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
2、无论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什么观点、什么利益、什么目的、什么动机、什么想法、什么情感、什么理念、都应该承认一点,至少一点:这是抢掠,是自私、无情、带给无数人痛苦的抢掠。征服的光荣背后,是无数的悲泣与哀嚎。 ----当年明月
3、所以他决定,以死相报,致死不休。
这种行为,不是愚忠,不是效命,甚至也不是报答。
它起源于一个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真理:
士为知己者死。 ----当年明月
4、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当年明月
5、朱棣不是那种口口声声威胁说不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之类的话的人,但他却可以保证,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头上。 ----当年明月
6、朱祁镇最终做成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的事情,这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他的先辈们有名,也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理解别人的痛苦。
7、从来不需要想起,也绝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伟大民簇的天赋。 ----当年明月
8、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当年明月
9、自古以来,读书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文人,另一种叫书生。文人是“文人相轻”,具体特点为比较无耻外加自卑。你好,他偏说坏;你行,他偏说不行;胆子还小,平时骂骂咧咧,遇上动真格的,又把头缩回去,实在是相当之扯淡。
而书生的主要特点,是“书生意气”,表现为二杆子加一根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认死理,平时不惹事,事来了不怕死。关键时刻敢于玩命,文弱书生变身钢铁战士,不用找电话亭,不用换衣服,眨眼就行。
10、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来讨论。 ----当年明月
11、为了造反而造反,为了知识而知识 ----当年明月
12、我知道,我有极为坚强的意志,我的斗志不会衰竭,我的心志不会动摇,即使与全天下人为敌,我也决不妥协。 ----当年明月
13、上天要你受苦,往往会回报更多给你 ----当年明月
14、我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我的铁蹄曾踏遍蒙古、纵横千里,但我并不是皇帝,我可以击败朱允炆十次,他依然是皇帝,但朱允炆只要击败我一次,我就可能永不翻身,沦为死囚!
15、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当年明月
16、既有翰林的背景,又是太子的班底,官运也不错,隆庆二年(1568)还当上了礼部尚书,但奇怪的是,他偏偏就是入不了阁。
在明代,这实在是个要命的问题,记得我当年小学时曾被任命为卫生委员,现在想来,那是我担任过的最高职务,虽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每天多扫一次地,却实在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为什么呢?
因为卫生委员是班委成员。
要知道,各科科代表虽说平时管收作业,实在是威风八面(特别是对我这种不爱交作业的人), 但他们不是班委成员,老师召集开会的时候,他们是没有资格去的,也得不到老师的最高指示。
卫生委员就不同了,虽然每日灰头土脸,但每当听到老师召唤时,将手中的扫把一挥,高傲地看一眼收作业的课代表,开会去也
17、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当年明月
18、杀降不详!
当年项羽不信,白起不信,常遇春不信,现在胡宗宪也不信!
毕竟失去天下,毕竟死于非命,毕竟四十暴亡,毕竟。人毕竟还是要讲点道义的!
19、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年明月
21、从黑暗和邪恶中走出来的朱祐樘,是一个光明正直的人。
所以我给了他一个评价,是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无法得到的最高评价:
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22、纯粹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们的一生,往往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他们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威逼,他们不要钱,不要女色,甚至不要权势和名声。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目标,以及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23、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当年明月
24、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当年明月
25、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收买,不是所有的人都趋炎附势。 ----当年明月
27、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当年明月
28、伟大这个词用在郑和身上是绝对不过分的,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中国人的海上传奇,在郑和之前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当年明月
29、容易出麻烦的是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换来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是极为痛苦的,因为眼前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长远的利益却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让大家丢下手中已有的钞票,跟着你去挖金矿,金矿固然诱人,但是否真有却着实要画个大问号,你说有就有?凭什么? ----当年明月
30、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此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于匹敌。
他的这一行为使得从此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割让十六州以后,中原步兵们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个大宋王朝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