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 ----伊壁鸠鲁
●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 ----伊壁鸠鲁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伊壁鸠鲁
●哲学家们的论证若无法有效治疗人类的苦难,这样的论证是没有价值的。若是无法解除身体上的疾病,医学可谓毫无注益;同样的,若是无法去除心灵上的苦难,哲学亦是毫无用处。 ----伊壁鸠鲁
●公元前4世纪中期,也就是亚历山大时期,产生了四大哲学学派,分别是犬儒派、怀疑派、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怀疑派是这四大学派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最先的开创者是皮浪。 ----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欢娱本身并不是罪孽;但是,能带来一定乐趣的东西,同时也会留下比乐趣本身大出许多倍的烦恼。 ----伊壁鸠鲁
●我们生存时,死尚不存在;死来时,我们已不生存,所以死对我们毫无关系。 ----伊壁鸠鲁
●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的第一个门徒门采多罗斯曾这样写道,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 如果只是读场故事,我最喜欢的是这书中三个女孩的故事。 1.叛逃命运的菲菲。 2.杀死一只蜜蜂的白玛央宗。 3.欲扬先抑的月月。 菲菲对命运的宣判是如此的抗拒和激烈,她将自己作为献祭,搭上爱人路平,这场两败俱伤的爱情,她希望对抗的,不是别人,而是命运。 ----大冰《他们最幸福》
●对于那些能够反思死亡的人来说,死亡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大意?) ----伊壁鸠鲁《致美诺西斯的信》
●你要是按照自然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要是按照人们的观念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富有。 ----伊壁鸠鲁
●富裕的本质不是减轻烦恼,而是变换烦恼而已。 ----伊壁鸠鲁
●欧洲在基督教盛行前,慈悲或爱邻如己的观念根本不存在;也没有人认为肉体受苦会对灵魂有益。为提升灵性修养而放弃享乐的观念,虽已见端倪,但并未获得广泛采纳。简历在严峻纪律上的斯巴达哲学,是战士的专利。伊壁鸠鲁的享乐哲学更能代表他所处的时代:这世界和其间的一切,都是神创造来供人类享用的。希腊罗马文化都认为,享乐就是它本身的目的,从任何角度看,都绝不可能是什么应回避之恶。上层阶级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全然没有罪恶感——劳动非但不是美德,还是场灾难——他们对不及他们幸运的人漠不关心,身边环绕着供他们随心所欲折磨的奴隶。 ----伊莎贝尔·阿连德《阿佛洛狄特》
●友谊是最可靠的社会快乐 ----伊壁鸠鲁
●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源于此 ----伊壁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