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达照法师15句经典名言
日期:2018-05-07 22:32:06 作者:达照法师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达照法师15句经典名言

  1、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行人也会遇到疾病、灾祸或不如意境界,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果报。修行,是要修正我们的心、修正我们的行,是从自己内心开始改变,让它越来越清净智慧慈悲,从而让自己的果报越来越清净圆满。学佛不等于“变身”,立刻就无病无灾、诸事顺遂,这是误解佛法,不明白什么是修行。

  2、安福寺04安福利生--:1.人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助人,一只用来助己。利人乐己,成人达己。2.幸福爱心的产出,播种爱心,才能收获幸福。3.最应该感激两种人:一是指出你缺点的人,二是示予你真理的人。4.心清月明,意净天青。清净者,众妙众美之源也。5.康乐就是富有安定就是祥和,不争就是智慧,无愧就是完美

  3、理上一旦悟道,身心轻松自在,只是功夫不够,所以做功夫就绵绵密密。绵,就是绵长,不间断。不是克期取证,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知道这是长远的大计,直到成佛永无疑,不怀疑,叫绵密,这叫精进心。一个念头都不能放过,时时刻刻,如鸡抱卵,这样才能够把能所一切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人我执、法我执,种种执着,在自性的天空中,消融空尽。

  4、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用归零的方法烦恼也是菩提伤痛也是阅历酸甜苦辣麻俱全,才是人生自然本味。缺少任何一味,终究是一种缺陷,终究不够圆满。当人生的暖春、炎夏、凉秋、寒冬一一变幻时,告诉自己不要再执著。当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在你面前一一展现时,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人生一个常态

  5、安福寺04安福利生--:在修行上,佛又告诉我们,这一生有意义事情,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命,包括改善我们的身体状况思想状况和行为状况,如果这三种都得到改善了,就叫“众善奉行”!(摘自《退一步并不难》达照法师/著)

  6、安福寺04安福利生--:现前一念心,即是吾人安身立命之处,时时看紧无念无生处,凛然自知,则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何有情绪波动?何有是非计较?更何有顺逆分别? 唯此“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于此咬紧牙关,绵密保任,久而久之,自可虚空粉碎,彻透本来。其余都是闲言语扯藤葛,碌碌终身毫无裨益。

  7、安福寺04安福利生--:《等待》:等待是生命的主旋律,出生前等待走向世界,出生后等待上学,等待下课,等待假期,等待毕业,等待工作,等待工资,等待成家,等待生子,等待事业,等待出行,等待回家,等待就诊,孩儿等待父母回家,父母等待孩子探望,殡仪馆窗口等待骨灰……一直在等待,但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再生!

  8、安福寺04安福利生--:抱着欢喜心去看每一件事。有些事,或许第一感觉会让你皱眉,但换个思路你就会发现惊喜。把一切你认为的糟糕事当成好事来看,就会变成好事。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的事有很多,只要抱一颗欢喜心就有所收获。不要轻易埋怨,不要让埋怨形成习惯,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你就能处处收获惊喜。

  9、做每件事都要从动机效率影响三个方面考量是不是好事。动机是对自己最重要,影响是对他人最重要,效率是对事情的本身最重要。最重要的也影响最大。

  10、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为人尽量不要拿自己的长处, 去彰显别人的弱点; 也不要故意表现自己的善心, 去显示别人的恶意。千万不要自恃骄横,折腾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应该谦虚宽容,见 人有过、不要放大,尽力令其自省;见人小善,也应赞叹,令其增上意乐;念念换位思考, 以平等心、慈爱心善待每一个众生

  11、修行就是看见了有矛盾的自己,对自心的矛盾进行修改,成为统一和谐的生命。

  12、安福寺04安福利生--: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当一个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时候,他的生命将变得真正的富有。

  13、安福寺04安福利生--:如果你看到这个世界有坏人肯定是你心灵还有坏的东西。如果你看到这个世界是完美清净的,那你就拥有完美清净的身心。

  14、安福寺04安福利生--:《圆满人生》:内心是一个圆满的球,整个生命是圆满的,在这一时这一刻,无论打哪一个妄想,全体的思想,人生的境界,就在这个妄想上呈现出来了。但是任何一个妄想,都不会在生命中停留太久,打完妄想它马上就过去了,就像一个永远不停地在滚动的球一样,充满生机而又圆满不倒。

  15、心猿意马总难安,六道轮回梦亦寒。
誓愿菩提超善恶苍生度尽始心宽。

  16、安福寺04安福利生--:禅定,不是长坐不起,而是心不附物。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有。念佛,不是数量之贪,而是清净心地。叩拜,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消融傲慢。欢喜,不是只挂笑脸,而是心境舒展。 清净,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心地无着。 布施,不是拱手全送,而是积极分享; 学佛,不是研究知识,而是践行智悲。

  17、安福寺04安福利生--:《要想……就得》要想轻松,就得把肩上的重担放下;要想自由,就得把身心的束缚扔掉;要想解脱,就得舍弃尘劳挂碍;要想成佛,就得挑起生命实相。要想前进,就得提起后腿往前走!

  18、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水时,一个用黄金杯,一个用陶土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虚荣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生活亦如此,快乐源于知足,烦恼生自欲望。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取决于心态,而不是虚荣和不必要的占有。

  19、安福寺04安福利生--:《没有别的》:痛苦时没有别的,只有贪嗔痴三毒侵扰;快乐时没有别的,只有感恩奉献忏悔滋润。生活动力没有别的,只有爱欲的力量和慈悲的愿力;死亡路上没有别的,只有行为的惯性和情绪的业力。凡夫没有别的,只有自我和我的一切;圣人没有别的。只有无我的解脱和同体大悲。除了心性,没有别的!--达照法师。

  20、戒律不是束缚我们的行为,而是解脱我们因错误的行为而引发的痛苦。如果你认为戒律是用来束缚我们的,那你可能会感觉要受持这些戒律是非常痛苦的。有些人拼命地去守这些规矩,但是不懂得规矩是让他解脱,而不是让他痛苦的这个道理

  21、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宽容何来,把心打开便是,能容天下人才能被天下人所容;宽容处世,雅量容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悠悠百年唯有宽怀,方能参透人生路

  22、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这一生也许有很多快乐,也有很多痛苦,也许你的人生可以平平淡淡地度过,也许有非常多的坎坷在前面等着你,但是只要你告诉自己四个字——“心甘情愿”,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23、安福寺04安福利生--:《美的呼唤》: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事物存在也都透露出或者隐含着一份美好,并且继续着美的路线发展下去。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和尚未表现的都可以更加美好,生命的意义就是时刻都在呼唤着我们更加美好!

  24、戒是基础, 定是方法 ,慧是目的
无言说道 ,不染世法 ,远离贪着 ,一念省查 ,反复关照 ,心甘情愿地不再建立一个我来满足欲望的需求

  25、安福寺04安福利生--:幸福不是大悲大喜,不需要轰轰烈烈,是自己心灵的感受。当我们放开了成见和狭隘,在内心的宁静中去对待人和事,会发现谁的祝福温暖,谁的问候温馨,谁的握手都真挚,谁的微笑都充满善意。人生其实不苦,心纠结才苦;道路其实都在,不必计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26、如何进步?佛言: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1)观身不淨;(2)观食不淨;(3)不乐世间;(4)常念死想;(5)起无常想;(6)无常苦想;(7)苦无我想;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27、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什么法最好?》念佛参禅修密止观都是方法,而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却是不假修成的。所以,什么方法运用有效,能够断除贪嗔痴烦恼,即可以什么方法来修学,法无定法,对机者上,不必固执成见而反自障碍啊!为啥不能住于正念?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自己是否就在修行的路上呢!

  28、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学任何佛法之前,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够发起菩提心,即发心修学完整的佛法,立下长远的目标,一定要了生死、度众生,再一步一步去学习,学一点感受一点,也不会停留在任何禅定境界里,会继续往前走,直至圆满菩提,我们就慢慢能体会到生命的全部内涵受用无尽。

  29、安福寺04安福利生--:对一切的人和事,是否如你所愿,都不要有怨气,因为“怨”是情绪五毒之根本,只要生起:怨、恨、恼、怒、烦,疾病就会来找你。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权利,你怎么对待,那是你的选择,不要把别人的问题,拿来惩罚自己。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达照法师15句经典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