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就像古老地图上,空白海域中隐藏的无名岛屿,像从海面远观逐渐沉入深处的暗礁浮映出的黑影。雨林吸引着我们前去,让人产生奇异的恐惧。 ----爱德华·威尔逊《缤纷的生命》
●1月24日,巴黎和会十人会讨论原德国殖民地之处置问题,英国自治领要求德国在东非及太平洋赤道以南岛屿。27日上午继续讨论,主席威尔逊问道:一块块讨论太平洋岛屿是否明智?是否应先听听日本意见,然后再做最后决定?牧野发言主张将太平洋岛屿与胶州湾一并讨论,指出两者是同一战役取得的。他不反对任何有兴趣的列强参与,但试图把中国排除在胶州问题讨论之外,称:日本提出胶州问题只与德国有关,中日间对此问题的关系是在不同的立场,日本只对德国而非中国提出要求,他不想在中国代表出席情况下讨论日德关系。威尔逊表示不理解日本主张处置胶州与中国无关,坚持邀请中国代表出席。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我乐于独处。在黑暗夜幕的包围中,我脑子里鲜活地浮现出了森林中这些真正的微生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又如何行动的画面。我只要合上眼、集中精神于刹那的工夫,它们就会清清晰晰、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在枯枝落叶与腐叶里移动。我用这种方式整理我的记忆,希望能意外地产生某些模式,而又不违背教科书里抽象深奥的理论。我会很高兴有“任何”模式自脑海中升起, 因为最好的科学并非如教科书所言, 由数学模式与各种试验组成。 ----爱德华·威尔逊《缤纷的生命》
●富兰克林博士提议:推迟讨论行政官薪水的提法,改为讨论一种替代方案———“行政官的必要开支可予支付,但不得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而领取年薪、定期津贴或奖励报酬”。他说,由于自己年事已高,记忆衰退,只好写下来。他一直不愿请人代劳,因为,这样做好像是要别人支持他的动议。所以,请委员会批准,由人代读,作为发言。威尔逊先生主动代劳,大家同意让威尔逊朗读。 ----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他的指甲看不出多少黑人的血统,那只有很少一点---可是这也足够把他的灵魂涂黑了。 ----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
●威尔逊、汉普顿等新锐黑人音乐家、一心享受小乐队中那自由自在即兴创作乐趣的大腕古德曼——站在二者之间将作为白人乐队(基本是芝加哥爵士乐)的锚抛往所定位置而又控制它不向别处移动,能做到这点的到底只有克鲁帕循规蹈矩的鼓点,那是不妨称之为音乐中枢的鼓点。华丽的鼓独奏使他声名鹊起,但那终究不过是作为节奏制造者的克鲁帕的价值的一部分罢了。问题是,古德曼时代的这种华丽印象成了烙印,在他独立之后也长期拖住他不放。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不过,文化的回旋余地却并非是没有限制的,这回旋余地所依赖的,是人的天性的限制。按照威尔逊的著名的(也是臭名昭著的)论点,文化受到基因的制约。文化绝对不可能完全摆脱基因的影响。对于那种站在人之天性的对立面的文化——譬如鼓吹不要孩子,或者鼓励集体自杀的,就得把缰绳猛拉一下,将它拉回正轨,否则它就死定了。我们屈从于遗传所决定的偏好,即“次生规则”,而次生规则所构成的,正是孕育文化的温床。 ----布斯克斯《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
●你身上有三十一分是白种,只有一分是黑种,偏巧这可怜的一分就成了你的灵魂 ----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
●工蚁有如小小的“神风特工队员”,为了保卫蚁巢或掌握食物来源的控制权,随时准备(甚至是渴望)赴死。他们的死亡对群体而言微不足道,还不如一只独居动物身上掉下来的毛或爪尖。 ----爱德华·威尔逊《缤纷的生命》
●威尔逊从萧伯纳的《回到玛士撒拉》了解到:人类的基本目标是达到较高的意识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自然就要活得久一点。 ----石康
●有一种霸道叫西门龙霆,有一种忠心叫威尔逊,有一种高傲叫景佳人,有一种牵挂叫sun,有一种安静叫star,有一种遗传叫moon;
有一种痴情叫冷麟天,有一种遗忘叫冷傲风;
有一种默爱叫梦葵,有一种闷骚叫简辰澈;
有一种溺爱叫季子昂,有一种呆萌叫温心暖,有一种火爆叫罗雷,有一种冷漠叫bill;
有一种等待叫东宫子彻,有一种隐爱叫宫子华;
有一种眼泪叫牧西城
●高度的生物多样性仍需历经漫长的地质时间,并累积巨大的特有基因存库。最丰饶的生态系统,需历经数百万年的费时旷日的努力始能造就。更真确的是,只有少数新物种有机会进入新适应区域,创造若干惊人的与延伸多样性的境界。一只熊猫或一棵红杉代表了某种罕见的雄伟进化的成就,这需要靠幸运的机会与漫长彻底地探索未知的环境、长期地试验、不断遭遇失败,始能创造而成。这些物种的创造,是悠久历史的一部分,而这个地球并没有方法回到从前,重新来过,而我们也没有时间重见进化之进行。 ----爱德华·威尔逊《缤纷的生命》
●对这里的兰花,我们所知有限。对蝇与甲虫几乎不识,对真菌不识,对大部分生物种类都不识。小如针尖般的一撮泥土中,可能就有5000 种细菌,而对这些微生物我们全然不识。这有如16 世纪的野地,在内陆深处未曾有人探访过的地方,充满奇异、神秘的植物与动物。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虔诚的博物学家会寄一封长长的带有敬意的信函给皇室,细说新大陆的奇观,作为上帝荣耀的见证。我的想法是:带着这种心态去看这片雨林,现在仍然不算晚。 ----爱德华·威尔逊《缤纷的生命》
●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 ----伍德罗·威尔逊
●欧战停火到和会召开之际,中国受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影响,“公理战胜强权”之说甚嚣尘上;“国民外交”蔚为风潮,朝野纷组团体关心外交,修改条约是关心的重点之一。这种舆论对外交部推动修约有一定的影响;如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即拟定和会提案,包括破除势力范围、若干年内撤废领事裁判权、关税自由、撤退外国军队、停付庚子赔款等纲目,1月8日,国务院电知中国代表团照办。2月16日,社会名流张謇、熊希龄等发起国民外交协会,以“对外发表公正民意,为外交上之援助”为宗旨,发表其主张:促进国际联盟之实行;撤废势力范围;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定期撤去领事裁判权;力争关税自由;取消庚子赔款余额;收回租借地域。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