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么希望有一片湖泊
清晨 风抚着我的衣衫
傍晚 暖阳渐渐撒下来
我坐在 一块大石头上
眯着双眼 闭口不言
来往的鸟儿声声呖呖
我低下头一湖云和鱼
然后我啊一待半小时
起身后十分钟回了家
想必那样我会活下去 无欲无求
●云生,浮生。(∩_∩)
似花非花飘天边,无心无欲自悠闲。
身居碧海揽天下,无牵无挂孜然然。
电闪雷鸣与为伴,狂风暴雨喜笑谈。
更喜一生不平凡,豪情不变年复年。
●虽然古希腊人并不曾在他们的悲剧里面把无欲无求、意欲背弃生存作为这些人物的心境表现出来,但悲剧所特有的倾向和效果始终是激发起观众和读者上述的悲剧精神、引出上述死心断念和无欲无求的心境——哪怕这只维持短暂的瞬间。舞台上骇人、可怕的事情把生活的苦难以及毫无价值,亦即所有奋斗、争取的虚无本质,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叔本华《论文学》
●看似无欲无求的人,一旦对某重东西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择手段的去夺取它。
●除非无欲无求,生活就很容易过 但凡你有点欲望,总会有磨难 一不小心还被整个半死
●有时候,没来由的伤感,会入侵了思绪,疏离成无欲无求的莫名,绵软着周身的神经,静谧在自我放逐的恍惚与真实里懵懂,仿佛被卸载了灵性,只随一份失忆在前行。 ----百合心语
●无欲者,可王矣 ----孟子
●空笑轮回,破冰练作,孤独寂寞,冷看三界,空空如也,佛门众生,回头择福,岸寻岸崎,颠倒我兮,成之君王,败之梁王,一世采礼,和贺赫阖,躺斜眼史,心印瘾者,何诗意居,无心无欲。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福报都是修来的,而不是争来的。
●不因痛而泪,不因悲而泣,不因想念而发声,不因情深而言爱。静默自守,无欲无求。
●西游:回归本真,即是成佛
如来佛:清净光明 无相真心
孙悟空:思维攀援 颠倒妄想
猪八戒:贪心贪色 贪食贪睡
沙和尚:无欲无求 放下出世
唐玄奘:但求真理 返本还源
●要想身体好,无欲亦无求
人性本贪婪,人间何以留 ----石广进《心情纪念册》
●没有一丝希求 因为 求不得啊!无欲无求 自在洒脱的境界 何时才能达到啊。
●已非总角,故无真无欲(总角:幼年儿童)
●通灵之物,非祥即邪,神兵利器,杀人害己。尘俗怨念,迷人心眼,抛却过往,一切归零。利器虽坚,其缘难定,生死之间,存乎一心。佛魔由心,造化由意,天地苍茫,无欲则静! ----心梦无痕
●锁心封爱,自是人世之是非与我更无与也恩怨,既断念,失初心,自是无欲无求,不朽不爱
●所谓的无欲无求,违背了人的本性。
●若想俗事不沾己,
久坐家中思无欲。
●清欢,看上去是一个很高雅的词,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最高境界。
我们时常会听到人们对于清欢的追求
可是,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清欢呢?
以前,我觉得清欢是看淡尘世中的琐事,活得与世无争,自在超然,是世间皆浊而我自清然。
是看淡一切,独乐心中芳草。于是,自认为无欲无求的过着。
然而,一年后,我方醒悟。我这自认为的清欢啊使我明明是年十八的少年却有着老人一般平淡的心,青春也毫无激情。这未免不是精神早衰的一种。
也许,你同我一样还觉得自己很脱俗,那么你真的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了。年轻的时候就安于平静,那么这一生也只能归于平静。
清欢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形如你现在所认为的平淡,如果你理解为清欢,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如果自认为清欢,那就绝不是清欢。
●你飘荡在风里 游走在水里
奔跑在无尽的荒野里
无拘无束 无欲无求
卑微如尘 死了便无人记得
你赤足前行 烈日把你肌肤灼的黢黑
旁人笑你丑陋 你头也不抬
一脚一脚 碾过所有 芒刺丛生的流言蜚语 你是自由的
正如夜行的飞鸟 不惧黑 也 不畏光 ----尤莉斯
●佛经有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此为三无漏学。 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律宗修戒,禅宗修定,最终目的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散心未必真得到安宁,心又不是绵羊,换了块草地吃草就无欲无求。 ----尾鱼《七根凶简》
●何为孤寂,我答,清风,明月,无心赏。在问,可否具体,我答,青罗,红裙,却无欲。再问,具体,我答,不得你
●“无欲、“虚心”或者“技进于道”是东方人经常使用的术语,它们代表武术家的最高造诣。真正的技艺超越了任何特定形式的艺术。它衍生于掌握自我——通过训练所达到的一种能力是,心境宁静,胸有成竹,完全与自己的节奏和环境保持和谐。只有在此刻,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
●自此风云不动,从今无欲无痴。
●岁流至今,静不再能修其身,俭不再能养其德!何也?纵观静者,愈静愈呆,容不进社圈,得不到机会,终恍恍然也!然俭者更甚,愈俭愈穷,独为其身,无帮无扶,终难成功。故尔,富者百事可作,贫之,凡事难为。巧妇虽巧,难为无米之炊。英雄虽勇,难抵一曰不餐。神佛无欲,无香难拜,凡人再能,无财难立。故尔,财无全能,但能全无财乎? ----玉祯子(鲁祯)《心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