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世间,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呢?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 ----《髻》
2、人生各在烦恼中过活,但必须极肯定人生,乃能承受一切幻灭转变,不为所动,随时赋予环境以新意义,新追求,超脱命运,不为命运所玩侮。 ----《爱与孤独》
3、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观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我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 ----《琦君散文》
4、我把手指头套在破窟窿里,转来转去,想穿根线缝一下却提不起兴致。这叫毛衣实在太旧,式样也太老了——又长又大地挂在身上,看去年纪都要老上十岁。 ----《爱与孤独》
5、高中三年,得王老师指导至多,也培养起我阅读的兴趣,与精读的习惯。后来抗战期间,避寇山中,颇能专心读书,勤作笔记。也曾手抄喜爱的诗词数册,可惜于渡海来台时,行囊简单,匆遽①〔匆遽(jù)〕急忙,匆促。中都未能带出,使我一生遗憾不尽。现在年事日长,许多读过的书,都不能记忆,顿觉腹笥〔腹笥(sì)〕原指学识丰富,这里指肚子里的学问。笥,藏书的器具。枯竭,悔恨无已。 ----《琦君散文》
6、他说圣经上说的:“快乐微笑的时候,只牵动面部筋肉十三条,忧愁皱眉的时候,却要牵动筋肉六十五条,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地笑呢?笑才不容易老啊。” ----《母亲的金手表》(经典美文 www.wenzhangba.com)
7、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人生固然短暂,而生活却是壮美的。生涯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都当以温存之心,细细体会。哪怕当时是痛苦与烦恼,而过后思量,将可以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使你有更多的智慧与勇气,面对现实。 ----《爱与孤独》
8、小时候,我对无论甚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琦君散文》
9、身为中国人,若因懒于作书,而放弃了这分最温暖的享受,实在太可惜了。尽管在此忙碌快节奏的工商业社会中,有电话录音可以代替笔,可是笔墨文字所传递的灵犀一点,意味情趣与“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电化工具究竟不同。古人说“书信是千里面目”,并不一定指书中文笔之美、书法之工,也是指的那份亲切感。不然的话,为什么旧时代的人写信,一开头都要说“如握”“如晤”,“奉书快如觌面”呢?自从来到欧洲,和朋友亲人都离得那么远,万里来鸿,更是珍贵。 ----《爱与孤独》
10、所谓慧眼,也非天赋,而是由于阅读经验的累积。分辨何者是不可不读之书,何者是可供浏览之书,何者是糟粕,弃之可也。如此则可以集中心力,吸取真正名著的真知灼见,拓展胸襟,培养气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琦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