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古以来,建立一个王朝很难,毁灭一个却相对容易得多,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不是没有来由的。 ----当年明月
3、他是有理想,没道德,有文化,没纪律的复合型人才。 ----当年明月
4、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当年明月
5、所有的场景,荒唐的、奇异的、不可理解的,都在上天的眼里。 ----当年明月
6、终日谈论忠义,又有何用,现在才是展现忠义之时!报国杀敌,死而不弃!
能够进城的只有两种人,胜利者,或是尸体! ----当年明月
7、“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于谦
8、伟大这个词用在郑和身上是绝对不过分的,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中国人的海上传奇,在郑和之前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当年明月
9、强而不欺,威而不霸,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节和底蕴。 ----当年明月
10、某年11月4日
①、仁不带兵,义不行贾。
②、成为名将的步骤:1、理论知识;2、实践;3、冷酷;4、理智;5、判断;6、坚强。(隐藏条件:运气) ----当年明月
11、政治家除了整人外,还要整国家。 ----当年明月
12、总而言之,责任是有的,疏忽是有的,故意是没有的。 ----当年明月
13、“我能放牛,就不能读书吗? ----当年明月
14、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 ----当年明月
16、从黑暗和邪恶中走出来的朱祐樘,是一个光明正直的人。
所以我给了他一个评价,是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无法得到的最高评价:
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1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当年明月
18、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19、文官集团特点如下:
一、 饱读诗书,特别是理学,整日研习所谓圣贤之道。
二、 坚持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原则,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一部分)。
三、 擅长骂人,掐架,帮派斗争。
座右铭:打死不要紧,青史留名在。
要说明的是,这不过是文官集团的一般特征,也不是否定文官集团的积极意义,实际上,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优秀文官是严于律己的。
20、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朱瞻墡重申了皇位是朱祁镇不可分割的财产,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朱祁镇则高度评价了朱瞻墡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21、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22、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当年明月
23、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 ----当年明月
24、政治的最高技巧,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妥协。 ----当年明月
25、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当年明月
26、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27、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当年明月
28、“此次攻城,由我亲自督战,志在必取!一鼓令下,附城!二鼓令下,登城!三鼓令下未登城,杀兵!四鼓令下未登城,杀将!”
29、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大致如此吧。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逝世,年五十八。
30、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特征,就是自认为聪明。 ----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