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善于游泳的人容易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常会落马摔伤,他们各因自己的爱好特长而招致灾祸。)善骑者堕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圣人谨小慎微,行为举动适合时宜。)敬小慎微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楚庄王养的猿猴走失了,逃进树林里,楚庄王为了寻找这猿猴,将这片树林砍伐得乱七八糟;宋国君的珍珠掉进了池塘里,宋国君为寻找珍珠,搅得池塘里的鱼不得安生。)池鱼林木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这种外界刺激不可能浸滋肌肤,渗浃骨髓,不可能留存于心间,停滞于五脏的。)沦肌浃髓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为贪养生之物而伤害生命,这就好像削足适履,又好像削尖脑袋去带小帽子。)削足适履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在那时,夏禹吃一顿饭有可能被打断十次,洗一次澡有可能三次拧干头发起来处理事务,他就是这样劳累、忧虑为人民服务)一馈十起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鲁阳公与韩国结仇交战,战斗正处难分难解、太阳西沉之时,鲁阳公挥戈大喝,太阳竟为之退避三舍。)挥戈返日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私,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俱。 ----刘安《淮南子》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 ----刘安
●这个故事说的是清朝光绪年间,具体哪一年,太久远,记不住了。
说的是山东临清州,有个人叫刘安生。他爹,是原先临清的一个武官,做到把总。
临清嘛,是大运河出河北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码头,在康乾盛世那当儿,这里是商铺林立,五行八作秦楼楚馆遍布林立,就是远在江南一带的大商人,也得到这里来做买卖,端的是个花花世界,被称为“小南京”。
无论是康熙爷六下江南,还是乾隆爷南巡六次,都是打这里停靠御舟。因此,各衙门和街面上,建筑也是干净严整。
可后来白莲教大起义,加上江南闹长毛、北方闹捻子,大清国国事日衰,朝纲不振,曾文正公横空出世,带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诸位大人,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平定长毛及之后的捻军起义,气息奄奄的大清国,才又延续下去。 ----齐州三爷《古玩笔记》
●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 未尝闻也。人尽其才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由此观之,法度者,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由此看来,制定法度,是用来反映百姓的习俗,应当宽严缓急适度;器械用具同样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使之适宜使用。)因时制宜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洗头的热水准备停当,头上的虮子虱子就会互相吊唁;大厦落成,燕雀就会互相庆贺可以筑巢了,这忧乐各不相同。)燕雀相贺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 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过去夏鲧修作高的城墙来防范,但结果反而是诸侯叛乱,海外各国也都生狡诈之心。禹看到这点,就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散发财物,焚烧兵器盔甲,广施仁德,结果四海臣服,夷族纳贡,禹在涂山会见成千上万带着玉器锦缎来朝会的诸侯。)化干戈为玉帛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 ----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 之此,其德不亏。(居高临下而不失所秉之“道”;遭遇危机而勿忘玄妙之“道”。能保持这“道”,他的“德”就不会亏损)居高临下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生死 ,不是别人给的 。我等你来 ,是想和你做个了断, 没有这个了断,我不会收起这块匾。 ----《镖门》
●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殷高宗武丁居丧,三年内闭口不言,四海之内随之寂然无声;但一旦他发布号令,便震撼天下)寂然无声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狡兔得而猎犬 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刘安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趼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手足重茧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毁坏池塘来捕取龟鳖,掀掉房顶来捕捉狸猫,掘开内室来捕捉老鼠,割开嘴唇来治疗牙齿,不论是桀跖这样的凶暴者、还是谦谦君子都不会做这种蠢事的。)发屋求狸 掘室求鼠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等到一旦遣散车马,停撤宴饮,心里就会感到惆怅若有所失。)若有所丧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 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夏禹到南方巡视,渡过长江时,一条黄龙游出水面并将夏禹他们所乘坐的船托起,船上的人都吓得神色大变,可禹却恬然地笑着说:“我受命于天,竭尽全力为百姓操劳。我活着是寄寓天地之间,死后是回归自然大地。哪里值得我为生死而来搅乱平静的心境!”)生寄死归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兵甲,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所以圣人不看重一尺长的玉璧而珍重一寸光阴,因为时机难得而易失。)寸阴尺璧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依着西高东低的地势,所以江河流水也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但这必须要经过人对江河的治理疏导,才能使水顺着河道向东奔流)放任自流的出处 也作任其自流 ----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 相与危坐而称之,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乱世的昏庸君主,总要将自己所有一切的由来粉饰得高深莫测,以此来抬高自己;而求学者被他们的观点所迷惑蒙蔽,尊崇他们听到的传闻,便聚在一起正襟危坐地称道着,挺直颈脖诵读着。这就说明这些人分辨是非的界限不明确。) ----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所以九州是不能用顷亩来计算的,八极是不能用“道里”来计算的,泰山是无法用丈尺来尺量的,海水是无法用斗斛来量度的。)海水不可斗量的出处 ----刘安《淮南子·泰族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