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之,对任何国家来说,如果民众不是普遍自由的,那么任何关乎社会平等的许诺与展望,都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每个时代都有此一时代的心灵。它是一个集合,时而幽暗,时而光明;时而狂躁如魔,时而慈悲如佛。能决定它的,不是某一位身居高位的“心灵的船长”,而是所有“闹闹嚷嚷的乘客”。 ----熊培云《西风东土》
●我能想到最痛苦的事,就是和这个制度慢慢变老。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我们身处虚空,又来自无穷 ----熊培云
●我将用心于此生此地,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圆满,这是我的土地,我必让它自由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在民主国家,生命是自己的;在专制国家,生命是国家的。 ----熊培云《西风东土》
●在这个由恐惧和贪婪的人性搭建起来的世界,人不能大到胀死自己,也不能孱弱到活不下去。 ----熊培云《西风东土》
●百余年前,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HenryW.Longfellow)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能读懂每个人秘藏的历史,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发现他的哀伤和痛苦,所有的仇视也就放下了。” ----熊培云《西风东土》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万念俱灰,一念永抱。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无可限量,无可求告。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予兮予兮,不负同牢。 ----熊培云《天命昭昭》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作者熊培云在文中说到:“如果自己未得解脱,就不要面对公众写字,不要去说悲观的话,因为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揉造作的绝望。” ----伊心《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嘲笑不只是一种生活权利和思想权利,而且是一种政治权利。它激起民众对政治人物的严苛的监督,让人民在沉闷的政治氛围中透一口气。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地广人稀,街道荒凉。想来想去,就觉得中国街道不是太拥挤了,而是显得有点冷清。它需要有更多的人道,期盼更多的人来,带着对知识的热忱与对理性的信仰,带着心底的温暖和瞳孔里的爱。一个没有学会彼此尊重与担当的民族,是不可以奢谈幸福的。 ----熊培云《思想国》
●我知道,如果失去了手中的笔,我将惶惶不可终日;如果失去了自由思想的权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世界虽小,却装得下无尽的阴差阳错。 ----熊培云《西风东土》
●这些年我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回到故乡,不是因为我不自由,而是因为我情愿不自由。而我内心知道,这种心甘情愿,很多时候并不是选择,更像是逃避。因为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故乡近乎一种先验式的存在。赞美故乡,仿佛是赞美一种神秘主义。 ----熊培云《追故乡的人》
●人有时候会想念一些东西,是因为能在那些东西上感受到自己的命运。 ----熊培云《西风东土》
●以己任为天下,为自由而担责。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愿岁月不负天地,愿此生辽阔高远。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我同样相信,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困顿中前行的人们,将来总会有一天站在自由而幸福的彼岸会师的。我不要天堂,我只要底线。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其实我知道,上帝对我最大的仁慈就是让我中不了奖,这样我就会见坏就收,而不至于沉迷博戏,浪费生命。 ----熊培云《西风东土》
●这些人很早就对人生有个计划性的东西,一辈子就朝着这个目标走,如果走不通,就难免有一种失落甚至绝望感,扛不住就会一死了之。 ----熊培云《西风东土》
●在人性温暖的瞳孔里,国界并不存在。 ----熊培云《西风东土》
●那些久远的几近忘却的记忆,只因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了呼应,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熊培云《西风东土》
●事实上,从我意识到我要守住自己的“第六中自由”时开始,我便想着做这样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网。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无法笼统地说一个人是“好人”或“坏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事件中我们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而当我们从自由人的角度痛惜他甘当刽子手时,也不等于我们宽恕了他的罪行。 ----熊培云《西风东土》
●每个圈子都有每个圈子的局限性,作为时代观察者与思考者,如果想了解更多,你就得不断地离开原有的圈子,走进更广泛的人群,倾听更多的声音,梳理出更多的思路。 ----熊培云《西风东土》
●每个人都应该自由思考,而且只能通过自己思考,每个人都只能通过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获得触摸世界的经验。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存在于同一群人质之间的所谓平等,天下所有奴才都能平起平坐的平等,都不是人类意义上的真正的平等,充其量那只是一群平等的奴隶。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不死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没有对历史宽厚的接纳和对前人智慧劳动的尊重,忽视人类生活在文化与记忆之中,忽视人对过去与未来的高贵怀想,那么现代化就会掏空意义,沦落为一种庸俗的拜物教。 ----熊培云《思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