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她们还涉事不深,还不明白一个中用不中听的道理——不论美人丑人,都要穿衣吃饭 ----《傲慢与偏见》
●社会是种种势力造成的,改造社会需要改造社会的种种势力。这种改造一定是零碎的改造,——一点一滴的改造,一尺一步的改造。无论你的志愿如何宏大,理想如何彻底,计划如何伟大,你总不能拢统的改造,你总不能不做这种“得寸进寸,得尺进尺”的工夫。所以我说:社会的改造是这种制度那种制度的改造,是这种思想那种思想的改造,是这个家庭那个家庭的改造,是这个学堂那个学堂的改造。
[ 附注] 有人说:“社会的种种势力是互相牵制的,互相影响的。这种零碎的改造,是不中用的。因为你才动手改这一种制度,其余的种种势力便围拢来牵制你了。如此看来,改造还是该做拢统的改造。”我说不然。正因为社会的势力是互相影响牵制的,故一部分的改造... ----胡适《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我们都是时光中的过客,
你我,
不过是漫长时光中用来消遣的一个无聊小品。
●日常生活中用以判断事物的往往不是非对即错,近似常常为我们所忽略,我们只会用"像""差不多""大概""接近了"这样一系列话语来表达它。从我们的日常观念上看,根本无需为"近似"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这在大多情况下都能适用,但在涉及语言边界,哲学追问时就会有不一样的作用。
●莱萨对瑞秋童年的每一个阶段都非常珍惜,享受着万物一天天正常的演化,一种她平静接受的常态,她把它看作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她总是觉得人类经历的精髓不只是在于那些巅峰时刻,譬如婚礼的日子或者成功的到来,它们在记忆中耀眼突出,像是老日历中用红笔圈出的日子;相反,那精髓更在于不经意间走过的平凡琐事——周末下午,家中的每个成员都专注于自己追求的东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偶然相遇、联络,简短的对话也不会在记忆中长时间存留,但是这样的时间累加起来的增效作用却是极为重要和永恒的。 ----丹·西蒙斯《海伯利安》
●人的一生,
就像驾舟行船;
红尘世间,
就像江海无边。
也许是波澜壮阔,
但也许会有急流险滩;
也许是水面平静,
但也许会有浪花飞溅;
也许是顺流直下,
但也许会有触礁搁浅;
也许是扬帆远航,
但也许会有抛锚泊岸。
生命,
就是在湍急的水流中用希望支撑着前进之帆;
人生,
就是在滔天的巨浪中以勇气到达了最后终点。
●这一切演员式的动作,和现实生活里的人的动作完全两样。我来举例说明这种差别:当一个人想要领会重要的、隐秘的、深藏的思想和体验的时候,他总是离群索居,深思默考,极力要在想象中用字句来表明所想的是什么,所感觉的是什么。在舞台上,这些演员却不是这样来动作,他们在吐露心思的时分却总是走到舞台的最前部,面向观众,扯起嗓子,带着满腔热情,有声有色地宣讲自己的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体验。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
●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咋滴了,不牛逼啦
●我宁愿,多撞几次南墙,蹒跚在暗路中用毅力做导向。 ----孙子涵《易筋经》
●闺 怨
久坐镜前细细描,
无限春骚凝粉底。
走街若不被人赏,
辜负镜中用心人。
●新的贷款净额有助于加强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但随着待偿还债务的精加,新贷款中用于偿债的比例日益升高,要想保持刺激的效果,贷款规模将不得不以指数形式增长,最终,贷款增长的步伐将被迫放慢,这对抵押品的价值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如果抵押品已经完全用尽了,那么其价值的下跌将突然加剧贷款的清算要求,从而呈现出典型的繁荣/萧条的序列节律。 ----索罗斯《金融炼金术》
●去年夏天,在儿子要离开家去上大学之前不久,妻子半夜将我摇醒。
醒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有窃贼入室。自从搬到乡下,妻子睡觉就变得特别轻,一听到有吱扭声,咯吱声,或窸窸窣窣的声音,便一激灵醒过来。我会尽力宽慰她,说那是散热器在响,是地板托梁收缩或扩张的声音,是狐狸。她会说:是啊,狐狸拿走了笔记本电脑,狐狸偷走了车钥匙。然后我们躺着再听一会儿。床边一直有“紧急按钮”,但我从来没想到要按,免得惊扰什么人——比如小偷之类的。
我不是个特别勇敢的人,体格也算不得威猛,但在那个特殊的夜晚,我留意了下时间,刚过四点,叹了口气,打了个哈欠,走下楼梯,跨过我们那条不中用的狗,轻手轻脚地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检查门窗,之后重新回到楼上。 ----大卫·尼克斯《我们,一次旅行》
●说什么不是
我想用诗书写人生
可是人生
不易被诗书写
皆因,人生太长,诗太短
一不为意
错把句号用上
从此,小命也呜呼了
赔本的事
最好还是别干
我想说
自己很有理想
可是理想
与现实之距离相当遥远
要实现
又没愚公那股精神
就怕,这副瘦小身子骨
折腾不起
我想说,自己是个好人
可是好人
很难做
中听中用吗?谁管你
废话
再好别说
沉默是金啊
●“哦,是吗,呵呵呵,今日出现异世魔王扰乱人间,我与五方雷王共同拼命抵抗,五方雷王不惜燃烧元神为代价助我封印魔王,后我将魔王封于我的八卦炉中用九阳神火将其炼化,可惜王方雷王因此陨落。哈哈哈哈哈哈” ----《阴阳法杖》
●拉普拉斯:“莱布尼茨在他的二进位算术中看到了宇宙创始的原像,他想象1表示上帝,而0表示虚无,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所有实物,恰如在他的数学系统中用1和0表示了所有的数。” ----R·柯朗《什么是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