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荣耀》里的一个故事逗大家一乐: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曾对老布什讲过一个关于俄罗斯“平等”观念的故事:一位农民得到一盏能够满足他任何愿望的阿拉丁神灯,神灯精灵问他,有什么愿望?农民说,你看我的邻居,田地多,家庭幸福,还有新的运输工具……再看我,我的老婆让人嫌,我的田地颗粒无收,连交通工具也没有。神灯精灵打断他问道:你是要我也给你那样的生活吗?农民说,不,我要你把我的邻居的生活变得和我的一样……
●人需要提醒自己跳出固有姿态。巴乔曾是一名站在世界足球之巅的球员,当他从绿茵场上走下来时,并没有依赖名声,而是悄悄远离世界足坛,一反常态地在他的家乡安静地过着隐居生活,跳出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他说,那才是他本来的自己。哪个才是本来的自己? ----田禾《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世界杯占据了我太多时间,疯狂的血液完全被调动。那是内心的一些欲望,或许荣耀,或许信任,或许嫉妒,或许感动。而我却又是一个伪球迷,没有追求足球本身,而是那些球星。从巴乔,到齐达内,到罗本,也许我喜欢的不是足球,而是球星身上的气质与态度。
●戈尔巴乔夫在号召搞诚实的、公开的政治的同时却在施加各种影响,甚至公然贩卖谎言(例如所谓的《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秘密备忘录》、卡廷案件等等。) ----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值得为之奋斗的民众,更多时候,他们还拥有令人尊重的“敌人”。美国如此,南非、印度、中国台湾甚至苏联何尝不是这样?没有英国人的人权理念,甘地靠绝食真能战胜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没有南非总统德克勒克的选择,曼德拉再坐27年牢也不一定能成就伟业!没有蒋经国,反对党只能在美国或者太平洋上内斗到精尽人亡;没有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可能永远是一位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莫斯科党委书记…… ----杨恒均《英雄与敌人——在“逐梦大道”上追寻“中国梦”?》
●正常,我认为都正常,在资本积累原始阶段不管谁通常都会做一些摆不上桌面的事情,布什是的,前苏联主席戈尔巴乔夫也是的,包括比尔。盖茨,在建立他微软帝国初期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黑冰》
●爱情要懂得珍惜,随着岁月加倍的珍惜。爱情不是在明月之下闲散,也不是在长板凳上叹息。 ----施企巴乔夫
●“我无法想象有哪位外交家或剧作家能把里根(Ronald Reagan)在日内瓦峰会上对戈尔巴乔夫讲的那番话说得更精彩:让我告诉你为何是我们不信任你。这些话坦率而严厉,虽然不中听,但也发出了在信任的基础上拥有一个新的开始、建立一种新的关系的明确邀请。” ----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所致的悼词》
●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告诉我们,所谓的民主变革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特别是在千百万人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毫不奇怪,许多人都在越来越经常地问自己:难道真的需要这场改革吗?难道它真的是历史的必需和必然吗?而且,许多人很自然地怀着一种尊敬的心情回想起苏联时代——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劳动、休息、教育、医疗服务、必要的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问题在于,在许多人的眼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好,盖达尔—丘拜斯—叶利钦的“激进改革”也好,它们都汇入了同一的过程,尽管就目的、社会经济内容和政治推动力而言,它们其实是相互对立的东西。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的失败和垮台创造了消灭苏联和改变苏联社会政治制度的有利条件。 ----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