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偏重于一端,不执就和真自于一念。
2、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南怀瑾
3、念起即觉,觉已不随。 ----郝明义
4、把盐放入一杯水中,会咸的发苦,而撒进一个湖里,会没什么味道。同样,我们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也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索达吉堪布
5、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什么叫修行?念念皆空,随时丢,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没有了,心中不存。连好事都不存在心中,坏事当然不会去做了,处处行于布施,随时随地无所住。 譬如今天,有人批评你,骂你两句,你气得三天都睡不著觉,那你早住在那个气上。今天有一个人瞪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这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回头看另一边,这一边做梦一样就过去了。但是我们作不到无所住,我们永远放不下,小狗没有喂啦!老爷没有回来啦……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就是统统放下。 ----南怀瑾
6、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8、风地夫要样吃是古今,情怀自浅深。唯心所造
9、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0、我们大家都读过书,都认得字,可是很少有人变成真正的文学家;因为优美的句子出不来,没有文字的般若。有的人出语成章,话一讲出来就是文章,每一句话都很优美,很漂亮,因为他有文学的境界,有文字般若。
1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