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要做成功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一丝不苟的拼尽全力,这样最后即使不成功也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把握。
●拿到一本小说之后,习惯从后记开始看起的人似乎还不少。古人说见文如见人。后记确实是了解作者的为人以及个性的媒介,一丝不苟的人会写出一丝不苟的后记,个性风趣的人所写的后记,当然也是十分有趣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席慕容《贝壳》
●有的故事中有些细节,说明有这样一些人,如果我们向他们敞开心扉,就会被他们深深地伤害。比如说,这里就有这么一位好人……他把他的效率和好心肠用在灭绝犹太人上。
我们的这位好心肠先生一丝不苟地监督把尸体送进焚尸炉里的所有细节。如果说还有什么让他心里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他终究还是让这些死在毒气室里的害虫影响了他的好心情。他想,如果他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那么,清除地球上这些犹太害虫时,他只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
●对同事,我要做复数,能容下一切实数与虚数;对学校,要像解方程,按步骤,一丝不苟;对学生,要像解应用题,能通过仔细审题,找出最恰当的等量关系;对家长,要像做几何证明,通过感知图形,寻到多种沟通已知与求证的桥梁。
●你在乎的向来只是结果,我一度怀疑,你的眼睛是否异于常人,它是不是能跨越过程,直逼结果。当结果不尽人意时,你就可以“一丝不苟”地去扣过程中的差错。既然你看不到,那你又凭什么在乎!
●但是在修道院里的时候,有一会儿她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超然于宇宙之外的世界。那些空荡荡的房间和白色的走廊虽然简陋,却似乎有一种迷离、神秘的气息游荡于其间。那间小礼拜堂看上去是那么粗陋俗气,几乎可以说是一派惨相,然而它却具有某种雄伟的大教堂所没有的东西。它的彩窗和油画是如此拙劣,然而它所包含的信念,人们对它所怀有的崇高情感,却赋予了它纯净的灵魂之美。在这个瘟疫肆虐的中心地带,修道院的工作却是如此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简直就是对这场劫难的嘲讽 ----毛姆《面纱》
●长期军旅生涯赋予他的,仅仅是一丝不苟的姿势、循规蹈矩的生活和堆积如山的回忆。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周国平《性爱五题》———在所有的近义词里,"爱"和"喜欢"似乎被掂量得最多,其间的差别被最郑重其事地看待。这时候男人和女人都成了最一丝不苟的语言学家。
●这双白靴绕过了魏无羡,不紧不慢,往前走了三步。魏无羡抬头起身。与之擦肩而过时,状似无意地和他对视了一刹那。
来人满身如练的月光,背负一把七弦古琴,琴身比寻常古琴要窄,通体乌黑,木色柔和。
这男子束着一条云纹抹额,肤色白皙,俊极雅极,如琢如磨。眼睛的颜色非常浅淡,仿若琉璃,让他目光显得过于冷漠。神色间有霜雪之意,是近乎刻板的一派肃然,即便是看见了魏无羡现在这张可笑脸孔也无波无澜。
从头到脚,一尘不染,一丝不苟,找不到一丝不妥贴的失仪之处,饶是如此,魏无羡心里还是蹦出了四个大字:
“披麻戴孝!” ----墨香铜臭《魔道祖师》
●董桥小六十的时候,自己交待:“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他一定得意他的文字,写过两篇散文,一篇叫《锻句炼字是礼貌》,另一篇叫《文字是肉做的》。这些话,听得我毛骨悚然。好象面对一张大白脸,听一个六十岁的艺妓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每天画我的脸,一丝不苟,笔无虚落,我没有辜负见过我脸蛋上的肉的每一个人。”
文字是指月的手指,董桥缺个禅师帮他看见月亮。意淫的过程中,月上柳梢头,在董桥正指点的时候,禅师手起刀落,剁掉他指月的手指。大拇指指月就剁大拇指,中指指月就剁中指,董桥就看见月亮了。 ----冯唐《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梦想着的事,我想去一件一件一丝不苟地完成 ----张根硕
●丢三落四的人,生活中基本存在着一定的舒服度。比如有爱你的人、有在意你的人、有帮你收拾残局的人...一丝不苟的人,在生活中一定是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人,或许并不是因为缺爱或者少了一个提醒自己的人,但一定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汤总分配给我的新差事,原来是给楼盘写方案。说是重要任务,大概是因为对方支付的报酬非常丰厚。
不同于私下里嘻嘻哈哈的懒散状态,汤总交待工作时还是一丝不苟的,从不牵扯私人感情。但这一次,汤总在将资料交给我时,难得嘱咐道:“李小妞,被男人甩了没有什么丢脸的,要活得更漂亮才是真的赢了。你看被我抛弃的那些姑娘们,现在哪一个不是风风光光的?” ----梵一《未央的路》
●独自行走,学会了让泪在心里流,学会了心里话对自己说,学会了在人前一丝不苟,学会了黑夜寻找自己,却在白天把自己弄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