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 :1、情境层面(时空接近性、重复曝光);2、个体属性层面(外表吸引力、相似性、自尊); 3、个体行为层面(好感的传达) ----戴维·迈尔斯
2、如果他人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相似,我们会觉得得到了回报,因为我们假定他们也喜欢我们。我们尤其喜欢那些被我们成功说服,从而开始认同我们观点的人。 ----戴维·迈尔斯
3、记忆的重构使得我们能改变自己的过去。 我们都有一个极端的自我,它改变我们的过去使之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 ----戴维·迈尔斯
5、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和长久。 ----戴维·迈尔斯
6、当毛毛虫变成蝴蝶时,它认为自己‘小’时候是蝴蝶而不是毛毛虫是很正常的。成熟对我们所有的人撒了谎。 ----戴维·迈尔斯
7、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戴维·迈尔斯
8、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戴维·迈尔斯
9、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更准确地说,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埃略特阿伦森
10、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戴维·迈尔斯
11、婚姻促进幸福感的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已婚者更可能享受一种持久的,支持性的,亲密的人际关系,且更少的感到孤独。还有一个更实际的原因,婚姻提供了配偶和伴侣的角色,这可以提供自尊的额外来源。 ----戴维·迈尔斯
12、处于公平关系中的人们往往满意度更高。那些认为其关系不平等的人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占了便宜的一方会觉得内疚,而被占便宜的一方会感到愤怒。 ----戴维·迈尔斯
13、宣泄并不能排解愤怒,只会火上浇油。所以在面对自己愤怒的情绪时,转移是比宣泄更好的办法。 ----戴维·迈尔斯
14、我们容易试图在随机事件中寻找规律,这种倾向会使我们误入歧途。 ----戴维·迈尔斯
15、说服过程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信息本身,而在于它所激发个体的思维反应方式。我们的大脑并不像海绵一样能吸收干净所有侵入其内的东西。如果信息唤起了我们偏好的想法,那它就会说服我们。如果它促使我们想起相反的观点,我们可能就会固执己见。 ----戴维·迈尔斯
16、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戴维·迈尔斯
17、当我们通过某个人的行为来评价这个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不自觉的联系到这个人的人品或者性格上面去,而忽视了环境对这种行为的影响;但是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以环境为借口,而忽视了内在造成的影响。 ----戴维·迈尔斯
18、我们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们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使然。 ----戴维·迈尔斯
19、人类其实是社会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所有的文化都会赋予个体一定的角色,扮演一定的角色常常会使人们内化自己的行为。改变角色也能够改变我们的观点。 ----戴维·迈尔斯
20、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戴维·迈尔斯
21、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影响。这是驱使赌徒不断赌博的动力,也是令我们其余的人为许多不可能完成之事努力拼搏的原因。 ----戴维·迈尔斯
22、相似性产生满足感。 ----戴维·迈尔斯
23、人生的动力在于追求需要的满足(当然,一个人如何生活着,就决定了他需要什么东西)。而人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的过程就是将个人需要的追求和满足与社会需要的追求和满足不断协调,达到和谐的过程。
24、人类拥有维护正面自我形象的动机,而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辩护是其中一种。 ----埃利奥特·阿伦森
25、从众行为的原因:因为我们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赞赏,或者因为我们想要做出正确的行为。 ----戴维·迈尔斯
26、友谊和爱情根植于公平交换回报之上。 ----戴维·迈尔斯
27、如果个体没有负面的特性,熟悉度会产生吸引力及好感。 ----戴维·迈尔斯
28、聪明的父母通常不是下命令,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到了洗澡的时间了,你想要盆浴还是淋浴?” ----戴维·迈尔斯
29、罪恶不只是美好世界中坏人的行为,而且也可能是强有力的情境诱使人们对谬误的从众或向残忍屈服投降的结果。 ----戴维·迈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