歼看守之敌,随即换上清军器械旗帜乘船进抵新淦、峡江,清朝知县出迎,都被擒杀,连克二城。清军主力来攻,王宠兵力不敌,战败后随机应变,在旗帜上大书“追剿王来八”,在乱军中大呼“杀贼”,乘清军错愕之际溜之大吉。1647年十月,清江西巡按董学成檄调各府县兵围剿,王来八战败,死于乱军之中。 ----顾诚

  5、有一种记载说,史可法微服私访行至淮上,竟被督工头目抓去当苦力,碰上刘泽清来查看营建情况,他才扔下肩头上的巨木大叫:“学生效劳三日矣!” ----顾诚

  6、清军未遇任何抵抗,就越过了仙霞岭。不久前降清的阮大铖跟随清军入闽。行至仙霞岭下时忽然头面肿胀,其他官员劝他暂时休息,不要过关。他惟恐失去“立功”机会,坚持随军越岭。为了显示自己身强体健,他争先步行登山,对落在后面的人吹嘘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爬山还不如我这六十岁的老头。攀登到山顶,疾病突发,死于岭上。其他官员气喘吁吁到达岭上时,见他坐在大石上一动不动,呼之不应,以马鞭拨其辫子毫无反应,仔细一看,才发现他已经死了。跟随他的家人上岭、下岭,几经周折,才在附近居民家中找到几扇门板,勉强收殓。 ----顾诚

  7、许多人轻信了封建史籍对大顺军的污蔑之词,断言李自成进京后领导集团腐化变质,丧失民心,终归失败。这种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且不说不少亲历甲申燕京之变的人士记载大顺军在京期间纪律严明;就以时间而言,三月十九日大顺军进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吴三桂率部叛变回军攻占山海关,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离京平叛,其间最大时限为二十三天。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肇建伊始欣欣向荣,若干年之后壮志消磨,出现文恬武嬉的局面;却没有听说过在二十天左右就腐化得丧失战斗力的。 ----顾诚

  8、“明之绅士,大约荣利禄,趋声势,私妻子是计耳。宁有君父之戚,家国之感乎哉!故闯至则降闯,献至则降献,一降不止则再,其目义士皆怪物耳! ----顾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明史》经典句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