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关大宝法王噶玛巴的名言
日期:2018-12-16 17:22:01 作者:大宝法王噶玛巴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有关大宝法王噶玛巴的名言

  1、我们对世间的一点小事
都会执著,更不用说其他了,
无论如何,世间一切事物就让它去吧!
它要怎么就怎样。不要太看重世间的一切。

  2、一切修持的重点并不是在于物质,而是完全在于心量及动机。有时我们会想做广大的供养,但却没有丰富资源,仅能做些微小的供养,也因此让自己感到失落,甚至失去勇气信心;其实真正的供养,并不是在于外在的物质有多丰盛,而是在于自己的心量有多广大。

  3、不再用我们的眼和心,去在别人身上找错误,所以不如好好的,审视一下自己吧!

  4、很多时候,我们都看不见自己的过患,
还以为自己是修行人
其实你可能只是外表相似而已。
重要的是,任何时候,你要问问自己:
我现在做的有意义吗?
对的就保持并增长不对的就立刻改进

  5、当自己遇到被疾病、非人迫害,被流言蜚语中伤,烦恼越来越强等等的时候,要想著将众生希望遇到的一切状况,都收集堆积到自己身上。在苦难的时候,要知道这是过去的业力,心里不要悲苦,反而要将他人的痛苦也承担起来。不要懈怠懒惰,要让自己的身、语尽力行善,並且祈愿一切众生获得福乐。

  6、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由这扇窗子,我们每人看到的、感觉到的都不一样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现象无常,时时观修无常。
看到苦的事,要升起慈悲;看到外界各种境相时,我们要懂得如何取捨、分别。

  7、生活这世间,如果心只往黑暗地方想那看到的只是黑暗没有希望;如果心往光明面想、看,即使只有少许的光明也能找到光明找到希望。

  8、伟大佛陀最后的教诲:「当你们发现自己贪欲引诱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自我降伏。你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为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
『心』悟,这人成佛;
『心』迷,这人可成为;邪魔。所以你们必须降伏自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9、不要对法没有确信,时而修持、时而不修,修持佛法是自己的事,不要吃一点苦,就夸大地卖弄炫耀。别人对我们作出揭发、羞辱、殴打、瞋恨等行为时,不要去响应,只要继续修持悲心。如果不能忍受一点对自己的微小伤害,也一点都不能利益到他人,那就表示忘失了菩提心的道理

  10、你也可以让照顾孩子也变成是一种修持,
你可以想:「我要照顾跟培养出、
养育出一个真正对世界贡献的一个人。」
带著这样的一个心,同时要想:
「我不是要培养一个会伤害这个世界的人。」,
带著这样一念心,来照顾孩子的时候,
这也变成是一种修持。

  11、我们平时的善恶取舍,几乎都只考虑自身的苦乐,总之自私自利,觉得对自己好不好要紧,而对他人漠不关心
这样,我们善恶取舍的范围实在狭隘、很自私、很我执。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善恶取舍的范围尽量放大,不仅是自己,其他人类、其他生命,甚至整个地球,都应该考虑进去,这点非常重要。

  12、我们定了善的一方,就要用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如同仆人一般地侍奉他。一个坚定目标的人,即是勇者;勇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你的心所带来的。

  13、不要把修行当工作,修行是没有下班时间的。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养成习惯

这不是说,要到佛堂里面去养成习惯,而是要在每天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一步一步去运用这些修行的心得,慢慢的把它培养出来,把本来就在心里的东西展现、培养出来,这样你到了佛堂里面,就有感觉

  14、我相信每个人本来都具有慈悲的潜能
但是,这样的潜能被侷限了,只用在关心跟自己有关係的人身上,对于其他人却漠不关心。就像之前提到的,直到有一天,他人的问题影响到自己时,才会有所警觉。这样是不行的。那么如何才能超越自我范畴,将慈悲的潜能完全开展出来?四无量心法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试著不要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应该要逐渐有些长进,以他人的利益为中心。这样的思维,才可能让我们进步。

  15、人很难知道自己的毛病,而非常容易觉察别人的毛病。
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修行的人,见到别人的毛病,
会回过头反省自己有没有,拿别人做自己的借镜。

  16、譬如在工作的时候,你会观察「我的动机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可以慢慢地改变自己或者调整自己的心情,或者与人相处时,
你会试着、懂得佛法的应用,你会随时观看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功课,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个才称之为「佛法」。

  17、自己不想修,
懂得再多方法也无益处,但若真的想要修持,
就不要只把「慈心」与「悲心」挂在嘴边;而是应该认真实践,或至少也该尝试一下。

实际的观修非常重要!不然有时我在想,
别说「观修慈悲心」了,就连尝试都不尝试的话,
那就更别提「实修」了。

  18、身体上无论多么完美,都无法带给你长久快乐,或是支持你度过生命中的起伏。能够支持你的,是你自己善良想法崇高的心。 ----《崇高之心》

  19、一帆风顺时,谁都是好人
但遇到逆缘时,才分得清谁是真善良!
如果真的是心善,任何情况都能保持住善,
但若有些人只是暂时的善,遇到逆缘时,就会原形毕露。
当我们遇到逆缘中的大逆缘时,例如恩将仇报时,还能做到修持,就是最好的行者

  20、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我们的心太混乱了,无法平静下来,因此我们想要得到快乐却总是得不到。
我们以为快乐就是买一台新车、
买一间富丽堂皇豪宅
或者找到一个伴侣结婚过日子
但是你会看到,有些人这些全都得到了,
但也没有真正快乐过。

  21、说他人过错,马上就成为自己生起烦恼、
增长烦恼的因与缘,也令他人生起烦恼。
而烦恼的因与缘,就是堕入三恶道的因与缘。所以请不要作殃祸众生的事,
我们本应尽量的去降服自身种种烦恼,
不令生起烦恼的,
然而自己的烦恼不但未能息灭调伏,
反而更到处说他人的烦恼,
这真是非常的不适当

  22、我们活在幸福中,却寄望着得到幸福。

  23、要把你所遇到的障碍
都当成是佛道上的庄严

  24、很多人的一生,只是在模仿他人、过着他人的日子,从未想过自身的价值责任

  25、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向外去得到什么神通
修行的目的,是降伏烦恼,调伏自心,
如果符合这样的目的,而得到了成就
那是值得开心的,但如果不符合这样的目的,
就算得到了某些成就,也不值得去重视
因此,真正的成就,就是烦恼减弱。

  26、我打从心里向大家说,如果只为今生利益而没有任何善的意念,那所做的一切也只是浪费心力罢了。

  27、我们的心经常像一个总是在高速运转的马达一样,但事实上,它并不需要如此,有时我们需要关掉马达让它休息一下。

  28、不管面对的人有多复杂、事有多烦人, 保持自己心的圆满宽广最重要。 心美,看什幺都顺眼!

  29、过去都已经消逝,
因此不要将心力耗在过去之上,
即使你早上是作恶多端坏人,但下午仍有转变机会
就算上半生作很多坏事
代表下半生不能透过忏悔去行善,
这都是源于无常之理,才可以去转变,变得更好!

  30、我们都很重要,且因为重要,所以会有责任,一旦认知到自己的重要性,就必须要有责任感
我觉得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人的行为或心态,可以影响到整个世界,所以我们都有拯救世界的责任,我们都有利益众生的责任,
这并非是在空谈一种理论理想,而是说明这种我们天生具备的承担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关大宝法王噶玛巴的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