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低低的太阳,带着神秘恐惧的斑点,照亮紫色悠长的寒凝,像古老戏剧中的演员,激流在远方流淌着百叶窗的战栗。我梦见带着迷离瑞雪的绿色黑夜,将吻慢慢地升向大海的眼睛,那奇特精力的周流和歌唱着的磷光的黄色,蓝蓝的清醒。 ----弗吉尼亚·伍尔芙
●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
●记住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维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夫在她著名的随笔《普通读者》中论述了相似的概念,她说,普通读者“没有那么高的教养,造物主也没有赏给他那么大的才能。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 ----魏小河《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
●最快乐的人不必事事尽善尽美,他们只会让大部分事情顺其自然 ----弗吉尼亚·伍尔芙
●为何男人对女人感兴趣的程度,那么远超过女人对男人感兴趣的程度?
Why are women so much more interesting to men than men are to women? ----弗吉尼亚·伍尔芙
●Growing up is losing some illusions, in order to acquire others.
为了怀抱一些新幻想,我们失去一些旧幻想,这就是成长。 ----弗吉尼亚·伍尔芙
●我们可以说:任何女人都不会像她们那样感受,那样行动的。但她们仍然是英国小说中最可爱的女人。作者似乎把我们所知道的人们的特征都撕个粉碎,然后再对这些无法辨认的碎片注入一阵强劲的生命之风,于是这些人物就飞越在现实之上。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本领。她能把生命从其依托的事实中解脱出来;寥寥几笔,就点出一副面貌的精魂,而身体倒成了多余之物;一提起荒原,飒飒风声、轰轰雷鸣便自笔底而生。 ----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
●如果有人能够挽救我的话,那就一定是你。我已失去了一切,但我仍然深信你的善良。我再也不能浪费你的生命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
●青春——伍尔芙在我们作文里的二三语罢了
时光——洛伦兹在我们试卷上的繁复公式罢了
校园——夸克纽斯雕塑前的励志名言罢了
高考——洋洋洒洒的一溜儿卷子罢了
人生——......
博尔赫斯无力指导我们
如何去生活
周国平先生
愿为爱的人提供幸福
片语之言,何谈人生
人生应如钢笔,
墨耗尽了
而它存在的痕迹还在
●初到美国看视频,我吃惊于一个普通美国女性自己盖了一座很好的房子,一个中国女人对我说:那只是美国女性的一亿分之一,但我却知事情变了,因中国有七亿女性,却连一个都没有。事实上,能独自盖出那种水准的房子的中国男性也没有,就像是伍尔夫那帮人人出现在英国,标志着女性第一次要亲自得到知识。 ----石康
●I am rooted, but I flow.
我有根,但我流动。 ----弗吉尼亚·伍尔芙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弗吉尼亚·伍尔芙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弗吉尼亚·伍尔芙
●出来找乐子的男人,碰到用情太深的女人,犹如钓鱼钓到白鲸。 ----弗吉尼亚·伍尔芙
●She looked pale, mysterious, like a lily, drowned, under water.
她看起来苍白,神秘,像一朵百合,淹没在水中。 ----弗吉尼亚·伍尔芙
●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
●真是奇怪,她想,为什么人在独处时就会偏爱没有生命的东西;树啦,河流啦,花朵啦;感到它们表达了自己;感到它们变成了自己;感到它们懂得了自己,或者其实它们就是自己;于是便感到这样一种不可理喻的柔情,就好像在怜惜自己。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她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大海;那灰白色的灯塔,矗立在远处朦胧的烟光雾色之中;在右边,视力所及之处,是那披覆着野草的绿色沙丘,它在海水的激荡下渐渐崩塌,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皱折;那夹带泥沙的海水,好像不停地向杳无人烟仙乡梦国奔流。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
●她是惊人的美。但美并不是一切。美有它的不利因素——它来得太轻易,它来得太完整。它使生命静止了——凝固了。它使人忘记了那些小小的内心骚动;兴奋的红晕、失望的苍白、一些奇特的变形、某种光亮或阴影;这些会使那个脸庞一下子变得认不出来,然而也给它增添一种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风姿。在美的掩盖下,把这一切都轻轻抹去,当然更简单一些。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
●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够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没有理性、秩序、正义;只有痛苦、死亡、贫穷。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卑鄙无耻的背信弃义行为,都会发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没有持久不衰的幸福。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旋律。 ----弗吉尼亚·伍尔芙
●很快,实验开始了。到1920年为止,许多主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乔伊斯、DH劳伦斯、伍尔夫、康拉德和福特·马多克斯·福特(英国和爱尔兰),斯泰因(美国);托马斯·曼和卡夫卡(德国),以及普鲁斯特(法国)——已经把小说中的传统彻底颠覆了。为什么不呢?当时间(柏格森)、意识(弗洛伊德和荣格)、现实(爱因斯坦、波尔、海森伯格),甚至伦理(尼采)都已全然改变,当人类开始飞行、画面开始活动、声音在空气中遥遥传递,除了尝试新事物,还能做什么? ----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弗吉尼亚·伍尔芙
●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书我也不能看,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是难以置信的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 ----弗吉尼亚·伍尔芙
●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 ----弗吉尼亚·伍尔芙
●简?奥斯汀一生未婚,留下诸如《傲慢与偏见》《爱玛》等旷世名著,临终时说:“我选择了自由……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这是上帝给我的安排,我比我自己想象中快乐很多,多过我应有的快乐。”
弗吉尼亚?伍尔芙嫁给了伦纳德,他养着她,尊重她,支持她,为她开出版社,给予她最好的照顾。伍尔芙也感叹:“最亲爱的,我想告诉你你给了我最彻底的快乐,没有人能和你相比。”然而她还是投水自杀。
可见幸福与男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人这一辈子,山迢水远走到最后,都只是“自己”两个字,而能对你的幸福负责的,也只有你自己。 ----周冲《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