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2、七国的天下 我要九十九 ----《天行九歌》
3、人处疾则贵医。 ----《韩非子·解老》
4、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有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有不能胜。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离硃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故明主不穷乌获以其不能自举,不困离硃以其不能自见。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圣贤之朴深矣。古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明于尧不能独成,乌获之不能自举,贲育之不能自胜,以法术则观行之道毕矣。 ----《韩非子》
5、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韩非子》
6、我知道他一向很酷,但是他需要用摔别人心爱的杯子来证明吗? ----《天行九歌》
7、在这个世上,有些事情看似有利实则无利,看似劣势时择优势。 ----《天行九歌》
8、子房,你真是宝。哈哈哈,如果你是个女人,我一定把你娶回家。 ----《天行九歌》
9、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韩非子》
10、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从,子必危矣。 ----《说林》
11、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韩非子》
12、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
13、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白公好士而乱荆。其好士则同,其所以为则异。公孙友自刖而尊百里,竖刁自宫而谄桓公。其自刑则同,其所以自刑之为则异。慧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 ----《说林》
14、主上不神,下将有因。事有不当,下考其常。 ----《韩非子 扬权第八》
15、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 ----《韩非子》
16、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韩非子·心度》
17、危道:一曰,断削于绳之内;二曰,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五曰,危人于所安;六曰,所爱不亲,所恶不疏。如此,则人失其所以乐生,而忘其所以重死。人不乐生,则人主不尊:不重死,则令不行也。
18、严家无悍勇,慈母有败子。 ----《韩非子·说难》
19、鲁季孙新弑其君,吴起仕焉。或谓起曰:"夫死者始死而血,已血而衄,已衄而灰,已灰而土。及其土也,无可为者矣。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吴起因去之晋。 ----《说林》
20、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21、巧诈不如拙诚。
22、想见我 或是不想见我的人,终于 还是要再见面了。 ----《秦时明月之天行九歌》
23、这世上的事情,有的时候看似有利实则无利,看似劣势却是优势 ----《天行九歌》
24、"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念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说林》
25、纣为长夜之饮,欢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乃使人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说林》
26、尧不能独成,乌获不能自举。 ----《韩非子》
27、故谚曰:“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鲍叔之助,此鄙谚所谓“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者也。
28、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韩非子》
29、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30、韩非:心,如果在深井,眼中的天空就会变小。
韩非:我曾经穿越岁月长河,看过到自己的死亡,你,相信吗?
嬴政:我,不相信!
韩非:死亡并不可怕,尤其对一个死过一次的人来说。每个人都会死,不是吗?
嬴政:你到底想说什么?
韩非:你刚才追问,天地间,那种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握命运的是力量到底是什么?
韩非:高山变成深谷,沧海化为桑田。夏冬的枯荣,国家的兴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测?
韩非: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天行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