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玄奘的名句摘抄
日期:2017-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玄奘的名句摘抄

  ●汝乃天骄 何不上九霄
吾是悟空,曾去过地狱。
吾乃玄奘,曾去过西天。
你这么厉害,咋不上天呢?

  ●“哇,哇……”
“谁这么狠心啊,把孩子放篮子里顺着河往下流。”
“……”
“江流儿?唐玄奘?三藏法师?唐僧?”
“不是……”
“那孩子是大和尚的转世吗?这又要去当和尚了?”
“青璃在哪呢?”
“我可以吐槽吗?”
“我希望你闭嘴。” ----糖醋招财《道台府的妖怪夜市》

  ●佛祖:白骨精,千年大限已到,你的魂魄即将化作乌有,灰飞烟灭
三藏:佛祖弟子愿意帮她度过这个劫难,请给她一个机会吧。
佛祖:玄奘,你若要救她,只有带她去往轮回,再世为人,但你凡胎肉体,必须牺牲自己的性命才能做到,你愿意吗?
三藏:弟子愿意。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西安就如一个叫玄奘的和尚
一声不吭的走着
不论前方多么辛苦
最后他还是会静静的回来
回来蹲在墙根下看戏 ----灵遁者《愿来日再续》

  ●唐三藏从长安出发,太宗劝他一言,宁爱本乡一捻土,勿恋他国万两金。可想而知,唐太宗不仅对玄奘寄予厚望,更担忧人才旁落。走啊走,依依别离家乡柳。披星戴月,食风饮露。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伟大的文学家,一生做一件巨大的事,玄奘大师一生取经译经传经,宁向西天一步死,不愿东土一步生,人有了梦想就不要轻言放弃,一个人真正被人记住,那一定是他的作品思想,认准了理想信念目标,只要有兴趣和能力,就要坚持。师徒五人取经,都找到了每个人的位置,一只手五根指头不同样,但能捏成一个拳头! ----六小龄童

  ●如果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西游记,没有西游记,就没有我们猴王世家四代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没有玄奘大师就肯定没有《西游记》这部小说,所以说西游精神和玄奘大师的精神不光是民族脊梁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都该感受到的奋发精神。 ----六小龄童

  ●世人多言唐僧无能,可在玄奘的路上,不曾出现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玄奘的漫漫西行路,有的,只是初心不悔

  ●法明问玄奘,你想学什么,玄奘回曰:

我要让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的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西去佛国 谈何容易
本官劝你还是东还长安吧 ----《大唐玄奘》

  ●西关行
风转九斗浪不乏,
独身一马出千家。
乘风沐阳西行去,
像极玄奘不奢华。

  ●世人永远不会知道,玄奘曾经如何深爱着西梁女王,直到她为了让他有恩于天下,舍弃所有与他幸福的以后,他才明白,情为何物。

  ●世上都知玄奘一心向佛,入得红尘却不为红尘误,却不知那江流儿早以一颗纯净之心,误得西梁女一生。

  ●86版西游记剧中 唐僧俗家姓陈,自幼亡父,母被人强娶,襁褓中的他,幸得寺院收养,在院中修行悟德。正值大宗年间,幸得太宗赏识,奉为玄奘法师。五指山下,悟空熬苦百年。本是因他桀骜不驯,恃才傲物,佛祖压制他也是为了压其心气。百余年了,佛祖特令使者观音下凡寻找取经之人。取经人难寻,必得是言行端正,虔心修佛之人。寻得了取经人,正是为了宣扬大乘佛法,更是为了磨其悟空的野性。剧中唐僧为何所换三人?这是何缘故呢?近日看格言书。偶然获悉,原是剧组在选其饰演唐僧之人时,钦定徐少华、汪粤、迟重瑞。原意是说,若是此片红火,各分一杯羹,名气骤长。可正值电影业蒸蒸日上,三人中,唯有迟重瑞坚定意志,取得了真经。其余二人呢,却因心急眼热,错误决定,失掉了时机。

  ●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 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 奘是可耻的。 ----周国平《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玄奘的名句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