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老子
2、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老子
5、天下唯有不争而莫与之能争也 ----老子
6、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8、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老子
9、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谓守柔曰强)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人只知争一时之胜而弗能远虑,刚则折乃必然之势,作人应如水,柔韧有余最佳。) ----老子
11、治大国如烹小鲜 ----老子
12、想开可主西一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子也子
13、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老子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纪:原为线,有传统、纲纪、原则、秩序、本质等意)(希夷子之号与此有关?且有清微之境?亦联想到混元圣纪)
夫唯不盈。故能蔽之不新成。(不盈满才能永远有可盈之机,做人如此才能经得住风雨) ----老子
15、[和光同尘]
对他人有宽恕之量,对谤语有忍辱之量,
对忠言有虚受之量,对事物有容纳之量。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