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有多少脑袋就有多少种思想,那么有多少心就有多少种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
3、弗龙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十分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决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当他走近她的时候,他的美丽的眼睛放射出特别温柔的光辉,脸上微微露出幸福的、谦逊而又得意的微笑(列文这样觉得),小心而恭顺地向她鞠躬,把他的不大而宽的手伸给她。 ----《安娜·卡列尼娜》
4、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不必要地压抑他自己最高等的精神力量——对像他一样的生命的同情和怜悯——违背他自己的感情去做残忍的事。
5、理想有胜于现实的地方,现实也有胜于理想的地方,
唯有把两只融为一体才能获得完美的幸福。
9、你能否做到——
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粗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迂腐,活泼而不轻浮,直爽而不幼稚…… ----《战争与和平》
10、请不要随意玩弄女性,她们只有一颗心,很脆弱,要玩就玩她们的奶子吧,有两个呢。
11、如果那些邪恶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成为一种力量的话,善良正义光明的人,也应该这么做。 ----《战争与和平》
12、她爱您,真的很爱您,她一心想为您做点儿什么,哪怕是一件消极的好事。 ----《复活》
14、列 夫·托尔斯泰说:“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 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15、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复活》
17、现在无论他在想什么事,也无论他在做什么事,他的一般的心境总是这种怜惜和感动的心情,而且不但对她一个人如此,对一切人也都是如此。这种心情似乎在涅赫柳多夫的灵魂里开辟了一道爱的激流,原先这种爱找不到出路,现在却向他遇见的一切人涌去。 ----《复活》
18、托尔斯泰说:“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 ----《文学回忆录》
19、我们只有离生命越远,离真理才越近。 ----《忏悔录》
20、All happy families are like one another;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21、娜塔莎对自己说的话很不满意——她觉得没有说出她在这一天体验到的充满热情和诗意的感觉,而她又想把它倾诉出来。
“我理解她。”安德烈公爵想道。“不仅理解,而且我也喜欢她的这种精神力量,这种真诚,这种坦率,她的这种仿佛受到肉体束缚的灵魂,我就爱她的这个灵魂……爱的那么强烈,那么充满幸福的感觉……”突然他回想起了他的爱情是怎样结束的。“他根本不需要这些。他根本没有看到也不理解这些。他只看见她是一个漂亮的和色彩鲜艳的姑娘,并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与她结合在一起。而我呢?直到现在他还活着,生活得很快活。”
安德烈公爵好像被人烫了一下似的,急忙站起来,又开始在棚子前面走来走去。 ----《战争与和平》
22、人的肉体力不从心,精神却无限自由。 ----《福音摘要》
23、“我在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我心里察究,如何用美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中当行何事为美?” ----《忏悔录》
24、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总是各有各的不幸。遭受突如其来的厄运的,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看看周围,你就能驱除心理的阴影,找到生活的勇气,找到业已失去的人生方向。
25、太阳已落了,天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星开始闪烁;刚升起的满月在天际撒下一片绯红的火光,一个巨大的火球在灰蒙蒙的暮霭中神奇的荡悠着。天色发亮。暮色浓了,可是夜还未降临。 ----《战争与和平》
26、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安娜·卡列尼娜》
27、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自己的周遭环境,就开始用作家圈子特有的观点来看作家生活,完全磨灭了我过去为改善自己而作出的努力,这些作家的观点为我奢侈糜烂的生活提供了辩白的理由根据。 ----《忏悔录》
28、我以为,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大家的活法其实都一样,都是按照人生存的基本原则在生活,这种基本原则不仅与教义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大部分与之背道而弛,教义不参与生活,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从来不涉及教义,个人生活中也不能参照教义行事。这种远离生活并独立于生活之外被信奉着的教义,即使涉及,也应该被当作一种表面现象,与生活没有丝毫关系。 ----《忏悔录》
29、一切暴力都可以不经斗争使对方屈服,却不能使对方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