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海浪
来的时候,一浪高过一浪
去的时候,一浪也低过一浪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国门外新建了赛特购物中心。正值商品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赛特以货品新奇、价格昂贵、引领生活新潮流而著称。我被大潮裹挟,又成了那里的常客。隔三岔五跑去,在光茫耀眼的货架中穿行,内心物欲横流,思绪被光鲜时髦的商品带得过山翻滚一样,似要蹦出胸腔。从此冲上名利之途,一路摸爬滚打,要过最新最美的生活。偶尔走过社科院,居然浪言浪语:如此黄金地皮,社科院这样的单位占着也太可惜了! ----杨葵《过得去》
●每至秋季,我爸都会牵上老牛,套上牛轭,装好犁铧,母亲掌舵,将田地翻卷,一个来回走两垄。我则站在一旁数数,一垄、二垄、三垄、四垄……按人口,我家有着十亩地,搁在解放前,也算是小地主,而我是个地主崽儿也说不定。犁上一天或是两天,再用耙子将翻卷的土地耙平,隔个一两天,再用耧车将麦子播种。拢共一周下来,一垄一垄的麦田便跃在土上了。
若是风调雨顺,待到来年夏天,麦田金黄,风过无垠,一片积蓄而又有力的起伏、一浪高过一浪的时节,便是个丰收年。
那当口,拿镰刀将麦子逐把收割,装车运到打麦场,老牛拉上石磙,碾上一圈又一圈,使麦穗脱粒。将碾碎的麦秸挑开,堆积成垛。剩下的麦粒再经了风扬,才装上蛇皮袋。待到一袋袋地运回家,也算了结了这个丰收年。 ----孙一圣《你家有龙多少回》
●守着宽大的叶子却有小小的秘密
亚马逊河的雨终于有了烦恼
失眠,失眠,这哗哗作响的雨季
打湿克制了一季的独木舟
在陌生的河湾上,雨追着绿色的耳朵
追着没有邮戳的问候,而雨蛙
无论有多远都能听见这落款的日子
现在已不存在渴望了
采摘果子的手,像雨蛙一样粘在树枝上
在亚马逊河的两岸,雨蛙的歌唱
一浪高过一浪的节奏,又宽又沉
但雨蛙是搬不动自已的赞歌的 ----李浔《雨蛙》
●我必定会在记忆中珍藏我青春时代惯看的风景——校园里的白桦黄了又绿了,在明亮的窗外窸窸窣窣地抖动,釉质饱满的碎小叶片将阳光折射得充满了年少无忧的欢快。金黄色的阳光被教室的窗棂切割成规则的形状,撒落在贴满了标准答案和高考信息的白色墙壁上。知了的叫声被热风吹得一浪高过一浪,白衬衣在风扇的吹动下随翻飞的试卷和书页一起不安分地鼓动着。静静停在校园门口的车,因为等待太久而被烤得好烫。天真无知的蜻蜓懵懂地停在窗台上,很快又索然无味地离去。
●我也许是给迷信“新经济”的人们泼了一瓢冷水。“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浪潮使得我们更加能够获得持续的增长,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的手段来保证每一项投资都符合未来需求的发展,换句话说,创新可以减缓经济萧条的趋势,但却不能消除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而与此同时,生产的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一旦经济衰退来临,危机传播的速度将也是非常快的。更为深入地来说,经济危机的全部原因在于单个人无法确切地知道未来世界的需求,甚至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总体也无法确切地知道当前的投资是否恰如其分地满足了人们未来的需求。 ----陆铭《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
●人总是来了又走,也不做停留。江河湖海山,从天边泛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愁。
●那个夏天一直延续似乎无穷无尽,我只记得蝉叫的声音很吵而且一浪高过一浪,穿越浓郁的树阴带着阳光的灼热冲到我的身边。可是在某一个黄昏,当我最后一次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的时候,那些曾经如同空气一样存在的鸣叫突然间消失不见了,我站立在安静中听到时光断裂的声音。 ----郭敬明《幻城》
●鞭炮点燃好运,一阵紧似一阵;锣鼓荡起欢笑,一声高过一声;幸福席卷万家,一浪高过一浪;吉祥笼罩四野,一年更胜一年。大年三十,祝你幸福美满!
●校园里的白桦黄了又绿了,在明亮的窗外窸窸窣窣地抖动,釉质饱满的碎小叶片将阳光折射得充满了年少无忧的欢快。金黄色的阳光被教室的窗棂切割成规则的形状,撒落在贴满了标准答案和高考信息的白色墙壁上。知了的叫声被热风吹得一浪高过一浪,白衬衣在风扇的吹动下随翻飞的试卷和书页一起不安分地鼓动着。静静停在教学楼下的自行车,座垫被烤得好烫。天真无知的蜻蜓懵懂地停在窗台上,很快又索然无味地离去。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在这个神圣而纯洁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会说:“我不管,我还小,我要过六一儿童节!”只有我始终保持沉默,因为本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只能眼睁睁看着装逼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想说!忽然小朋友占领了全世界,世界和平的消息传来,本宝宝表示很欣慰!
●请你原谅我。原谅我面对你的时候像个孩子,原谅我对你毫不掩饰,原谅我的任性和自私,原谅我的情不自禁,原谅我……只知道用我自己的方式爱着你。外面空中的焰火盛宴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没有人注意到这对相拥着的男女,全世界只有冯一一听到了谢嘉树的忏悔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