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法国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关注主题就是前一代法国知识分子在道德上的失当。毕竟索尔仁尼琴并不是第一个细致描写古拉格及其恐怖的作家。1968年,阿图尔·伦敦(Artur London)再一次叙述了50年代的捷克审判秀;在他之前,是赫鲁晓夫自己。 而在此之前,还有40年代的维克托·克拉夫琴科(Victor Kravchenko)和戴维·鲁塞(David Rousset),他们详细揭露了“集中营”的运作方式。 ----托尼·朱特《未竟的往昔》
●"If you live among wolves you have to act like a wolf."
“如果你与狼群一起生活,你得要像它们般行动。”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最可贵之处,在于他真诚地信封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并希望通过和平竞赛而不是流血的、你死我活的方式,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来实现世界大同的梦想。在美国访问期间,他曾和尼克松为了不同主义孰优孰劣的问题发生争执,到了酒桌上,赫鲁晓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到99岁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我们着什么急!”
赫鲁晓夫没活到99岁。 ----金维一《带着偏见上路》
●我们曾把你们打上月球,但你们却在烹调香肠上击败我们。
英文:We have beaten you to the moon, but you have beaten us in sausage making. ----赫鲁晓夫
●有些是不需要辩解的。说上海男人女人如何如何当然是一种夸张的以偏概全,就好像人们说中国人勤奋、意大利人热情、德国人缺乏幽默感一样。以偏概全有如卡通人物造型,加粗赫鲁晓夫的眉毛,突出爱因斯坦的鼻子,求的不是科学的吻合而是艺术的神似。 ----龙应台《啊,上海男人》
●美国在越战时期,大量使用安装了偷窥相机的第一代喷气式无人机“火蜂”来侦查敌情,其斗胆侵我国界,即被我军神勇击落数十架。但至少体现了无人机的另一个价值,让别人抓不住把柄,偷窥玩脱还能耍赖。想当初美帝U2折翅,被赫鲁晓夫怒斥的窘境,山姆大叔一定历历在心。
——o(╯□╰)o“龟儿子滴扬基佬,老子人赃俱获,你耍赖个锤子!”
至少这无人机是不会说话的嘛! ----《军武次位面》
●无论你们接受与否,历史与我们同在。我们将会消灭你们。
英文: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history is on our side. We will bury you. ----赫鲁晓夫
●"Bombs do not choose. They will hit everything."
“炸弹会攻击任何东西,不会选择性攻击。” ----赫鲁晓夫
●美国在与苏联的军事、政治对抗中依然全面处于下风,而这时的中国同样与赫鲁晓夫统治的苏联分道扬镳,两个苏联共同的“敌人”开始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这也为10之后中美关系的解冻埋下了伏笔。这是一个没有真正的敌人与朋友的国家,这是一个一切以自国利益为核心的国家,这就是美国。 ----董磊《战后经济发展之路 : 美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