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反其道而行之。可我怕我不再爱你,你也不会爱我。
那样我们才是真正的失去了联系。毕竟只是我在努力维持而已。
●当遇到困难时,人们的本能反应都是加大投入:增加人手、延长时间、加大投资,这一切做法只是使问题变得越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削减。 ----贾森·弗里德《重来》
●“报复冲动”的本质特征在于时间上的滞后与延宕,将一触即发的对抗冲动硬生生的遏制住,因为考虑到失败的可能而隐忍。在隐忍的过程中,一些无能者会采取情感冬眠的方式变得麻木不仁,一些则反其道而行之,用更加激烈的情感来取代挫败感,用尼采的话来说,从无能中生长出来的仇恨既暴烈又可怕,既富有才智又最为阴毒,它是最危险的爆炸材料。
让无能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周濂《正义的可能》
●人在山中是为仙,自古以来,仙道超脱,莫不是个体感悟天地大道进而飞升,期间亲自然而远人情,故而常有人说仙人不食人间烟火。你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众生之路来证大道…… ----国王陛下《从前有座灵剑山》
●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孔子提出,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要分三个阶段:一,“入则孝,出则悌”,对父母要孝顺,对长辈要尊敬,这是家庭教育;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言语谨慎,信守承诺,与人为善,亲近仁德之人,这是社会教育;三,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前两个阶段,才能去学习文化知识,这是知识教育。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在学校接受十几年的知识教育后,再到社会上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甚至被我们直接牺牲掉了。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每天都看到一些微不足道感动,却发现自己反其道而行之,若不改正,问心有愧! ----石广进《心情纪念册》
●穷冬里的天总是变幻莫测,前刻似乎还是晴空万里,顷刻之间就彤云密布,在逐渐压低的天空中,翻涌不止。
狂风掠过长街,激起半人高的黄土。街道的上的行人对这场风雪避之不及,忙不迭扬起袖子掩风尘,加快脚步往家中赶。
家中人会提前温上一壶暖酒,新添一层窓纸。
可偌大的狐离城内,偏有一人反其道而行之。在黄沙蔓延里,油纸伞下绘青衣……
●对错误的答案,教师避之唯恐不远,必欲除之而后快。当学生的也都知道教师有这种观念,所以千方百计把正确答案献给老师,生怕弄错,搞得“师颜”不悦。雷夫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学生中征集错误答案,这真是独辟蹊径,技高一筹。大家都知道,正确与错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认识了错误的答案,才能更准确地更牢固地掌握正确答案。 ----王晓春《高科技含量的应试训练》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是一切的根源,孩子是我们外在的外显。我们松孩子就紧了。界线不清楚,划分不清,反其道而行之,屡试不耍,给他个任务玩8小时,有任务必须完成。强调这是任务。现在玩手机就是你的工作。
●文学的可靠性要求我们写作时心存这样或那样的说话对象。然而我们不是生活在旷野里,语言本身,与其传统一道辖制着我们,伴随着该语言的其他使用者对其期许的压力。我有青年时代为我的马克思主义者同事写作的经验,我有在德国占领期间为爱国主义的华沙写作的经验。也许走上移民之路是对我的拯救,因为在法国和美国的许多年我不曾为西方读者写作,而且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事实上,我珍惜我的成功,因为的确有人在羽翼丰满之后,没完没了地声言他不是众人中的一分子。我正好相反,直到与华沙政府决裂,我才真正开始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写作。 ----切斯瓦夫·米沃什《米沃什词典》
●一禅:师父,我听说山下有一种药,吃了就能生梦幻泡影,如登极乐。
师父:嗯,我也听说了,但此药很是伤身,而且只能在阴暗潮湿之处服用。
一禅:这是为啥?
师父:我也不知,之前很多施主按这药说明书上写的方法服用,后来都出事了,所以就反其道而行之。
一禅:那说明书上写的什么呀?
师父:在朝阳区域服用药丸。 ----一禅语录《一禅小和尚》
●我们都知道该如何,却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到后来才发现,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老年要寡欲少欢,青年当反其道而行之。
●越害怕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能顽强追求到的东西就不要放弃了吧
若能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人生才会精彩、成功
害怕勇猛,会失去勇气
害怕群体,会失去友情
害怕人群,会失去交流
害怕欺骗,会失去真心
害怕尝试,会失去成功
害怕光明,会失去力量
●你说要顺其自然,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