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 ----苏霍姆林斯基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苏霍姆林斯基
●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意图越隐蔽,越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
马卡连柯说:“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体,是为平行教育。”
洛克说:“最简明最有效最容易的做法是把人民应该做或者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人们面前。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像榜样这样既温和又深刻地打入人们的心灵。” ----《博客摘抄》
●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练。 ----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苏霍姆林斯基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天下父母: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 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 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 自然就对了。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
●“赖以为生的职业有很多,但选择当老师绝不能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他更是一种责任,一份让知识传承,育人成才的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录》
●幸福只会给予不怕劳动的人,多年忘我劳动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应同步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苏霍姆林斯基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
●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全面和谐的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能力与需求的协调赋予人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体会和感受其中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教育不能没有热情关怀和洞察力。 ----苏霍姆林斯基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苏霍姆林斯基
●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假话连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标准看有多么“成功”,他实质上也不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道德一直悬空着。说谎和厚脸皮往往联系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知羞耻是由不肯履行自己的诺言产生出来的” 。说谎的次数多了,他自己都辨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一个人的道德也随之开始堕落了。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